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虚
刚刚听了一段蔡康永的情商课,他说感到空虚,通常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或者想要的东西来得太容易,没有乐趣。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人生目标。说得真的很对耶!说的简直就是我!蔡蔡还说,探寻人生目标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只要发现一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乐趣,那就可以当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学会做一道菜,看了几个字,懂了一些道理,有了一些小感悟。然后再定个计划,把某个乐趣变成一个长久坚持的目标。
我最近的乐趣,来自读书和写东西,包括写信、写豆瓣日记。每次读到一些让我恍然大悟的地方,我就很开心,感觉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又加深了一分了解。而且每次经过笨拙的挣扎、把自己乱糟糟的思绪理清楚,再写出来,也很有成就感、充实感!!比如这篇就是。
现在想想,虽然我现在不知道以后想干什么,但是我两年后五年后未来的人生想干什么,就取决于我接下来两年会做什么。嗯嗯,所以把一个乐趣坚持两年,也许就有机会成为我一生的爱好了。毕竟付出了两年的时间和注意力,应该会一直坚持下去。基于看书和写东西给我带来最大的乐趣、最能抵抗我的空虚感和焦虑感,我接下来可能会选择坚持写东西吧。而且写东西,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啊,我通过写信可以跟我远方的笔友进行交流;我写的豆瓣日记虽然现在没什么人看,但是我把想说的话已经撂这儿了,接下来五六十年(我估计自己剩下的时间)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因为感兴趣或者各种原因看到吧,除非豆瓣挂了。不过即使真的没人看到,那这也是我跟自己的对话,也是很有意义的“自我社交”呢。虽然现在只能写一些零零碎碎啰啰嗦嗦的碎碎念,但是坚持下去,也许就会越写越顺畅呢?吼吼吼吼吼~~想想就觉得开心,我的人生似乎终于找到了一点可持续发展的乐趣和看似可行的目标。
不过,我还有一些候选乐趣和候选目标,比如学西班牙语,或者尽量学会更多语言,不过问题在于,这个过程我会缺乏动力,不知道图个啥。不像读书写作,可以给我带来充实感,还可以理清思路,增加见识。还有学python爬虫也有类似的问题。可能我现在最想做的还是读书写作吧,可以先集中精力在这。以后再说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