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地图
查看话题 >关西紀行|大阪篇 燃烧的六文钱
大阪城公园-大阪历史博物馆-茶臼山古战场-四天王寺
我们的酒店在九度山西侧,早晨可以看到远处雾蒙蒙的山岚。

1600年关原之战后,真田幸村与其父真田昌幸被流放至九度山,真田昌幸于1611年病逝山中,而真田幸村终于在蛰居14年后进入大阪城。
早晨出发坐电车去大阪城公园,大概就是重走了真田幸村进入大阪城的路线。中午从大阪历史博物馆出发坐地铁往南到天王寺站,相当于重走了真田幸村出阵茶臼山的路线。我们有幸重温了“战国第一兵”绚烂的谢幕。
九度山有真田庵与真田博物馆,有机会定去拜访。
大阪城公园
大阪城最早为丰臣秀吉所建,1615年毁于大阪夏之阵的战火中。但现在看到的大阪城已经不是秀吉当年修建的那个“金城”了,就像二条城一样,数次毁于战火,后人在原址上重建,又沿用了之前的名字。
司马辽太郎的《城郭》中认为大阪城两次易主都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一次是大阪夏之阵,这场战争结束了100年的战国乱世,德川战胜丰臣夺取天下,从而开启了268年的德川幕府时代。
第二次是戊辰战争中的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从二条城退守大阪城,最终战败弃城,政府军取得初步胜利。最终政府军彻底消灭德川幕府,建立了统一的近代国家。
由于戊辰战争覆盖范围较大,主要战场并不在大阪城,因此现在的大阪城主要宣传的是丰臣秀吉建立的大阪城和大阪夏之阵。
我急匆匆在大阪城公园逛了一圈,希望找到那些熟悉将领的名字。
从东南角穿过护城河之后,首先来到丰国神社。由于这里的建筑都是后世补建的,很难想象当年是怎样的风貌。

这尊塑像更像一位战场上的将士,而不是睥睨乱世的天下人。
参观的时候丰国神社正在办婚礼,帷帐上写着请勿打扰。
从樱门传过去,来到本丸,最惹眼的就是真田幸村的赤备。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看到真田幸村相关的宣传了,有点激动╰(*°▽°*)╯
可惜现场没有什么针对真田幸村的特别讲解,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可能并不知道铠甲的主人对大阪城有怎样的意义(其实确实也没有很大的意义),这件赤备是可以免费试穿的,居然没有几个游客围过来试试。
赤备的面具还是很吓人的,我都不敢摸一摸。延袭自武田家的铠甲有一种千年后依然坐镇本丸的威严,可惜幸村没有见过当年叱咤风云的武田信玄啊,也没有见过他爷爷调度的风采。
现在的天守阁是昭和时期修建的,漂亮的绿白配色是德川时代的风格,只有黑色外墙的第五层才是丰臣秀吉时期的风格。
现在已看不出它原有木质结构的样子了,更看不出作为一个作战用城堡的防御工事。

天守阁后便是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与生母淀殿(茶茶)的自刃之地。贡品很少,鲜有游人造访。

御座船码头附近有大阪城财政方面公务员的办公室。


传说是加藤清正建的。我对这个武将没有特别的印象,只当他是宁宁幼稚园的。
公园里的提醒牌非常有趣,太阁殿就是秀吉,现在不称太阁殿(Tono)而称太阁桑(San),突然觉得猴子变得可爱了。


右下角为城南,大坂冬之阵中,真田幸村为了加强城南防御,在城南建造了真田丸。大坂冬之阵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德川家康为了扫清障碍下令拆除了大部分防御工事。
总之,大阪夏之阵重要,但在个人认为在战国史中并不算决定性战役,关原之战已经标志着以德川的实力取得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个结果走向“比较清楚”的战役,涌现出了众多骁勇将士,并一度攻至家康公本阵,这样的逆流而上才显得异常精彩吧。
大阪历史博物馆
大阪也曾是日本的首都,日本曾在飞鸟、奈良、平安三个时代里疯狂迁都,飞鸟(奈良)、难波(大阪)、藤原京(奈良)、平城京(奈良)、大津(滋贺县)、平安京(京都)等地都曾经是都城。
10F介绍的就是难波地区曾经的首都们,大概就是日本终于有一个像样的京城代表统一政权啦,然后他们的京城布局是如何演化的。

