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岛狂欢的一夜,我差点晕过去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寻找李】,欢迎关注,那里有更多关于旅行的见解,一起寻找爱看世界的你。
之前常听人调侃,现在年轻人越来注重保养,冬天人手一个保温杯,枸杞菊花茶泡起来,对养生概念丝毫不差于爷爷奶奶。
我身边的一些同龄人恰恰相反,熬夜、喝酒、吃外卖,身体虽无大病,但或多或少,都有看不到的小毛病,现在觉得无所谓,但谁不担心哪天不会变成大问题?
一、

我在上海一个特好的哥们儿,和我一个专业,早我两年毕业,我和他都很喜欢深圳,说好毕业后去深圳发展,后来他去了我没去。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即使是夏天,他也会拿着保温杯,从不喝凉开水,每天十点前准时睡,睡前必泡脚,早上六点准时起床,骑着小黄车到徐汇滨江大道附近晨跑,朋友圈每天都更新跑步路线。
我一直非常崇拜他,好奇他如何抵制外界的诱惑,做到日复一日地健康打卡式生活。
突然有一天这些变了,他去深圳后,我们断了联系,一来可能是因为工作忙,也可能是别的原因。
二、

去年冬天我去了首尔,在餐厅吃料理,服务员倒上一杯冰冷的白水,温度冷到冒气,喝到肚子里突然想起了我这位朋友。
打趣地拍了照片,在微信上试探性地发给他,找个话题套套近乎,没想到上条的聊天记录居然是八个月前。
告诉他我来首尔了,不知怎么喝到冰水就想到你,可能是因为你养生的人设,太让人过目不忘了。
我说你来首尔,可能连热水都要不到,因为韩国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为了不被当作另类,你必须入乡随俗。
他看到照片后,以为又会立起养生人设,劝告我不要喝凉水之类的话,没想到他淡然地回了一句,喝喝就习惯了。
听到这句话我感觉很奇怪,觉得不是他的风格,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他很轻描淡写地回了句,我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些东西了。

很久没聊了,我们话匣子多了起来,来深圳接近一年,以前到点必睡的哥们,已经超过半年没有在十二点前睡过觉。
他学语言的,毕业后去做了品牌策划,经常加班加点做PPT,想方案分析数据,除了周末自己做饭,平时都是外卖解决。
其实也正常,谁毕业后那几年不是苦过来的,我笑他终于加入熬夜人群,他说这也是被逼无奈,但很羡慕我到处跑。
像他那样的人不少,本以为能活成田园式的生活,却被现实打败,不是不想规律地活着,只是我们活在不规律的世界。
说到他很羡慕我到处跑,其实我本身想反驳他,但我没有,因为我的生活和旅行,有的时候并不规律。
我也会不自主地熬夜,刷微博看剧,我承认这个信息爆发的年代,有诱惑到我。
而在旅行中,我不会很注重自己的饮食、睡眠是否规律,我把开心放在第一位,但却让我翻了不少跟头。
三、

记得去泰国的皮皮岛,在岛上住了两晚,我的酒店订在皮皮岛北面的通赛湾,也是大部分人选择的落脚点。
说着也奇怪,白天的皮皮岛像没睡醒,街上看不到太多的人,一到晚上整个岛活了起来,强劲的音乐、餐厅、酒吧都营业起来,欧美人挤得水泄不通。
在跳岛游中,我认识了一个落单的美国人,有着欧美人来亚洲旅游度假的所有特性,奔放、外向、热情和开朗。
他大概在岛上住了半个多月,没事干就出海放空,反正便宜,他邀请我去和他的朋友一起玩,其实我也想到了,一定是去酒吧。
当天下午我出海回来后,有点受凉,但我也没在意,毕竟自己年轻,转了三次亚航都没被它强冷的空调冻生病,我还怕什么。

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午特意睡了一觉,为晚上的熬夜做铺垫。
我们约了九点在沙滩见面,七点就醒了,接着就是吃了烧烤,买了一大堆水果,还狂点了三份椰子冰淇淋。
九点半我们在海边见了面,他带了三个朋友,一起在沙滩上看着喷火表演,手里拿着啤酒,一边喝一边大声地交流。
不管你的嗓音有多大,酒吧的音乐DJ总能盖过你,听多了就变成了杂音,即使你在对方耳边喊,对方给你的回应,夹杂着音乐,也变成了似懂非懂的噪音。
我们努力地交流着,对方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下,我最多只能理解百分之二十,但也要装作很懂的样子回复他们。

Ah、yeah、oh是我用的最多的语气词,我们就这样不快不慢地交流着,最后发现交流实在困难,我们干脆大口地喝酒。
其中的一个男生,在身后的包里拿出了几打在便利店买的啤酒,以他们的速度,去酒吧里喝鸡尾酒,应该能喝到破产,那干脆喝最便宜的啤酒。
中国的文青,去外面长时间旅游,大部分会去有山水的地方,拿着一本书一个相机,记录生活。
西方的文青只要有酒和手机就行,看他们的ins社交软件上,Po的图片很多都是几个人搂在一起,吐着舌头开着闪光灯,在酒吧拍着醉醺醺的自己。

那我也一起疯吧,难得一次,放开地喝,事后再和他们AA,那一晚我也不知道喝了多少,乌黑加上炫光的沙滩上,啤酒的品牌没有看清,但后劲十足。
我不想吐,但肚子很胀,加上在酒吧前的乱吃,肚子有点微妙的感觉,我没有多想,继续饮酒作乐。
后半夜实在坚持不住了,凌晨一点我临时退场,因为喝的是啤酒,不至于醉醺到找不到回酒店的路,但那时我已经开始有点啰嗦。
回到酒店后倒头就睡,天快亮时肚子一阵剧痛,胃里翻江倒海,我差点疼晕过去。
坚持不住,我走去前台问岛上有没有医院,前台说岛上基本上是小药店,而且没到开门时间。

返回自己的房间,我出门有备药的习惯,但翻来覆去没找到治胃疼的药,疼到不行我把带的阿奇霉素,消炎药都吃了个遍。
眼睁到天亮,强忍着疼痛到了通赛湾旁的Phi Phi Hospital,和国内三甲医院医生的扑克脸相比,小岛上的医生面带笑脸,见惯不怪地给我开了胃药。
医生说每天都有像我这样的人,因为食物中毒而就医,有的甚至酒精中毒到不省人事。
我相信医生说的话,毕竟一到晚上,整个皮皮岛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Party,因为狂欢而导致的神志不清,在欧美年轻人里,再正常不过。
那次胃疼纠缠了我很久,元气大伤,直到我后来去了马来西亚才缓过来。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寻找李】,欢迎关注,那里有更多关于旅行的见解,一起寻找爱看世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