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一个瞬间不被理解?
理解总是会出现误解,被理解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主动、耐心、逻辑,去反复表达、倾听、反馈才有可能得到。 但我们又需要别人的理解,因为没有人想当一座孤岛。
不被理解可能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永远有一些人,不理解另外一些人的选择。你向往自由,可是身边的人告诉你应该求个安稳;你想要活得轻松,周围人却说你没有上进心;你追求个性,却总是被人说成异类;你热爱冒险,但身边的人却把你的勇敢当做冲动……
人与人之间,即使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仍无法洞悉彼此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在亲密关系中,你可能也总是会抱怨不被理解。
“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为什么ta就是不理解我?”
“为什么ta就不能好好说话?”
“明明是ta的问题,怎么反而是我的不是了?”
“你到底想让我怎样?”
这是一个人生难题:理解总是会出现误解,被理解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主动、耐心、逻辑,去反复表达、倾听、反馈才有可能得到。
但我们又需要别人的理解,因为没有人想当一座孤岛。

不能准确理解别人其实源于一种观察者偏见。
就比如说你今天心情不好,你觉得对方应该能理解你,应该直接看透你的心来安慰你,所以你觉得自己表现的如何暴躁、如何无理取闹,对方都应该能理解你。
反过来,当对方表现出暴躁的情绪时,你会认为他这是怎么了,怎么脾气这么大,而没有像你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对方。
双方都以为对方会想自己一样看问题,没有意识到对方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同一事件,因为观察者所占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印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电影《好邻居》,或许可以知道,我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了解他人。
电影讲诉了两个熊孩子和一位独居老人的故事。熊孩子的邻居是一位名叫哈罗德的退休丧偶独居老人。
这位老人脾气暴躁,独来独往,整天和一只猫腻在一起,还有传言说他曾虐待妻子,毒死了邻居家的狗。
两个熊孩子理所应当地认为传言是真的,为了「正义」,他们决定整蛊这位老人,开启「闹鬼计划」。

熊孩子趁老人不在家时,偷偷在他家装上了监控设备和各种机关,通过他们自己家的电脑,便可以监视和操纵老人家里的一切。
熊孩子首先调整了老人家里的电压,让老人家里的灯像鬼片一样闪烁,没想到老人却对此无动于衷,反倒是因为电压不稳触发了警报,引来了警察。
警察关心老人周边的安全隐患,提出要进屋检查,但被老人拒绝了。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熊孩子决定让老人家的后门自己动起来。

这一次老人抓狂了,拿起斧头砸烂了后门。

这回,俩熊孩子吓得屁滚尿流,也许老人真的是什么变态杀人狂?
抱着「正义必胜」的信念,熊孩子决定继续他们的「闹鬼计划」,他们通过网络遥控让老人家中的音响在半夜自动播放音乐。

老人听到音乐后,静静地坐在房里。然后心事重重地走进了房子的地下室,到了第二天黎明才出来。

但是由于地下室没有安装摄像头,熊孩子也不知道地下室里有什么,更不知道老人在地下室里做了什么。

但是他们总觉得地下室藏着老人的古怪秘密,于是他们决定让警察来检查一番。

他们谎称在老人的地下室传出女人的尖叫声,然后监视上门的警察的反应。但是警察并没有发现地下室有什么异常。
正当熊孩子对地下室的秘密愁眉苦脑时,意外发生了。

老人的猫把一个地下的隐藏摄像头扒到了地上,如果被发现了,将会前功尽弃。
熊孩子别无选择,只能潜入老人的房子取回摄像机。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带了把枪。
在捡起摄像机后,熊孩子决定自己去地下室一探究竟,但是他发现,地下室只有一堆杂物,一些医疗用品和一个摇铃。
熊孩子好奇地拿起了摇铃,没想到响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老人。
慌乱中,熊孩子将摇铃放在了客厅的桌子上,自己则躲到了餐桌下。

老人看到本不应该出现在桌上的摇铃,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于是他也拿出了手枪,站在桌前,慢慢举起……
一声枪响。
他对准的却是自己的脑袋。
老人自杀了。

电影的最后才揭秘,老人并不是变态杀人狂,相反他和妻子非常相爱,可妻子却患了不治之症,只能终日卧床,最后还是被病魔带走了。

为了从痛苦中走出来,他把妻子的遗物都收到地下室,他时常进地下室,是为了缅怀妻子。
他砸掉后院的门,是因为后悔妻子在世时没能及时修好它,让妻子失望了。
他曾经与半夜跳舞的妻子争吵,是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妻子一起对抗病魔。
他听到警察说有人报警称他的地下室有女人的声音,也以为是他的妻子。
……
而那个摇铃,是妻子已经行动不便时他送给妻子的礼物。
他向妻子许诺,只要摇响摇铃,他就会立即出现在妻子身边,风雨无阻。

两个熊孩子的恶作剧,一直都在提醒着老人,妻子可能变成了鬼魂回到了他身边,但他不确定。
直到老人看到本不该出现在桌上的摇铃时,坚定地认为这是天堂的妻子在召唤自己。
这一次,他兑现了诺言,生死无阻。

其实真的没有人完全理解你。我们自以为理解的人,很多时候也只是理解了他在我们在脑海里幻想出来的投影而已。
常常换个角度,跳出自己的思考定式,能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理解才是最难的,找到一个可以稍微理解自己多一点的人是多么幸运,士为知己者死。
要知道理解比对抗更需要勇气。
送给仍在挣扎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