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受,而且是坦然地接受
午后,阳光充足的暖洋洋地照进窗子,让我有了写日记的源动力。前段时间咨询了心理医生,我具有典型的季节性抑郁症症状。充足的光线于我无异于救命稻草一般。
2019年眨眼就要过去,好像“2019”这几个数字还没有写得顺畅就要开始写“2020”。这一年里,“惶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惶恐衰老、惶恐职位的变更...更惶恐变化后的结果。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变化的发生,却无能为力或者力不从心,也只好被迫接受,于是便更加惶恐。看着镜子里面庞上的法令纹、抬头纹出现;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诊断;看着旁的同事职位在不断晋升...所有的这些让我垂头丧气,心灰意懒。常常想着如果是二十、三十几的年纪多好,还有改变的机会。可是,随着年龄每增加一岁,机会就跟着减少一分。想要放下、放弃,却没有有重打鼓另开张的无畏勇气。剩下的也只有垂头丧气、心灰意懒。于是,渐渐地从拒绝接受到被迫接受再到自然地接受。
这种变化是向现实低头还是和现实和解,很难说清楚。有段时间我在反复想着“接受”这件事情,慢慢地释然。既然没有开天辟地、大刀阔斧的智慧和勇气,那么就不必纠结过程,自然地去接受。如同,所有的女人改变不了容颜老去的结果,与其天天惶恐对镜叹息,不如泰然处之。再次提起季节性抑郁症的事情,通过咨询可以说豁然开朗明白了症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当自己再次“感时花溅泪”伤春悲秋的时候,不再认为自己是矫情是闲来无事强说愁,而是会坦然地接受心理变化,于是乎整个身体也会感受相对舒服一些些。
自然规律以及很多的人情世故,我们终将无法回避、躲避、逃避,所谓尽人力听天命,有所为之后坦然接受现实给出的答案。学会接受而且是坦然接受,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也是老去过程中的“成长代价”吧。这一年里还有一个问题我再三想起也多次和周围的人谈论,就是“安乐死”。人类没有选择生的权利,但是否可以有选择怎样死去的权利。其实,也是源于对衰老的惶恐。我一直认为,当自己年老体衰无从谈及生活质量的时候,与其残喘而活不如选择有尊严的死去。不过,这个话题对周围的人几乎没有触动,更多的人是谋划着攒钱养老,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似乎老年的生活胜似眼前。
新的一年意味着又朝着衰老更近了一步,想来“惶恐”依然会有,但是,学着坦然接受。最好,能够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