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刺激肌肉——巨人组训练法
来源:健身党

Giant-Set巨人组
简单翻译过来是巨人组。简单而言,是一种高次数搭配的组合训练。
有非常多的模式来组合训练,寻求更多更深层的肌肉发展。可以通过Supersets超级组,circuits循环训练等,但是我们无法忽略像巨人组这样的深度刺激肌肉的模式。
在巨人组里面,通过次数,重量的调整,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围度、力量和耐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脂。

什么是巨人组
巨人组是高强度的训练模式,对于目标肌肉,你需要连续做数组的动作来集中刺激,这就意味着组间的休息是没有的或者非常短暂(切换过程消耗的时间)。
我知道你会有一些疑问,这不就是循环训练吗?这不一样,巨人组的目标是刺激同一块肌肉/肌肉群。而循环训练旨在在一个动作中刺激不同的肌肉群,再组合起来不间歇。
巨人组听起来稍微有点疯狂,这就是目的所在,巨人组常常用发展股四头肌、胸肌、手臂等肌群,它提供多次数的刺激。巨人组存在着一些优势,由于间歇的减少,帮助你节省时间。另外一点,由于高强度的训练无间歇,它提高了你的心率,有利于帮助减脂。想一想:当使用连续的组合——针对目标肌肉,使用4个动作,每个动作各4组,一共就是16组,15次的无间隙,产生了无比的酸痛和泵感。
假如你是一个快节奏繁忙的工作人士,自然时间更为拮据。巨人组也符合这样的特点,专注目标肌肉,节约时间。
组合范例有:
第一天, 胸肌、三角肌、肱三头肌
第二天, 背部、肱二头肌、前臂,腹部
第三天, 腿部、斜方肌、小腿


在这样的组合里面,由于使用巨人组,训练后你会感到比平时更为吃力,一次过锻炼数块肌肉/肌肉群有助于消减脂肪。这样的做法是每个目标肌肉使用2-3组巨人组,为什么不建议仅使用1组,第1组的时候,你可能还在调整的状态,仅仅获得了不错的泵感,持续到第二组的时候,你的肌肉已经较为充分地热身开,并且泵感持续上升中。我们看着这样的组合,基本都是”以大带小”,大肌肉群训练过程中可以带动到小肌肉群的刺激。这类的巨人组组合,一周可以锻炼3-7次,但是假如你连续7天都在训练这样的组合,建议你花1-2天的时候就来完整地休息,可以使用泡沫轴或者按摩等方式使得肌肉获得一个充分的休息。

巨人组配合预先疲劳组
Pre-Exhaust是预先疲劳组的意思,在训练的时候,例如卧推,肱三头肌往往比胸大肌等提前进去疲劳的状态。对比胸大肌,肱三头肌的力量和耐力都要比胸大肌小。预先疲劳的目的,在于使用一些偏向胸大肌的单关节动作,使得胸大肌这些大肌肉提前进入状态。
这样的组合范例有:
胸部
单关节:飞鸟,绳索夹胸,器械飞鸟等
多关节:杠铃卧推,哑铃卧推等
腿部
单关节:腿屈伸,腿弯举等
多关节:深蹲、箭步蹲、硬拉等
背部
单关节:直臂下拉、高位下拉
多关节:引体向上,硬拉,划船等

巨人组的细节安排
1.次数循环安排
这里的大重量只是相对于后面轻重量的大,而不一定是常说的1-5RM,数字范围指的是次数:
大重量12-15,轻重量26-30
大重量9-11,轻重量21-25
大重量8-10,轻重量16-20
大重量3-5,轻重量12-15
2.重量循环安排
操作1:重/重/轻/轻
操作2:轻/轻/重/重
操作3:重/轻/重/轻
操作4:轻/重/重/轻
操作5:轻/重/轻/重
注:这是4组的安排
3.动作安排参考
胸部
大重量:杠铃卧推、哑铃卧推、器械卧推等
轻重量:哑铃飞鸟,绳索飞鸟、器械飞鸟等

背部
大重量:杠铃俯身划船、坐姿划船、引体等
轻重量:高位下拉、直臂下拉等

腿部
大重量:深蹲,硬拉等
轻重量:腿屈伸、腿弯举等

肩部
大重量:杠铃推举,哑铃推举等
轻重量:前平举、飞鸟等

手臂
大重量:窄距卧推、哑铃弯举等
轻重量:单臂下压、集中弯举等

4.实例

现在使用一个例子来更具体说明巨人组是如何操作。
胸部训练日,按照顺序如下
预先疲劳组,先做2组夹胸,使得胸大肌产生泵感。
采用“重量循环安排”里面的“操作3:重/轻/重/轻”,再使用“次数循环安排”里面的“大重量12-15,轻重量26-30”,也就是做12-15次杠铃卧推,接着做26-30次绳索夹胸,再重复12-15次杠铃卧推,最后是26-30次绳索夹胸。这样完成了一组下的巨人组,休息几分钟后,再重复1-2次这样的巨人组。


过去我们总以为节食、做有氧运动才是减肥唯一解,但随着我们逐渐理解肥胖,不光是饮食需要调整,运动强度、压力控管、睡眠时间、身体激素等都是影响减肥成效的因子。 而想要打场漂亮的减肥战,你必须让力量训练成为计划的一部分。原因是力量训练能提升肌肉量,改善身体代谢的效率。虽然过程很缓慢,但至少可以把你引导至不复胖的路上。再者,透过不同练习模组,你依旧能达到减脂目的,还有什么理由不进行力量训练呢? 承接前段说的减脂模组,也就是今天要介绍的「Giant Set巨人组」。 巨人组常被认为是轻松的训练方式,实际上却不然。我想有些人有这样的误解,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1.训练组数少。常见的巨人组安排,会针对同一部位选择4-6个动作,动作接动作顶多休息10秒,每次3-4组。整体组数不多,因此被误认为轻松的训练。 2.训练时间短。由于巨人组的动作间几乎不休息,所以总训练时间短,以至于部分人以为巨人组省时又简单。可是连续不休息的结果,只有累字能形容。 3 重量不重。一般设定巨人组每个动作约8-12下,重量则抓在15-20RM左右,不会让人在一个动作里就力竭。毕竟要一次做完4种动作不容易。 总之,巨人组是由训练肌群相近的几个动作组合而成,并利用连续不断的训练制造代谢压力,让肌肉很快地充血、肿胀,训练起来相当有感。此外,不休息对心肺的冲击更是首当其冲,加上本来训练就有强度在,巨人组就像HIIT能被拿来做减脂用途。通常能做完4组,表现就算不错啰。 了解巨人组的几个构成条件后,你还可以参考以下的菜单安排,变化训练口味。一共有6周、分成2阶段:


注:以上菜单仅供参考,如有不会或因场地限制不能做的动作,皆可用其他动作替换。 其实做重量训练除了固定的次数及组数外,也能利用休息时间、重量、次数做变化,帮助你打破适应、增进力量或是拿来做减脂用途。所以别再以为重量训练是无聊固定的例行公事,在能负荷的情况下动点手脚,重量训练的模组是多到认识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