陈年铁观音的香艳皮囊之谜——如何不懂装懂会喝铁观音?
壶里是个我,坐榻是个我。
一篇试泡2004年老铁观音的茶评。原本是嘻嘻哈哈写给几个圈内人看,后来觉得发出来填补《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喝茶装X犯系列》也不错——哪怕是不太喝铁观音的朋友,日后撩妹,也可以掏出来背诵一段,吹一下陈年铁观音的私人“境界感受”——嗯~~肯定够私人!肯定跟茶叶包装上的简介不一样~~~你想啊,学艺术理论专业的,核心就是把古人根本不牛逼的理论,吹得很牛逼的样子。
不闹了,看茶评。如果是纸媒,我肯定用《壶里是个我,坐榻是个我》这个文章名。但它在互联网媒介,它没有《如何不懂装懂喝铁观音》有传播力。好吧,“动如脱兔”结束,下面我要一本正经的“静如处子”了:

【茶时】岁在己亥 小雪三候
【茶室】咸水舍(佛经讲“为生死渴爱,饮五欲之咸水”,故把陋室打扫一隅,唤做“咸水舍”)
【茶品】2004年老铁观音(拾茶制)
【水品】农夫山泉
【茶器】潮州80岁老师傅手拉胚龙蛋壶一只;丁蜀镇窑变鬼脸紫砂公壶一枚;潮州90年代薄白瓷一盏;老茶碎末手工煮染茶巾一方;缅甸花梨茶匙一柄。

【茶型】条索紧实;手感沉如碎银;黑中透干梅紫色
【干茶香】初闻有蠹鱼春秋之陈年气;换气再嗅,似苗家蜡染干爽的阳光,晾晒着果子干和时光
【瀹法】下投;水茶比20:1,初泡28秒开汤,20秒时有心跳砰砰声。

【一水】澈如明妃,梨汤色;水飘香如梅花边水井,不在梅边,即在柳边。入口不似茶,而似汤饮。汤感至醇敦敏,入口惊喜。再饮,忘了有茶,牙齿舌尖全部是顾媚横波的梅汤。如灯影桨声里秦淮八艳的顾横波,化齿柔变为两颊甘酸,过喉而空,尾酸不粘滞。

【二水】水略加热,依旧保持沸水粗柱冲淋。30秒开汤。24秒时感到心跳声,28秒加剧,蒲团座起,准备出汤。色深如绍兴黄酒,梅酸如潮涌来,如《红楼》二八俏晴雯冬日贴墨笔字,嗔宝玉不暖的酸甘柔媚。暗夜里大红的衣裳,大红的姑娘。复饮,胃中生老茶之凉,突然间动了情。

【三水】忘了时间,大约半分钟开汤。得意而忘言。水飘香出裹紧的炭火气,梅酸收,炭味显。玉碗盛得琥珀光。回甘现,始甜。
过鼻触舌有许多转瞬即逝之味,却找不到形容词描述。大概是,一杯茶,是需要你在走山河中去读的。许多如迦叶拈花一笑的味道,是记忆中那些山河故人,偶然路过的农庄、花香、稻谷香、梅子香、白族村里集市晒的果干香。与其说是你是在读懂老茶之味,不如说是你是在借老茶读懂自己的岁月。
遇水舍己,人茶合一。突然间想哭。
壶里是个我,坐榻是个我。你走了15年,它陈了15年。老茶不会说话,它只有一层层地透过水告诉你,它的故事,那15年空气的味道——那些黑夜里的沉闷,黎明前第一束光的温度,茶箱虽库房被搬动时的疼痛,夏雷震震闪电而过的惊惧,如《金刚经》“不惊、不怖、不畏”。
你以为是你开了一封老茶,其实是老茶开启了尘封的你。
冷杯有涩感,过舌如临万丈深渊,如金庸笔下的冷美人梅超风。

【四水】开汤前,我与茶之间的交流,全靠这杯“无我”之水,用意念去感受。约20秒开汤。头杯忘了倒入公壶,直接倾入品茗杯,略淡,如梅超风一个放松的暖笑。炭焙之气转柔和,如冬日水暖,温而不燥。
燥也?躁也?燥生躁。舀一碗故乡的长河水,滋润干涸的嘴唇和多情的喉咙,如沈从文的《长河》与湘西。

【五水】等开汤时,回甘的那缕梅酸,如果再见不能红着脸,是否还能红着眼。如果我有早恋,如果我有念念,是否能更懂这泡茶的艳?
脑子里蹦出两个字——时间。
“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我们要互相亏欠,否则要凭何怀念”,我在茶评本的空白抄了脑子里的那段歌词,却想不起旋律。
约35秒出汤。热汤入冷齿,如王熙凤夜里卸了妆,回归家常。每道茶的背后,无论如何惊艳,最终都回归平淡,平淡生虚无,虚无生空,空后是究竟,究竟后是涅槃。涅槃后?曲中人不见,江上数青峰。

【六水】好茶超越时间,超越生死。《庄子》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你说茶叶离开茶树的那一刹那,作为植物,叶魂已死,叶身却未亡。茶叶经过晒制和烈火炭焙,茶完成“还魂”的过程,由叶转茶。陈之入仓,褪去火气,茶身睡去,道家视入睡如“小死”,经过15年的“小死”,今日被开封入水,茶再次“还魂”,完成它此生最重要的一次绽放。
1分钟开汤。诸味隐去,如诸神退位,剩下的如大势瓶中甘露,手里杨枝不计秋。千重祈求千重味,茶汤亦做渡人舟。
人生百年,是大愿。茶汤一刻,是小愿。
人生百年,是大死。黄粱一梦,是小死。
皮囊安静得如同一张被熨平了的白棉纸,无香无色,如褪去了佛家的“色声香味触法”。茶完成了它的“五蕴皆空”。而我们,无非是通过这六道水,在杯中须弥山中完成了六道轮回,在一杯茶中照见五蕴皆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