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记,量化溢价
一是关于打板后溢价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打板过程中对于量化的东西怎么判断? 溢价 本质上溢价的核心来自于预期差,就是这个东西在经过一夜的发酵以后,市场上有多少人又重新明白这个涨停的意义或者涨停在市场中的地位。

先解剖下溢价低的原因,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谈论一些个股的时候会认为它是套利板等等,因为核心原因在于这些逻辑市场上所有人都知道。比如都知道在大盘好的时候去买证券、去买金融板块,因为这些板块是和指数正相关的,所以在逻辑上并没有预期差,但是他的溢价来在于哪?抛弃盘子大小、资金喜好等等的问题,核心上我把溢价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身位和情绪的溢价,这部分偏向于博弈,比如说a比b拉升的早必然(大概率)溢价方面可能会相对来说更好一些,高阶的博弈需要考虑到。 同理这部分还有市场的加分项,上板的强度,晚上自媒体的二次发酵,对手盘,地位,市场需求这些都是可以助推溢价,所以龙头不是涨停早就一定是。 另一部分就是逻辑,也就是市场没有发掘的背后的预期差,这部分是比较动态的博弈,也是我们每天都在聊的,好比昨天的立思辰(语文股)板就非常烂,但是因为机构和逻辑的发酵,所以今天溢价也就可以非常高。 这两部分看似是不同的,但是本质上殊途同归,所以打板的本质不是为了涨停而涨停,而是背后交易者对于明天预期的思考。 打板量化的指标 关于打板或者扫板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个人对于个股看好的程度。因为我们都知道打板实际上是确认,是你已经知道前提后去确认逻辑(情绪等)是有效的,今天不讨论看到涨停就上的。 昨天朋友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选择,什么时候资金会抢筹等等,既然说力度是看好的程度,对于市场无非是换了主体,变成所有人对个股看好的程度。 好比说我们刚才前面提到的有些套利板因为预期上没有差异,所以资金会抢筹(妖股上最多)非常厉害,像这种的话实际上6%、8%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填单子了。 有个比较不错的方法是,你先预判会不会炸板——如果炸板有没有回封的机会,既然会回封就是部分安全,例子可以看看今天的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有兴趣的可以在留言里写写。 另外还有量能问题,从术来说,二板量能放大,三板平量,四板爆量,还有什么倍量买点加速,这种算不上错但是稍微有点低级了。 本质需要看情绪,情绪好的时候,量能只有昨天的10%也能封的好好的,情绪不好的时候,爆量也会炸板,这个地方我就不举例子了,有心的朋友可以留言里交流。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准确的预判情绪和指数的走势,好比情绪不好的时候做爆量的分歧板优于缩量板,情绪回暖的时候做缩量的秒板位差股,所以缩量和放量都只是形式,本质在与这个量会不会带来最优的预期。 低阶一点的会不断的追求技术,但是想把短线玩好还是需要去关注情绪和背后逻辑的问题,不管是溢价也好还是打板问题,大部分在于情绪和逻辑。 其实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复杂,很多东西很快就可以说完,但是股票复杂之处就在于没有定法,所以某一种暴利的手法只可能阶段性有效,在大家都知道后,就是要开始收割韭菜了。(善行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