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学家说电影 | 真实而又未知,无限反转的恐惧——《不思异:录像》
公 告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X学家要开设新栏目啦!

之前一直在给大家讲人类学方面的知识,
遇见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
随着我们电影全通课程的开启,
X学家决定:从今天开始,
每周带大家看好片新片,
学习电影学相关知识,
用电影学的眼光看电影。
当然人类学的栏目也不会停,
希望老朋友们继续支持X学家,
也欢迎更多的小伙伴
来和X学家一起求知探索,
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未来X学家”!
我们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吧~
在很多人眼中,大投资才能拍出好片。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94版的《三国演义》一直被誉为经典之作,但谁又能知道,这个拥有一众“老戏骨”的剧组当年却因为没钱,饿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一起去田里偷玉米,被抓还需要剧组前去赎人的囧事呢?

再说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的六小龄童版《西游记》,全组一台摄影机,25集拍了6年,这种艰苛的条件依旧拍出了至今都无法被超越经典好片。

所以说,没有大投资就拍不了好片?
说白了还是要看用不用心。
X学家今天要讲的,就是一部小投资的国产新片——《不思异:录像》
《不思异:录像》

《不思异:录像》,全名《不思异:那些不能被公开的录像》。
全剧只有12集,最长的一集不过9分钟。目前更新到第11集。
其实这部《不思异:录像》是“不思异”系列的第三季,前两季分别是《不思异:辞典》和《不思异:电台》。

这个系列的豆瓣分数从7.1到7.8,在这几年的国产悬疑惊悚里,要达到这个分值,并不容易。
(放心,全文没有一个恐怖镜头,高能镜头也自带提醒)
“录像”,
从剧名就能看出,这部剧的拍摄手法不一般。

“讲述者独白 + 真实故事纪录”。
故事都由讲述者亲自说名,而那些不能公开的第一视角的记录影像,则是每一个故事的真相作证。
这让镜头的带入感更强了。

无需多言,三两句话,你便被拉入精心编织的恐惧里。
为了体现“纪录片的真实”,除了剧本就贴合演员特质创作外,摄影器材,也是直接交给演员。

这些摇晃的片段,全由演员自己完成,颇有当年美国经典恐怖片《死亡录像》的感觉。

“工作人员全部退离,把演员自己留在这个空间里。”
配乐只有片头片尾曲。
其他的声音全靠真人声效和环境声。

如此“粗制滥造”,但氛围却更好了。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 有内味了。
因为悬疑故事最重要的,不是讲述的多么可怖,而是怎么让观众自己发现,随之后背发凉。
不看这些亮点,这部剧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剧组真的很穷。
经过上一季的借钱拍片,这一季的预算也依旧紧紧巴巴。
倒不是没拉来投资,只是想试一下,在有限的预算成本里,这些故事,到底能拍成什么样。
(内容涉及轻微剧透)
第一个故事,《耳蜗》。

当人丧失视觉时,听觉的敏感度便会被无限放大。
三个自以为是的大学生借着献爱心的名义,闯入一个失去视觉,只能靠听觉生活的盲人秦姐的家里。
他们翻箱倒柜,制造恶作剧,只不过为了打发无聊的青春,向弱势群体释放恶意。


秦姐听在耳朵里,愤怒地哭泣着要求他们离开。
可三人不仅不理,甚至变本加厉,以戳她的痛处为乐。


突然,电闸被关,画面全黑。
在黑暗中,盲女的痛处变成了长处,三个无知的“熊孩子”遭到惩罚。

看下来只是一个套路型的反杀故事,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盲女怎么能判断灯的明灭,并利用它来反杀呢?
(高能动图来袭,一级战斗准备!)
3
2
1

答案,不止在画面的布局里,还有在台词的细节里。
注意,不要只把标题当标题,它可能还会成为寻找真相的关键。
无论你找出哪种真相,我得告诉你,它都不止有一层解读。

比如第四个故事《影子》。
两男两女相约自驾去登山,却在山里迷路,直到深夜都没能找到出路。
黑暗加深了人的恐惧,走到一片荒地时,四人起了争执。
吵闹中,他们发现自己竟走入了一个由石头堆砌的圈子里。

“我那同事说在网上看到过这东西,他说那不是什么干净的东西。”
不好的预感笼上心头。
四人拼了命向前直行,却发现自己仿佛遭遇了鬼打墙,一次次返回原地。
更可怕的是,不远处似乎有人在看着他们……
未知的恐惧侵蚀了理智,男人们疯狂地拿起石头向那人扔去,
却没想到,那人迎面朝着他们狂奔而来……

后来,讲述者看到一则新闻,就在他们爬的那座山里发现了几个登山客的遗体,已经死了几个月了。
这让他越想越不对。
也让X学家越想越不对。
登山客们,到底是怎么死的?
因为害怕四散奔逃而死?

