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正式入驻袁家村 !在这片温润的土壤上共奏乡村美好生活和谐曲

☕️世界最有名的品牌之一也要“袁家村”了。星巴克入驻袁家村?是的,你没看错!星巴克袁家村店已经于11月14日正式开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为什么要选择在袁家村开店?袁家村又是因为什么样的魅力,吸引国际大品牌入驻?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发现,在全国已拥有上千家连锁店的星巴克,择址从来都是有大数据做支撑的。在大多数餐饮企业靠模糊化的直觉来决策时,星巴克已经运用了数学家的功力:通过建模,把商圈、公共交通、周边人口等相关数据,输入到一个叫作Atlas的内部绘图和商务智能平台,通过了设定的标准才能开店。(出处:赢商网《星巴克选址逻辑:运用GIS数据决策模型来规避风险》) 目前,袁家村每年的客流量已经达到了600万,遇上节假日,客流量可达到每天20万,城市店每年流量更是突破了1000万。
袁家村还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创客示范基地”等称号。
正是袁家村具备流量和人气、极大商业潜力,才吸引了星巴克选择在袁家村开店。

但是,星巴克选择袁家村并不是仅仅依照标准模式来衡量的,更多的是两大品牌内部文化及外部文化的综合考量,此次合作是相互选择,袁家村对每一家商户的选择也有一套标准:产品品质第一,经营者尊重当地文化,是否符合袁家村乡村振兴创业平台的业态规划。成功的品牌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星巴克和袁家村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未来将会有更多可能。
星巴克丨袁家村 Part 1 /注重体验引领新的生活方式
星巴克不是提供服务的咖啡公司,而是提供咖啡的服务公司。事实上,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星巴克的咖啡不一定是最好喝的,但它却是最懂顾客潜在体验需求的咖啡店。为了满足顾客在不同场所的不同需求,星巴克努力使自己的咖啡店成为“第三场所”- 家庭和工作以外的一个舒服的社交聚会场所,既可以在这里社交聚会,也可以独自在这里放松身心。星巴克在小区、商圈、机场、景区的店面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活化空间设计,从而带给顾客超预期的“星巴克体验”。

袁家村不只是美食荟萃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还引领着乡村的生活方式。美食是一种载体,随处可见,通过这种载体,通过这种寻常之物,在上面投入情感—让美食乡情化,让游客乡情化,让所有感觉都乡情化……这些,都是让游客在袁家村感到满意的因素。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开始寻觅古朴纯真、渔歌唱晚的农耕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眼下游客热衷的旅游休闲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超越了原始的农家乐形式,开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当乡村生活成为大众向往的生活方式时,袁家村以村庄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为游客带来原汁原味的乡村的味道、家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文化的味道的乡村生活体验。
相似的/ Part 2 价值观和经营模式

星巴克从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小店开始,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将咖啡文化成功地传播至全球各个角落,目前它的店铺已遍布三大洲。开拓美国本土之外的市场,起初都经历了艰难时期,如何克服文化的差异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性,星巴克坚守咖啡本真文化,学习接受在地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最终被在地文化所包容,这便是融合。


袁家村的发展史,充满了传奇色彩,它的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不停地探索的几十个春夏秋冬才取得的。袁家村从陕西咸阳的一个小村庄开始,经过两任书记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的核心力量,目前袁家村已遍布陕西、河南、山西、海南、青海各地,可以这样说,袁家村带着传承、创新、包容,共享的价值观和成功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出了更多的袁家村印象。
广告,是一点对多点的“广播”传播模式—这种做法的特点是见效快(当然失效也快),耗资多。口碑营销,是一点对一点的“窄播”模式,看起来相对缓慢,循序渐进,一次服务一个顾客,通过直接对话的方式,是建立信任的最好方法。星巴克、袁家村在各自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均未在营销广告上投放过大量资金。星巴克很少做广告,或者说,它很少去主动做那种花大钱的广告,但是星巴克却用一次次打动顾客的独特创意,以及细水长流的沟通方式,实现口口相传。



