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大尺度成名,拍敏感题材被禁,她是最具传奇性的华语女星之一
12月的电影院,异常热闹。 本周上映的电影《误杀》提前举行点映,豆瓣评分7.5。 影片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豆瓣8.5,国版精简了故事,删了50分钟。 在路演中,监制陈思诚坦言对评分成绩并不满意——

电影好坏与否,我并不打算评价。 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在这部电影里,我看见了一个特殊的身影——
陈冲

陈冲在《误杀》里饰演的是一位眼神凌厉,冷酷无情的泰国女警察。 这是我极少数,能在电影里看到陈冲如此扭曲残暴的模样。 对着小女孩怒吼,和同样饰演母亲的谭卓互撕,每一个画面都充满着撕裂的暴力感。

她的表演,击碎了我们记忆中,那个温柔优雅的既定印象。 狰狞又充满煞气的愤怒感,让人不寒而栗。 在前不久播出的《十三邀》中,陈冲时常露出少女般的笑颜,谈笑间却也偶有江湖女侠的风范,直率且感性着。

关于“陈冲”这个名字,我们记住的,总是那些闪烁着光亮的荣誉和头衔——
最年轻的百花影后、两届金马奖影后、金马奖最佳导演、第一个为奥斯卡颁奖的华人女星、奥斯卡评委、柏林电影节评委、金马奖评委……
撇开头衔之外的陈冲,会是什么样子? 我很是好奇。

*前方长文预警*
1、「理想」
曾经的陈冲,是中国无数少男心中绝对的理想主义。 找陈冲来拍《太阳照常升起》的姜文,曾直言对她的无限迷恋: “她是我的一个梦,我从小就觉得她很迷人。”

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东方美女,带有着些许异国风情,邻居夸她“长得像个外国小孩”。 1961年,陈冲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医生世家。 爷爷陈文镜早年留学美国学医,外公是中国药理学家张昌绍,外婆史伊凡曾是科学杂志编辑。

父亲陈星荣是上海华山医院放射学专家,母亲张安中是复旦大学教授,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家。 家里从奶奶姥姥,再到妈妈姨妈女儿,个个都是知性美人。

但陈冲对于自己的美丽,似乎从来都不知情。 严歌苓在《陈冲传》里曾提到,“陈冲从不具有名女人、漂亮女人具有的对于赞美的坦然。” 陈冲还有一个哥哥,是个画家。 从小陈冲就和哥哥玩得最好,长大了也时不时当哥哥的模特。

那时的陈冲,像个活脱脱的假小子。 嗓门大,性子直,是个“粗糙少女”。 14岁的时候,陈冲读的是军校。 灰头土脸地打靶归来时,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相中参加演员面试。

制片人武珍年去到陈冲家里,要她来一段朗诵。 陈冲朗诵了《为人民服务》的片段,用的是英文,这让武珍年大吃一惊。 顺利通过了复试的陈冲,在两个月之后,正式成为了上影厂的一名演员。 1977年,陈冲第一次在电影展露头角,是谢晋的电影《青春》。

谢晋从不直接夸陈冲漂亮,而是说她“有个性”,陈冲也不以为然。 两年之后,这个“有个性”的小女孩,一跃而成那个年代绝对的“顶级流量”。 电影《小花》让陈冲一夜爆红,成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最年轻的获奖者。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 纯真无邪的赵小花,转眸一笑,惊鸿一瞥,甜美动人。 她是80年代男生们心中,仰望不及的“白月光”。

这份唇红齿白、健康灵气的性感,不仅过去绝无仅有,如今也寻觅不见了。 一直到现在,“小花”依然伴随着陈冲,就连巴黎首映主席也依旧这么称呼她。 原本,“小花”只是属于绝大多数中国男人们的“理想”。 而在《末代皇帝》之后,青涩的“小花”渐渐褪去,随之取代的,是神秘的东方女性魅力。 在电影中,陈冲饰演溥仪的皇后婉容。那一年,她25岁。

风情万种,千娇百媚,颠倒众生。 世间所有惊艳的词用来形容她,都毫不为过。 天津派对上,婉容与心爱的男孩快乐地跳着快步舞,旋转之间灿烂地大笑,像一杯烈酒那样的色彩浓重。

大婚之夜,婉容血染般的红唇,印遍了溥仪的脸庞。 即便是在离去之时,眉眼间依然一抹艳丽。

如果说过去的婉容美得意气风发,那么当这股意气褪去之时,婉容则美得孤傲清冷。 看着闹哄哄的满洲国登基大典,婉容撕下一朵又一朵的花,缓缓地塞进了嘴里。

无神的双目,眼底的悲凉,嘴角嘲弄的笑意。

缱绻不尽的情谊,随着花朵与花枝的撕裂、残败,永远地在她的眼眸中逝去。 “婉容吃花”的这一场戏里,陈冲的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成了美丽的经典。

