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亲密关系”?
查看话题 >心甘情愿地说好,温而坚定地说不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话题,问如果结婚,你想要在婚礼现场设计哪些特别的环节?有一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答主说,在婚礼的现场让伴郎伴娘朗诵舒婷的《致橡树》。关于如何理解和处理亲密关系,《致橡树》给出了最无懈可击的回答,其实就是,心甘情愿地说好,温而坚定地说不。但是往往最简单的才是最难以做到的。

即使亲密,也要学会与孤独相处
以前大学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因为孤独而谈恋爱。后来,还产生了一句,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跟张先生在一起后,对异地恋有了两点不一样的认识。一个是从前无法理解那些异地的分分合合,总以为既然不能时常陪伴,在一起有何意义,现在才明白,那就是两个人之间形成的亲密关系而无法轻易分离;另外一点是,思念,也是增加两个人之间更加无法分离的因素之一。
我跟张先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异地,却是“同城异地”。刚来工作的时候,一些同事总是习惯用怜悯和过来人的眼光看我,说,以后结婚了,另一半不在这里,也是辛苦,我总是一笑而过。最近有一天,周五下班急急忙忙搭电梯下楼要回家,遇到了同样是“同城异地”的已婚同事,同事的小孩刚上二年级,周一到周五隔天回家,周末两天休息都回家,一周来回跑三四次。末了,她无奈说了一句,这样也还是觉得很累。那一刻,我心里咯瞪了一下,这也是以后的我!这个社会对女人还是有点苛刻的,要女人有一份工作,还要相夫教子;要女人有经济基础,还要进得厅堂出得厨房。多少人要家庭和事业兼顾,奔波于两者之间,精疲力尽,忘记了还有最重要的自己。
小别胜新婚,这句话在我和张先生身上显露无疑。每周只有可怜的一天时间相处,恨不得时刻黏在一起。若是没有了这一天,我们两个就像两跟平行线,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交集。我的工作是行政班,而他日日加班到九点,用996已经不能形容他的工作,必须要8107,每天早上八点正班,晚上十点下班,有时候周未依然加班无休。这就导致了问题的产生,交流少。每天他下班回家洗完澡躺下几乎十一点,而我每天六点下班看电视练瑜伽做饭吃饭洗澡洗衣服按摩颈椎泡脚,一系列完成之后十点,看书、刷微博一个小时到十一点,已经眼皮打架,但是还要撑着等他跟他说说话。如果我不坚持到十一点,我们之间,每天是没有交集也没有交流的。这让我渐渐明白了,两个人在一起,孤独感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但是保证每天哪怕十分钟的交流都是必须的,哪怕只是问问,你今天吃了什么。
我常常在想,我们是幸运的,跟异地恋相比,我们起码能够每周见面。以前一个人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自己孤独,每天都享受一个人安静的日子。然而有了另一半后,多了一层牵挂,好像做任何事都会想到对方,所以,有时候孤独感竟然更甚。以致于时常对张先生提出的惩罚和补偿都是陪伴。陪伴、拥抱、亲吻,这么平常的举动,就能维持好两个人的亲密关系。有个综艺节目,一对夫妻,几十年的婚姻不变,因为他们每天都亲吻和拥抱对方,即使吵架后,也要亲吻之后再睡觉。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比如,他双手搬砖的时候就无法拥抱你,他拥抱你的时候就无法两手搬砖。我还想到一个笑话,男: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女:要爱我关心我照顾我。男:你走吧,我有房有车有工作,但是你要的感情我给不起。
每次张先生来,都有一种不想上班的冲动,那一刻终于理解了“日日君王不早朝”的那种感受。人是情感的动物,再理性的时候,一旦深爱一个人,也变成了感性。每次张先生来,心里就仿佛开出了花,走在路上都偷偷笑。张先生不在身边的时候,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如果不是每天都能看到两个牙刷两条毛巾他的衣物,我的日常生活里是没有他的痕迹的。后来,我干脆做了两个相框回来,摆在桌子上,每天抬头就能看到他的笑,不致于太冷清。

