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在四川 》 一一陈再明一一2.019、12、11
诗圣杜甫,人称杜工部。工部是地方的小官,可見杜甫诗坛称圣,仕途不顺。他这个官位是他入川以后,在西川节度使严武的幕府中供事得来的。 安史之乱后,公元760年,杜甫入川,初至成都,是寄居在草堂寺。他有诗咏曰: 《酬高使君相赠》 古寺僧牢落, 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祿米, 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 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 賦或似相如。 诗中的故人,是指裴冕,时任成都府尹、西川节度使。随后杜甫一家人移居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这也是裴冕给他安排的。杜甫有诗咏曰: 《卜居》 浣花溪水水西头, 主人为卜林塘幽。 己知出郭少尘事, 更有澄江銷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 一双㶉鸡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 须向山阴上小舟。 同年(公元760年),裴冕离任,杜甫的生活顿然发生变化。他写下一首诗, 《狂夫》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 雨衰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诗中″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支援既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即写小儿常饥饿。设有裴冕的支助,杜甫实在生活不下去。
公元761年,裴冕的后任严武来到了成都。这位在战场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被封郑国公的严武,却是一个性格极为暴烈的人。但他在杜甫生活艰辛、失意困苦的时候,伸出援手,劝导杜甫出山为官。严武是″三朝出入荣″(杜甫称他)的风云人物,在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地位很高,备受重用。因他在平定安史之乱有显赫的战功。他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并且他的诗歌也写得不错,杜甫说他“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所以,严武和当时的诗人交往也比较多,岑参、高适、王维等诗人,都和他有过交情。他更知道满腹经纶、豪情牡志的杜甫,不应该就此隐匿,写诗给他说: 《寄题杜二錦江野亨》 漫向江头把釣竿, 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侍善题鹦鹉赋, 何须不著骏骓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 肘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骑骏马, 终颈直到使君滩。 严武比杜甫小14岁,但他对杜甫的心思,了解得还真是非常之深。他知道杜甫曾经雄心万丈,但是后来经受了政诒打击以后,就意志消沉。杜甫收到严武的诗后,他也回了一首诗,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遣曾奏数行书, 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 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俗登临費, 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 草茅无经欲教锄。 诗的意思,官 我不是设做过,我做过的。但是我不适应,我还是安心地做闲散的人比较好。 最后两句,杜甫说假如你愿意枉顾寒舍,那是我的光荣,我得赶紧把那些长满了荒草的小路,把它清除掉,来迎接你的到来。
严武希望杜甫过去,杜甫希望严武过来。严武理解他的忧愁,包容他的傲气,赞叹他的才华,所以他就带着一队人马,耒拜访了杜甫。过了一段时间,杜甫也就去回访过严武。杜甫跟严武之间,来回的互访,也就比较频繁起来。最后,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的″工部″这个官职。可是,杜甫担任这个官职,深深地感到是违背了一生的愿望。所以他才在诗中说,“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虽然如此,公元764年,杜甫在幕府的在职中,他和严武之间的诗歌唱和,也是时常有的。杜甫有一首《奉和严郑公軍城早秋》,诗是这样写的。 秋风嫋嫋动高旌, 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戌, 欲夺蓬婆云外城。 蓬蓬是大雪山的别名,玉帐是指严武的营帐,滴博是指滴博岭,在今四川理县境内。 严武的《军城早秋》 咋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安史之乱后十年,亦即公元七六四年,杜甫在严武幕府,曾作一首《宿府》,诗曰: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茌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棲息一枝安。 杜甫在严武幕府的半年期间,两人时常发生冲突。原因很简单,两人的性格不合。严武的性格暴躁,可以说是"急暴″,有的说他″暴猛″。这样的性格,对杜甫来说,可能难于忍受。杜甫还曾经酒后指着严武大骂,让严武震怒不已。然而严武终究是包容了杜甫的肄意,原谅了杜甫的狂放。这样看来,短暂的矛盾在二人深厚的友谊之下,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杜甫在担任严武幕僚半年后,他就坚决提出辞职。杜甫对于严武,还是满怀着感恩的。在后来严武去世时,杜甫写过追忆严武的诗歌,其中就有这么几句,″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也就是说,严武这个人,一生想当将相,但他对待朋友还是真诚而小心的。杜甫在严武幕府期间,留下很多首诗歌,比较著名的几首是: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楼。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归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向北飞。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黄河二首》其一 黄诃北岸诲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鈇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但,杜甫初入川,甫居草堂的三年期间,所作的诗歌,都是脍炙人口的。其中最有名的有以下数首: 《春夜喜雨》761年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夜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蜀相》760年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江畔独步寻论七绝句》其四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朶万朶压技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赠花卿》 761年作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客至》 761年作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761年作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闻官军收河南诃北》763年作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浸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于公元759年从剑门入川,即咏《剑门》一首,开头两句:″帷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旋即赴成都,寄居在草堂寺。翌年。,由故友裴冕的安排,搬到浣花溪西头的林塘草堂定居,这里就是″杜甫草堂″。764年年底入严武幕府供事,半年后辞职。765年作一首《哭严仆射归槨》,并作《去蜀》一首,开头二句即谓″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当年拟去湖南,路经夔门,作《夔州歌十绝句》,开头二句″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闢流其间″。也就是说,杜甫由剑门入川,由夔门出川,前后滞川七年。杜甫有一首题名为《月》,作于公元七六七年秋,是在夔门西阁咏作的,其诗很长,只介绍开头四句: 《月》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