现场同样缺少英文讲解,难波宫、平成宫的顺序傻傻分不清楚。但是了解中国都城演变史的话也能大概明白日本在重复一个怎样的套路。

博物馆南侧就是难波宫遗迹,又是熟悉的夯土台与础石。


介绍板上明确写了大极殿学的是唐大明宫含元殿

鸱尾和唐招提寺的一样:

7世纪左右的日本瓦当也流行莲瓣:


9F是江户时代 浸入式的商业街模型
8F是互动考古区
7F是近现代展厅

总体来说,10F因为英语介绍太少,导致看的云里雾里。9F看得懂,但我缺乏背景知识,不太懂大阪怎么就专门发展经济了。7F是大正末期独有的浪漫,只不过各种工艺品与戏剧,审美已经和我们相隔太远了。
另外就是漂亮的东西比较少,不像我们动不动就是一整面墙的瓦当,挤的满满当当的金银器皿、木雕铜镜。
我比较喜欢他们明治、大正时期的社会氛围,不过这不是展览重点。
茶臼山
茶臼山古战场遗址在天王寺公园内,这是个免费的市民公园,当地居民很多。
公园入口处介绍了从丰臣秀吉去世到大阪夏之阵真田幸村战死、丰臣灭亡的这段历史。

实际上茶臼山并不高,山顶也只有26m,仿佛一座小土堆。

山顶只有这个标高画着蓝色的德川家家纹——三叶葵,四周树立的全是红色的真田幸村相关介绍,设计者似乎想给德川营造出一种四面楚歌的氛围www


但其实这一带被标记为茶臼山古战场的地方都没有1/2个足球场大,真田带领的3500人肯定驻扎不下。

这幅图是5月7日的对阵图,战场局限在大阪现市区内。幸村本阵在茶臼山,多次突袭德川未果,回到茶臼山本阵后战死。
我在《三日月与六文钱》中提到伊达给真田放水的事情是5月6日的道明寺之战,在现在大阪城郊。

前面提过,大坂冬之阵中家康已让大阪城无险可守,5月6日幸村到道明寺出击家康还算以攻为守。5月7日据守茶臼山,就算他能斩下家康首级,众敌环伺下也无力回天了。
真田幸村的战死之地就在茶臼山附近的安居天满宫,可惜我来之前没有仔细做好定位,行程紧没时间细找。我们匆匆从天王寺公园里转出来,就去了东北侧的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的游人也很少,但这里是日本佛教的起源,圣德太子修建的最古老的官寺。

太子殿下的猫专用的门,屋檐下有一只茶色木雕小猫。



我对佛教实在不了解,对圣德太子更是不懂,圣德太子和小野妹子同时期,基本可以对标中国的周公了。
我对天王寺的熟悉,只是因为它是在大阪夏之阵有关资料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地名:真田幸村打到茶臼山,而东北侧的四天王寺就曾是毛利胜永攻占的地方。
毛利胜永同样是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在战场的表现不输真田幸村,甚至斩杀了德川方的本多忠朝(本多忠朝的姐姐本多小松(稻姬)嫁给了真田幸村的哥哥真田信之)最后退到大阪城内,为丰臣家殉死。
[没错日本历史又闭环了]
现在四天王寺内只有一面小旗子记录着这段天下易主的历史,红色的旗子上还画着真田幸村的鹿角头盔。
一个弱小大名家的次子,最终让全天下都记住了他。

后记

日本历史是我第一个大量接触的外国历史:我以天然的客观心态接触他们,不被任何立场左右,但每次深层次地去了解一位历史人物像是多交了一个朋友,当我以上帝视角审视大时代背景时,又不由得为他门的经历意难平。
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理解后世的我们应当怎样客观地看待历史,尤其是遗物逸闻都触手可及的幕末。从来没有一个主导思想告诉我何为恶、何为善,何为私欲、何为大义。
我很喜欢三谷幸喜借山南敬助之口说的一句话,“历史正在风起云涌,而我们却被拒之门外。”这句话浓缩了我心目中新选组的全部动力来源。也是我一直喜欢他们的理由,无关对错。
历史依然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