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这8个动作,有效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
第五个动作:游泳式(腹直肌分离3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强化腹肌力量和稳定性,对腹直肌上、下分离都有很好的修复帮助。 准备动作:跪姿呈四足支撑,背部平直。 动作过程: 1、深吸气-吐气,调整2-3次呼吸,保持腹部收紧。 2、吸气,吐气,慢慢抬起左手和右腿。无法保持平衡的妈妈,可以先缓慢抬起左手,再慢慢向后伸出右腿,小幅度抬起,保持平衡。 —两侧腹直肌夹紧,感觉有一种夹住一颗小核桃的感觉。 —手臂无限向前延伸,腿无限向后延伸,好像有人从前后分别拉着你的手、拽着你的脚。 —臀部发力夹紧,充分锻炼到臀大肌,还可以锻炼盆底后侧的肌肉,用手戳一下你的臀部,硬硬的就是发力了,软软的说明动作没到位。 —保持3-5秒,吸气,吐气的时候手脚回复到起始位置。 3、另一侧重复动作,左右两边算1次,做4次算一组,可以做2组,每组间隔休息30秒。 注意要点:对侧手脚抬起的时候,目的不是要抬得有多高,而是通过核心保持身体的稳定,锻炼核心区域的力量。 第六个动作:30度-60度-90度角腹部激活(腹直肌分离2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强化腹肌力量和稳定性,修复腹直肌分离,尤其是下分离。 准备动作: 1、平躺于垫面,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手心贴地。 2、脊柱自然平放,骨盆端正,这种状态下腰椎和地面是有一点缝隙的,可以塞进一根手指。 动作过程: 1、深吸气-吐气,调整2-3次呼吸,保持腹部收紧; 2、吸气,吐气,慢慢抬起双腿,到与地面30度夹角的时候,停留3-5秒;吸气,吐气时,双腿抬到与地面夹角60度的位置,保持3-5秒;吸气,吐气抬双腿到垂直于地面,停留3-5秒。 3、吸气,吐气,双腿依次从90度-60度-30度回到垫面。 注意要点: 1、如果核心不稳定没有力量的人,做这个动作时,骨盆很容易被腿部力量带走,变成骨盆前倾,腰部离开地面,此时需要增加双腿与地面的夹角,比如做60度会比30度轻松。 2、根据自己腹直肌的情况选择在某个角度停留的时间,如果感觉腹直肌收不住夹不住了,就吸气-吐气切换到下一个角度。 第七个动作:臀桥(腹直肌分离3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强化腹肌力量和稳定性,以及锻炼盆底肌肉。 准备动作: 1、平躺在垫上,掌心向下平放于身体两侧。 2、双腿分开略宽于肩,大小腿弯曲呈60度角,两脚掌平踩在垫面上。 动作过程: 1、吸气,收紧腹部,夹紧臀部。 2、吐气,臀部发力带动下腰部向上抬起,使身体成一条直线;臀部达到最高点后保持5秒,顶峰时仍要夹紧臀部肌肉。 3、吸气,吐气慢慢下放臀部,还原以后不要接触地面,而是在几乎接近地面的位置即停止下落。 4、臀部上抬下落算1次,做4次算1组,可以做2-3组,每组间隔休息30秒。 注意要点: 1、快上慢下,上1秒,下3秒。 2、臀部发力,髋部向上顶,腰椎不发力,不能出现顶腰,也就是腰的位置高于臀部,出现反弓的错误姿势。 3、在动作的顶峰时,尽量挤压臀部肌肉,夹紧屁股,可以很好地锻炼到后侧的盆底肌肉。 第八个动作:侧边平板撑(腹直肌分离2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锻炼腹斜肌,帮助腹直肌回位,以及锻炼盆底肌肉。 准备动作: 1、侧面躺在垫上,手放在肩膀的正下方,用肘部撑起上半身。 2、双脚可以前后交叉支撑于地面,也可以上下重叠。 动作过程: 1、吸气,臀部夹紧; 2、吐气,臀部发力,抬起髋部,双腿离开地面;身体保持一条直线,收紧臀部,臀部不要后拱或前凸。依个人情况保持20-30秒。 3、吸气,吐气慢慢落下身体,然后换边。 4、左右两侧各10次,一侧做完可以反向拉伸一下。 注意要点: 1、是使用腹肌提起身体,不是手臂和肩膀。 2、身体始终成一条直线,不能塌胯。 3、保持肩胛收紧、脊柱中立和挤压臀部。 4、力量较弱者采用侧跪姿来进行动作。 /产后腹直肌分离不能做这些动作(瑜伽动作篇) 腹直肌存在分离时,如果做了不适当的运动会加剧分离情况,所谓“乱动不如不动”。 根据以下两条原则选择合适的运动动作: 原则一:尽量避免卷腹、躯干扭转这类会加剧腹直分离的动作 原则二:谨慎进行身体前屈/弯/折叠、身体侧屈/弯/折叠、躯干与大腿夹角小于等于90度、腹部激活的动作 分离情况不同,可以做的体式和可以做的程度不同: 当分离大于3指:避免任何角度的腹部卷起、任何角度的躯干扭转动作,在动作正确的前提下少量尝试些侧弯、前屈的动作; 当分离在1.5-3指之间:可以定期做退阶的卷腹、小角度的扭转动作,在动作正确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侧弯、前屈的动作。 退阶的卷腹动作应该怎样做呢? 退阶的卷腹动作多为仰卧状态下仅抬起上背部,或仅伸直并抬起双腿,或者上背部和双腿同时抬起,抬起角度无须过高,这种情况下腹直肌收紧发力,但并未卷起。这类练习主要目的是锻炼核心区域的稳定性,强化肌力,有助于腹直肌分离的修复。 具体动作可以参考: (1)吐气抬起时,腹部发力收紧并且肚脐找地面,也就是腹部的肌肉感觉是深挖下去的; (2)维持动作时必须要保持腰线长短不变,如果腰线变短说明可能做了卷腹,腰线边长说明可能骨盆前倾,导致腰部代偿。(腰线就是两侧下肋骨角到骨盆的髂骨上缘之间的距离)。 小角度扭转动作应该怎样做呢? 身体扭转角度超过90度的动作属于大角度,不超过60度的动作属于小角度扭转,腹直肌稳定性差的妈妈建议只做30度角以内的扭转。 扭转时要做到2点可以既锻炼到了核心灵活性又不会加剧分离情况,具体动作可以参考: (1)肚脐面向正前方/正上方/正下方,是上脊柱旋转,而不是腰部旋转; (2)扭转过程中,吐气腹直肌向中间收紧而不是向外鼓出,腹部肌肉向外鼓出说明腹直肌是被撑开的。 做侧弯、前屈类的动作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做这几类动作时,一定要姿势到位,吐气收紧腹部,在身体延长线上做动作,吸气时也要收着些腹部而不是完全放松,否则非常容易做成卷腹,加剧分离情况。 身体前屈/弯/折叠:以骨盆为轴点进行前屈,而不是腰腹部;要保持后脑勺、上背部、骶骨呈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的延伸线上做动作; 身体侧屈/弯/折叠:以骨盆为轴点进行侧屈,而不是腰腹部;要保持拉伸那侧身体的耳朵、肩膀、手臂、腰线、骨盆呈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的延伸线上做动作; 腹部激活:虽然腹直肌分离不能做卷腹,但可以通过练习仰卧/站立双腿依次抬高30度、60度、90度的动作,训练腹肌的稳定性和力量。做这类动作时,请在遵循上述身体延长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骨盆端正(不要前倾或后倾),腰线长度保持不变(不要拉长或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