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七種 池坊 生花变化形
以下段落翻译自池坊月刊杂志The Ikenobo 2016年9月刊 作品解說 清水新一
説起七夕七種,源自《万葉集》中流传下来,奈良时代诗人 山上憶良所写的和歌二首最有名。
「秋の野に 咲きたる花を
指折り(およびをり)
かき数ふれば
七種(ななくさ)の花
萩(はぎ)の花 尾花(おばな)葛花(くず) 撫子( なでしこ)の花
女郎花( おみなえし) また藤袴( ふじばかま)
朝貌(あさがお)の花」

七夕七種是生花变化形之一,七種花材一一列出説明如下:
1,胡枝子(萩):豆科植物,属于池坊垂物。一般用在最后方。
池坊对草木有各种分类说法。垂物是其中分类之一。
2,芒草(尾花):未开花长穗的为蒹jiān,开花长穗的称 荻dí,别名芒草。
七種花材中最高的植物,故居中心作“真”,适当修整叶子姿态。
3,葛花(葛花):豆科植物,藤蔓性多年生。長蔓上开有如豆花儿一样的红紫色花穗。
4,瞿麦(撫子):多分枝,細茎,可爱的淡红色小花,花瓣如被剪刀剪过的细碎状。
5,敗酱草(女郎花):敗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長茎,顶生黄色小花,形成如块状的伞房花序。又名女郎花,苦菜花,中药名敗酱
6,蘭草(藤袴):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形状和敗酱草相似的聚伞花序,花淡紫色。最近野外已经不多見。又名水香。
7,中國桔梗(朝貌):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奈良时代从中國传到日本。日語假名ききょう。
另現在日本所说的朝顔多指牵牛花

插制注意事项:
1/只在七夕节这一天限定花作。
2/同生花交生,也是生花変化形之一。
在花器口,每種花材前后逐一依次加入。水際以上,花材前后可稍显凌乱,如自然群生状,突显秋的趣味是最重要的。
3/花器竹笼,叉木花配固定。
4/7種花材不太容易一次采集到,难以持久保鲜,采摘后尽早使用。
看了黄永川先生的《采芹斋花論》有一篇"九秋與中國插花",文中提到了日本秋七草,所以试着翻译了池坊七夕七種作品范文,但是文中所列日本秋七草之一有黄芹 又黄芩 ,山上憶良所写的和歌里没有提到。对于九秋花材结合的意义,"除具季节感之外,寓意了至深的品味與含義",秋花作品突出季节感重覌賞,細品味是毫无疑問的。

书中也借引了明張謙德在《瓶花譜》說“瓶中插花,止可一種二種,稍過多便冗雜可厭,独秋花不論也。”解释说:“插花取材,形不喜雜,色不願多,是宋明以俊文人插花普遍的習慣舆現象,惟獨秋花例外不厌其多。”
唯三秋集多种花材的理由,草本大多一年生,“春芽夏榮,秋開花后生命結束,”生命短暂停留的悲哀,令人怜愛而多採集,表现“氣舆露清凝眾草 色如霜白怯輕裘”以示秋花亂長的悲愴之情。
池坊生花,以植物向光性这一共性設定正手和逆手二種型,花材仅有一種二種三種,体现不同季节植物自然之美。唯独変化形七夕七種是多種,概一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