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少有长久的真爱,所以结婚一定要三观匹配、门当户对
我们追求的东西,一天未曾获得,在我们看来,它的价值就超过一切。然而一旦获得这种东西,因为会滋生新的欲望,所以原有东西的价值很快就会忽视,被新追求的东西的价值所取代。
这看起来有些滑稽,如果当真如此,世间就并没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因为任何一样东西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想占有它的程度。
可事实就是如此,你想要的跑车、别墅、钻石,在有些人眼里就是一文不值,而这些却成为我们大多数毕生的追求,还有精神、道德和素养,同样并不为所有人看重。
爱情也是如此。从懵懂接触、渴望得到、无畏失去,跟我们占有其他的商品一样,不欲求它时并不存在,渴望得到它时价值连城,失去它时不过如此。

这样说可能很戳伤在追求真爱或者以为获得真爱的人,他们现在和另一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受告诉他们,这就是真爱,并且会维持一辈子。
这是对爱情抱有幻想,可我不得不提醒这些人,怀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以后并不会很幸福。总的来说,对爱情越是充满幻想,结婚以后对生活越失望,也就会越痛苦,离婚的可能就越大。
什么时候意识到恋爱和结婚是两回事的时候,结婚的时机就成熟了。结婚仅仅是相互陪伴的度过这随时有痛苦和无聊的一生,以及为人类这个物种贡献一个小生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再者,爱情这东西是过日子并不必须要有的,至于说生活里我们时常为对方着想的冲动,一方面是我们习惯了互相依赖彼此,另一方面是恋爱时候遗留的回忆让我们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可能就是这世界上可能最适合自己的人。
有人说,这就是爱情,换了谁,到最后都是这样,这么认为也未尝不可,至少能带给我们少许安慰。可激情不再,爱情渐远的时候,生活矛盾必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因此既然世间少有长久的真爱,那么为了以后能够安慰的过日子,结婚一定要找一个三观匹配、门当户对的人。

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是人生的意义吗,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
世间有真爱吗,钱是万能的吗,你喜欢什么,成功是你毕生追求的吗……
这些问题或许我们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但我们经常却说那人三观不正,事实上,他们仅仅是和自己的三观不一样罢了。
我们知道即使是双胞胎,在同一样的环境中长大,在很多事情上看法的差异也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甚至其中一个人很“好”,另一个很“坏”。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相信,和自己三观一致的人是战友,和自己三观相反的人是敌人,因为一旦遇到问题,后者必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经常和三观一致的人相处,因此没有人反对,常让我们获得自我满足感,这在婚姻里大有裨益。尽管这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包容心。
像我们这样普通如蝼蚁的人,那少的可怜的包容心和智慧根本驾驭不了时常来自三观不一致的人的“敌对”,况且我们总是对自己亲近的人要求较高,时常一句:说了这么多,还是死性不改,便大发雷霆。
对陌生人就不必如此了,甚至三观不一致还可以做好朋友,因为在一起时间不多,分歧也不会很频繁,甚至我们可以把我们所有的包容心都用在这些人身上,以体现自己的大度。
也就是说,三观一致的人互相结婚,解决生活的矛盾需要的智慧较少。这也恰恰符合实际情况,大多数人一生的智慧跟底数大于一的对数函数一样,越来越平缓,到了一定年纪就停滞不前了。

正如上面所说,三观只是我们对世界、人生、生活等方面的看法,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门当户对就可以增加三观一致的概率。
虽然我们说一样的生活环境能塑造彼此相反的三观,但毕竟这并不是普遍的现象。
门当户对意味着经历的事情大都相同,即使针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不同,也可以提前让他们意识到与自己看法相异之人的存在,这可以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包容心,以减轻分歧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比如一个物质充足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先考虑自己喜不喜欢,而一个物质匮乏的人,却考虑是否要花费很多钱。
即使物质充足之人常常接济物质匮乏之人,若后者是一个有上进心且自尊心较强的人,得到这些接济并不比自己双手辛勤得到的金钱更满足开心,因此门当户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和地位大致一样。
可能这让有些人觉得可笑,都什么时代了,思想还这么封建,历史上谁谁谁,那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最后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
只是很可惜,那些一大批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活的好好的人,并不会被人口耳相传。人们乐于称赞的永远是他们没有的并且渴望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