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
看了几天的《奇葩说》,发现里面的一些辩题真的很有意思,很值得拿来探讨一番。
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对于这道题目,我想把它延伸开说说。其实这道题有一个假设性前提,是说两个人曾经相爱,但现在不爱了,相处的所有美好都成往事如烟,要不要离婚?这就要看你们当初是否彼此深爱了,如果深爱,我同意反方的论点,爱情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时浓时淡的,在淡的时候你们以为不爱了,其实是错误的判断,这个时候不能盲目的做决定,而是需要双方都冷静下来,寻找到曾经的那个你和他(她)。
我之前看过台湾的一个有些无厘头的电视剧,叫做《恋爱沙尘暴》,讲的是一家子人面对各自感情的困惑,代表了老中青三代不同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其中,父母一辈的感情困扰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对结婚二十七年的老夫老妻,因为丈夫暖男的性格,帮助一个二十二岁有自杀倾向的少女,而误会其出轨,妻子要和丈夫离婚,于是整个家被搞得鸡飞狗跳,一团混乱,当然,结果是没有离婚,因为剧中的妈妈在最后开始反思自己,她现在天天都在抱怨爸爸爱心泛滥,什么人都要帮,什么事情都要管,反而忽略了家庭和妻子,其实这些所谓的缺点,都是曾经吸引自己的地方,最消磨感情的从来都不是相爱,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处,因为相处久了,对方身上的那些优点统统都变成了缺点,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人们常说爱情是没有原因的,其实不对,爱情必然有它开始的地方,你能够义无反顾去爱一个人,必然有其道理,即使最终被生活磨灭,也有重燃的希望,只要彼此寻找到初心,对此,确实不该轻易放手,但还有一种婚姻,爱由始至终都没有存在过。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女孩我并不认识,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女孩从小就是个乖乖女,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永远都不会去做家长老师不允许的事情(例如早恋),一门心思好好学习,所以女孩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最终还是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还可以的工作,很快,家里就操心起她的终身大事。安排了几次相亲,总算遇到一个各方面条件还可以的男方,于是两人决定相处一段时间。相处的过程中,女孩一点都不喜欢男方,完全没有恋爱的感觉,但家里催得紧,认为女孩子到岁数了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不然成了剩女,想嫁都嫁不出去,迫于种种压力,女孩子最终还是和男方结了婚。
婚后,双方所有的不和谐都暴露出来,两个人几乎天天吵架,再后来两人连架都懒得吵了,回到家里谁都不搭理谁,这样的婚姻已经没法继续了,可双方的家长极力反对,几轮车轮战的劝说下,两人做了个决定,于是生了个孩子来维系婚姻。
我当初听到这里简直无比震惊,两个人已经很痛苦了,为什么还要牵扯进一个无辜的孩子?而这样的婚姻真的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看似一个家庭的悲剧,可在中国这样的婚姻不占少数。之前,珍爱网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已婚人士婚姻满意度调查报告》,数据结果表明,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对当前婚姻状况“不满意”,而表示对当前婚姻状况“非常满意”的受访者不足4%。
而这份数据的由来是珍爱网根据地区差异、收入差异、年龄差异、职业差异、文化程度差异等特点,在我国内地按一定比例抽取一批已婚未离的人士进行调查得出的,他们将婚姻满意度划分为“不满意,希望改变现状”、“非常不满意,急需改变现状”、“满意,愿意享受现状”以及“非常满意,我非常享受现状的状态”四种类型,得出与之相对应的数据结果分别为:72.16%、18.94%、4.92%、3.98%。
虽然这份报告未必全面,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很多人都把婚姻当成一种苦熬,即便知道对方并不是那个值得白头到老的人,也要牙齿打落往肚里吞,看谁能把谁先熬死!即使最后让你侥幸熬死了对方,你真的胜利了吗?没有,你只是用了你一辈子的时间来验证当初的那个错误!
中国人是最好面子的,你的日子都是在过给别人看的,自己幸不幸福根本不重要,你的人生总是要别人来定义。我看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别的都没有看懂,只看明白了一点,就是宫二的死要面子,即使里子再破烂不堪,也要撑住外面的面子,最终也如她所愿,她牺牲了一切,终于保全了宫家的脸面,可是,何必呢?我无法定义成功的人生,但有一种人生在我看来是最失败的,就是你人生中所有重大的决定都不能由你自己做主,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所有人最终都将面临死亡,这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公平的一件事情,而在此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模式,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一条路都有诗和远方,每一条路都有眼前的苟且,区别只在于你是不是心甘情愿?
当然,很多人有自己的顾虑,害怕寂寞,害怕自己老了身边没有人照顾,害怕最后孤独地离开这个人世。的确,身边留住一个人,至少看起来没那么可怜,但也仅仅是看起来而已,罗宾·威廉姆斯曾这样说过,“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埋在千尺寒冰下的矛盾根源不会自己化解,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扎根越来越深,所谓的陪伴,不过是相互折磨,不死不休。
或许有人会说,我本来也没打算指望老公,因为我还有子女可以依靠,我们姑且不论孩子对于夫妻的真正意义,只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子女和父母是分隔两地,甚至是两个半球?即使子女留在身边,又有多少是和父母同住?即使和父母同住,但也只能和一方的父母住在一起,而另一个人的父母又该怎么办呢?好吧,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总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将两边的老人都能照顾到,可是你又想过没有?身为子女的压力会有多大?何况如今,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在他们上面需要照顾的可能不止四个人老人,下面还有一个以上的孩子需要养育,工作上还要和年轻人或是机器人竞争,到时候他们可能比你更加质疑自己的人生!
其实,我国正在由子女养老向国家养老过度,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国家会妥善安排我们的晚年,上天眷顾我们,让我们生在了这个有更多机会自由选择的时代,我们可以任性,是因为我们有任性的资本,这是时代的进步,而最终束缚我们的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外界的任何声音,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后,不爱了该不该离婚?这个决定应该由你自己来做主。
-
Constanc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3 00: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