需要沟通,但是理解和适应也很重要
以前,我以为,亲密关系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及时沟通解决。后来,我发现,不要试图让对方改变来适应自己,除非他自己愿意并且坚定要这样。自认为跟张先生最严重的分歧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生气和不高兴的理解始终无法达到一致;另一个是解决问题的习惯无法达到一致。已经不止一次,我自认为,他已经有情绪变化了,音量明显提高,表情明显变化,这些就是表现。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生气没有不高兴。最后,他选择的是以后在我面前时刻保持微笑。我很无奈,一开始,我发现这点的时候,我在犹豫要不要沟通,我担心一旦他知道我对他生气或者不高兴这些表现不满意,他可能会采取进一步消极的做法,就是隐瞒情绪和想法,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后来我选择了沟通,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当初的担忧还是出现了。
另一个是关于解决问题的习惯。我习惯于充分沟通,习惯于速战速决;他习惯于默默付出,谨慎对待。这样就会导致另一个沟通的盲点:当我已经发现他有情绪或者有心事,而他也习惯于有事藏在心里,默默在想办法,而我在一旁,却因为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还要看着他一个人心事重重的样子。这时候还会导致另外的问题出现,当一个人心事重重,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时,那负能量就会传递到周围,甚至让人感觉到气氛的压抑。有时候甚至严重到,他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而我已经情绪爆发到,想到以后,想要过去,情不自禁否定一切,甚至已经在反思这段感情。可以想见,两个人之间的分歧,有时候甚至会引发蝴蝶效应。多少人,依旧相爱,却抵不过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这个世界,并不只有安全型存在,还有焦虑型,回避型。
关于这两个分歧点,我试图通过询问、关心、沟通,来与他分担。最终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想起朋友对我说的一些话,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对方的任何习惯和性格已经养成,即使他现在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有可能只是他为了讨好你的暂时妥协,反正到最后结婚后,对方就会松懈,你会发现其实你们每次的争吵,本质上都是同一个你介意的原因。对于分歧,我试图去理解他,己所不欲勿施人,即使最亲密的关系,我也不可能彻底改变他,让他完全按照我的意愿去做。当我意识到,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另一半身上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错了。也许,有问题有疑惑有担忧都可以说出来,但是如果对方不愿意说,那就给对方自由吧,不必事事了如指掌,每个人都需要自由。换一个角度想,他在适应我事事速战速决的习惯,我也应当适应他默默解决的习惯。

可以吵架,但是应当避免语言暴力冷暴力各种暴力
吵架,说真的,更能清楚地看清一个人。有句话说,不要看他平时对你的好,要看他在吵架或生气的时候,如何对你。我跟张先生吵过几次架。一开始他理解的吵架是,冷战几天才算吵架。我惊出一身冷汗。后来,我知道,他的上一段感情经常冷战。我想说,不要用你在上一段感情里的方式来对待我,请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问题。冷战,其实就是冷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升级,甚至日积月累之后,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伺机而炸,到最后就成了致命一击。
我的朋友说,吵架不用怕,但是你必须知道每一次因为什么而吵架。一开始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后来有一次,他一直指责我不接电话不回信息,能耐了,以后他也这样。我说,我承认看电影没有告诉他结束的时间是我的错,但是没有听到来电没有听到来信息,并不是我的错,我不可能明知道他要加班,还要时刻盯着手机等着他的召唤。永远不要做一个一直等待的怨妇。可是,事情过去了一个月后,某次聊天,才知道,他当时觉得我不在乎他。我无奈,我连他生气的原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我的哪些行为不合适?我又如何知道怎样改进?所以,真的需要知道每次吵架或者生气的原因,才不会屡次犯同样的错误。
看《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一季里,说到吵架这个话题,张杰说,两个人吵架,首先要说感受,下一步才是解决问题。我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学习如何跟另一半好好相处,如何解决各种问题,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到,该说好的时候说好,该说不的时候也要说不,而不是用语言暴力冷暴力各种暴力来处理问题。所以,从此后,我跟张先生有意见不合时,我还是选择说出来,当日的问题当日解决,很多事,其实说开后,就并不是事,但是如果不说开,把不满累积在心里,终有一天会翻旧账。
平常日子里,“我爱你”我想你“要说,“我生气”“我不开心”“我不想”也要表达。不要让双方沦陷在不断的猜测中。理想的亲密关系,应该是能够心甘情愿地说好,温而坚定地说不,就像《致橡树》里的: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需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