很多来西安旅游的外地游客,下飞机后第一站并不是先到西安,而是先来袁家村,问其为什么呢?他们说道:“ 我朋友之前来过,他强烈推荐我一定要先去袁家村,在哪里可以吃到最地道的关中美食,还有纯朴热情的村民和非遗文化 ” 。居住在西安的很多都市人,已经把袁家村当成周末度假胜地,他们觉得的日子充满了烟火气。看似原始、笨拙的传播方式的力量是惊人的。“打造好一个袁家村,等于打造成了几十个袁家村” ,了解袁家村经营之道的人来说,对于袁家村并非难于实现的神话。
Part 3 /坚守品质
不断创新进取
品质(产品、服务、体验)是立本之基,创新是发展动力。星巴克对产品质量达到了发狂的程度。无论是原料豆及其运输、烘焙、配比、配料的掺和、水的滤除,还是最后把咖啡端给顾客的那一刻,一切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除了产品本身之外,星巴克的品质还包括店内的音乐、装饰物和灯具所营造的亲切舒适的体验氛围。星巴克的创新力很强,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人群不断的进行产品研发。 “农民捍卫食品安全!”是袁家村每一位村民、每一个商户的信条。袁家村的食品安全、价格体系、服务体系、采供体系管理得非常好。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和信任危机的背景下,袁家村用实际行动告诉游客:面粉是用小麦磨出来的,豆腐是用以黄豆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一步一步制作而成的。前店后厂的形式,让所有游客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货真价实为袁家村赢得了游客的信任,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是袁家村不断发展强大的动力,小吃品类已不仅限于关中美食,它在尝试融入更多能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品类,比如被游客赞不绝口的“袁家村五只鸡”,便属于广东地区的打边炉的创新吃法,原料全是袁家村自产的,配套的西式下午茶更是让游客对袁家村乡村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文创品牌的引入、民宿的升级、高端娱乐项目的丰富,均大大促进了袁家村的产业发展。
文化自信/ Part 4 传承包容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Coffee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阿拉伯语Qahwa,意思是“植物饮料”,后来传到土耳其,成为欧洲语言中这个词的来源。星巴克将咖啡日常化,无国界化,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同时从品质生活切入,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者所接受。 袁家村所在的礼泉县不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附近有唐太宗昭陵,更有深厚的非遗文化和农业文化。这些珍贵的文化需要传承,有一些还需要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去,比如农业文化,传统手工艺制作出的食材是最健康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千百年传承的理念,要浸润到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得价值观。有传承有包容,袁家村新业态的也已日臻成熟,已经为袁家村品牌赋予了多元性文化。
Part 5 /崇尚人文精神
肩负社会责任

星巴克认为,“人”的因素是企业核心价值的贯彻方向与外在体现。霍华德·舒尔茨意识到,如果要打造一家能够长期发展的伟大公司,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必须要把“为股东提供价值”和“为员工提供价值”二者联系起来,事实上,他又反其道而行之—— 在星巴克金字塔的顶部不是股东,而是员工,中间是顾客,底部才是股东。

农村发展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全民皆兵”,这是袁家村成功的核心力量;带领农民致富,让大地种满优质农作物,让作坊生产良心农产品,让乡村成为美好栖居地,是袁家村的使命。

郭占武说到:“ 发展乡村经济,村民管理一直是个难题。让全村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袁家村做到了,法宝就在于支部是核心,书记是带头人,村干部是服务员。成立合作社,凝聚人心,社员所有、社员所治、社员所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袁家村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落的经济发展;村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前提是要保证质量最好,村委会就相当于一个考试委员会,是村里店面和项目的把关人。”

他还提到:“ 另一方面,要让村庄发展跟上时代节奏,村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袁家村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学校,每周组织大家学习,教育农民怎么从一产向三产转型,讲解村里旅游发展的大方向。从干部到普通村民,教育都放在第一位,因为要让农民挣钱,首先就是要武装思想,要让产业长远发展,也需要不断丰富头脑。此外,建立通畅的教育培训机制,也有利于村干部思想的上情下达,村干部好的想法必须传达到每一位村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意见的执行。” 产品(商业)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商业和生活方式之间需要文化做衔接,来保持平衡。优秀的企业一定是在做提升人们生活品质这么一件事,一个企业如果能长期践行一套以人为本的经营模式就已经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了。星巴克选择袁家村,袁家村选择星巴克,绝不仅仅是出于商业利益而作出的决策,为游客带来更加有品质的体验的背后,更多的是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