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不负盛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北疆森林草原的秘境都深藏在边境线。
禾木,棕色秋日童话
离开富蕴县,沿216国道转向西北行进,额尔齐斯河一路相随。从北屯市开始,大约翻过三座山,绕过两座山,才能到达禾木。深入阿尔泰山腹地,景色逐渐疏朗起来,山间广阔的草原与森林一直缠绵到天边,遥远处的山顶已淡笼初雪。

雪山环抱中的禾木村,有尖顶木屋与木栅栏,有白桦林与晨雾,有碧蓝色的禾木河穿流而过。禾木河是额尔齐斯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阿尔泰山最高峰友谊峰,碧蓝清透的雪山融水为她注入纯净的灵魂。河滩遍布巨大的鹅卵石。很久以前这些巨石被洪水或是冰川从遥远的山上带到这里,停留河床一呆好多年。河水也从遥远的地方流淌过来,日夜抚摸这些巨石,再流淌到遥远的地方去。


岸边有白桦林,白桦是落叶乔木。这里比可可托海更偏北,深居阿尔泰山,寒流过后树叶坠落大地进入下一场生命循环,光秃秃的枝头已攀上寒意。阳光笔直穿过林间,在树下清浅的小溪上舞动跳跃,有人骑马从山上下来涉水而过,嗒嗒的马蹄声惊得这群光影精灵四散逃窜。


以禾木河为界,村庄坐落东岸山间谷地,最近的雪山美丽峰矗立西岸,两岸以宽阔的木桥相通。一座座木屋安静永恒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像一场静谧的睡眠,傍晚袅袅炊烟是轻柔的被。
木屋是游牧民族在林地放牧时的住所,春夏的草原上他们居住在轻便易携的毡房,冬天他们住在地窝子或者是木屋。寒冬漫长,积雪有时甚至厚达两米,木屋尖顶的设计避免了房顶长期承担厚重的积雪,因而经久耐用。所有的墙壁厚度都至少半米,木板之间辅之以泥和草填充,保暖性极佳。


站在村子里无论往哪个方向远眺,视野尽头都是碧蓝天空映衬下的雪白山尖。西岸的美丽峰近在眼前,山顶初雪的肌肤纹理清晰可见。峰下有草原,栽上木栅栏就有了一片宽阔的跑马场。禾木观景台就在这片跑马场的边沿,地势较高可俯瞰整个村庄。
黄昏时分夕阳斜射大地,万事万物都被镀上一层蜜糖般的棕金色,闪着安静祥和的微光。站在观景台,视野里三面雪山轻柔合围过来,远远村子里熙攘的人群淹没在距离中。在这甜蜜的气氛里,雪山静默木屋安详,整个禾木村都是棕色秋日的童话。
喀纳斯,森林和湖泊的密语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最高峰友谊峰南坡,状如狭长的豆角,共有六道湾。现在游客最多只能进入第三道湾处,再往里去就是湖泊生态的核心,只对科研人员开放。湖面海拔为1374米,蓄水量列居中国淡水湖第三,最深处188.5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
亿万年前,数千公里长的友谊峰冰川像一头巨兽栖息在这里的山谷,冰川生成与消融达到平衡,致使冰舌末端长期稳定在湖口的位置,砂石黏土逐渐堆积形成终碛垄。后来气候变暖,雪线爬升,冰川迅速退回更为寒冷的高处,这里逐渐汇聚雪山融水形成湖泊。喀纳斯湖是古冰川遗留下的一串眼泪。狭长的湖泊弯如新月,绕过山谷探入深深的密林不可见全貌,好像藏着许多秘密。


这里声名远扬,美景之外大多还因为曾经有游客拍到巨大湖怪在湖中出没。科研人员们判断湖怪应该是湖中生长的哲罗鲑。哲罗鲑是一种体型巨大的冷水鱼,成年体长可达2-5米。他们生活在最高水温不超过20度的冷水水域,处于北方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被称作水中东北虎。 登上观鱼台四下视野开阔,喀纳斯湖像一条狭长的玉带嵌在群山的怀抱里,湖边森林苍苍莽莽随山势起伏到天边,是一首绿与绿的激情大合唱。

极目远眺,友谊峰和奎屯山终年覆雪威严耸立,镇守在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卡斯坦的边境线上。

如果来到湖边,成为密林的一部分,景色又完全不同了。这里汇聚西风环流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使得森林满眼的浓绿仿佛是从无色的、极湿润的空气里凝聚出来的。

浅根系的杉树经不起水流掏蚀根部土壤,于是岸边到处可见巨大的原木倒在绿茸茸的苔藓地面。

所有关于寒温带针叶林的意象都多么美啊。冷杉、云杉、落叶松高大肃穆,树干笔直清晰耸入天空,凌冽的气温激发出他们更为深重的绿色。空气湿润清冽,厚实的苔藓碧绿而新鲜,上面笼着一层细密露珠,像撒了一把碎钻。行走在巨大的森林里人都仿佛变成一只轻巧的鹿…


终于要说到湖水了。在远离岸边的湖面,湖水是一块沉睡着的碧玉,到了湖边却荡漾起来,映照出雪山和森林倒影,渲染出浅蓝色、碧蓝色、奶绿色。


湖水从最南端的终碛垄流淌出去,遇上山便袅袅款款地转弯,于是有了盛名在外的神仙湾、卧龙湾和月亮湾。三湾处流水缓慢,天长日久泥沙堆积,形成水中沙洲,种子在此落地生根。山谷挽留着河湾,沙洲牵绊着流水,喜湿的杉树三三两两站立河中,使得这里的景色最富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