被制造石头圈的人抓走而死?
再或者,死的真的是他们吗?
还有,在山林里冲过来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谁知道呢。

还有第五个故事《表里》。
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剧组里的副导演,保姆一样的角色,让他对剧组里的大事小情都烂熟于心。

“每个导演的喜好不一样,有的导演就是颜控。”
也最明白,每个来试戏的演员,肚子里有什么花花肠子。
“有些人知道你看不上他,会再次努力。”
“有些人却会心里不平衡,他们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他的。”

有次陪导演试戏时,他就碰上了这么一个女人。
女人不肯接受自己没被选上的事实,落选后,便一直站在剧组酒店窗外,看着导演房间。

副导冲下楼想叫她离开,却找不到人。
冲上楼,却在楼梯口又看见了她。

人到底藏在了哪?
回到房间,导演却无声无息地躺着,没了呼吸。
混乱之中,一闪而过的,浴室玻璃后的人又是谁呢?
(第二波高能来袭,做好准备!)
3
2
1

这样一段一镜到底的杀人揭露视频,X学家比较好奇的是,
这段视频到底是谁拍的呢?副导吗?
还有,那个本该在楼下的女人,又是如何出现在房间里?
细思恐极。

好啦,故事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再剧透可就没意思啦。
《不思异:录像》的每一集,都有让人多刷的冲动。
“一刷看剧情,二刷看答案,三刷四刷,为了找不同的出路。”

这剧也不是没瑕疵。
部分演员,用力过度。让你很容易就猜出结局。

时长太短,悬念是够了,但推理可用信息不足,这样虽然会有多重解读,但是容易自造证据自己脑补。
一味地利用死亡作为恐惧点,看多了就成了套路。
即便如此,依旧瑕不掩瑜。《不思异:录像》给到的惊喜,还是能吊打很多悬疑故事,是部不可多得的国产悬疑好片。

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能将故事拍成这样实属不易。
先不论无限烧脑的剧本,独特的拍摄手法也是全剧一大亮点,那么今天,X学家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部剧中常用的拍摄手法—— 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的意思简单理解是镜头不cut。

拍摄时,镜头的起幅和落幅的精准设计和控制,可以很好的掩盖剪辑的痕迹。
导演也需运用一些其他技巧来掩藏剪辑点,比如在主体运动时观众往往容易忽略次要内容的变化、物体的运动过程容易被无视、镜头眩光、借用时间过渡造成的光影变化和实际光效中不经意的暗场,等等。

我们熟悉的奥斯卡金像奖《鸟人》就是一镜到底的“受益者”。

影片中,摄影机主要跟随着主角的视角,既穿梭于舞台前后、室内室外,也穿越到过去,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现在。
观众也仿佛置身角色所在的物理世界与精神迷宫,切身感受着主角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过程。 一镜到底的形式感与电影内容的深层意涵巧妙融合,一部别具匠心的佳作就此诞生。

看到这里,想不想学习这种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呢?
想不想像许多优秀电影人一样,低成本制作出国产佳片呢?
观影无数的你,是否想要用光影记录自己眼中的世界?
X学家联合中美电影大咖,权威研发电影制作课程。
12天让你掌握电影制作全流程,get电影工业全岗位技能!

名师助力夯实理论知识,行业大佬传授实战经验,探讨外国理论如何适应国内影视行业,理论+实践,效果看得见!
浓缩纽约电影学院和查普曼大学系统课程精华,快速掌握美国学院派硬核理论体系;好莱坞电影制作全流程学习,实景实操让你变身专业技术流!

小班教学保品质,积分制学习拿大奖,让你每次上课都像是闯关游戏!
十二天课程,让你制片能力握在手,导演技术也能有,摄影器材用得溜,高阶布光难不住,调色音效也很牛,配乐都能自己弄,长镜头、MV,还会标准POV,短片长片全掌握,人物广告也会拍,物品广告不发愁,变身filmmaker真优秀!

基础课程高水平,进阶服务更是硬!
申校影片不用愁,名师指导一对一,助力申校成功率~!

电影全通课程首期课程寒假开启,
名额有限,
赶快点击下方X学家图片报名吧!

扫码关注我们
多学科体验,全专业实践,培养未来X学家
新浪微博:@未来X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