在陈冲的回忆里,导演贝托鲁奇会笑眯眯地向她表达感情,“我在向你示爱,这是一个很大的动作。” 这也让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好、最美的一切,都留在了《末代皇帝》里。 《末代皇帝》点燃了陈冲对电影的热情,也彻底释放了她的美丽。

当理想冲破禁锢,走到巅峰的另一个经典形象,是关锦鹏执导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部电影,也让陈冲一举拿下金马影后。

陈冲饰演的“红玫瑰”王娇蕊,明艳动人,却又干净利落。 敢爱敢恨,生性烂漫,却也有郁郁寡欢的孤独一面。 在关锦鹏的镜头里,雕花栏窗的剪影打在了娇蕊忧伤的侧脸上。 隐隐地透出张爱玲笔下这个带着文艺气质、却又热烈似火、柔情媚态的女人。

对于陈冲而言,这份原本存在在于男人心目中的“理想”,已经显现出了女人的成熟之美。 彼时,陈冲已经迈入30、奔向40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冲也曾有过危机感,“30岁觉得自己老了,40岁开始破罐破摔。” 你以为所有中年女明星的宿命即将要发生在陈冲身上时,姜文和李安,分别给了她新的可能。 那个曾经把她奉为“理想”的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里圆了自己一个臆想的梦。

在姜文看来,林大夫这个角色,“只有她(陈冲)这个年纪的人可以掌控,可以把风骚演绎的恰到好处。” 和黄秋生演的角色示爱时候,姜文提示陈冲,“你想想,你上台领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感受,这多好啊。” 姜文的理想状态中,林大夫必须有韵味地、不着痕迹地性感。那是他的“梦”。

而李安眼里的陈冲,有着“无限可能性”。 当李安邀请陈冲出演《色戒》时,陈冲曾被母亲阻拦过,这是一个戏份不多的小角色。 但陈冲毅然决定接下,她认为能在现场看李安工作也是一种收获。 李安形容,“易太太是全片的秤砣”,戏份不多,却极有分量。

陈冲演活了易太太,这个极其聪明却还依然在装傻的女人,把她演成了最像主角的配角。 “她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使得整部电影最终成立。”李安如是说。

曾经因为电影,陈冲只身去往美国,独自面对新世界的冲击。 人们心中的“理想”被打碎,却又在新的电影中再度被重塑,成为了崭新的陈冲。

50岁以后,陈冲依旧美丽,充满着理想主义。 只不过,这一次,她活成了自己所执着、希望的样子了。 《十三邀》里她吐槽自己能吃,坦言不节食,生活幸福的感受全部来自于“咀嚼”。

当她放下了一切所有的负担之后,美丽随着自由渐渐流露而出。 过去的她,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现在的她,活成了自己所期盼的理想。

2、「禁忌」
陈冲自己心中的“理想”,从来不曾一帆风顺。 她一直都在摸索着,突破那道看不见的「禁忌」之墙。 在《小花》大火之后,她没有选择留在演艺圈继续发展,而是踏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

这是她自己的决定,在拍完《小花》之后,“我意识到我在国内学习不够,我想出国念书。” 但在飞机到达纽约的时候,陈冲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20年来所塑造的价值观,一瞬间崩塌。

那种冲击感,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一次听到猫王、第一次听到邓丽君。 她开始学着去接受这种社会差异和价值冲突,拍摄性感杂志,独身闯荡好莱坞。

为了能养活自己的梦想,她一边在餐馆打工,一边寻找着出演机会。 直到被意大利制片人迪诺·德·劳伦蒂斯在停车场发现。 陈冲在美国电影《大班》中饰演一个被出售的爱奴美美,片中有不少大尺度的裸露戏份。

人们实在无法接受,曾经纯洁无瑕的笑话、曾经所有国人的“梦”,在美利坚却被蹂躏、被丑化。 “小花“堕落了、腐朽了。 中国的报刊上,充满了对陈冲的讽刺和诋毁,还有媒体挖苦她迟早会上以裸露的性感女郎著名的杂志《花花公子》。

而实际上,陈冲并没有登上任何桃色杂志,而是出现在了《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刊文摘》上,甚至还有人写信警告陈冲的父母,管好自己的女儿。 为了证明陈冲的清白,外婆不断地写平反信,寄往《民主与法制》报社。 这是陈冲一生之中,第一次触碰「禁忌」之墙。 在此之后,陈冲在接演影片时多了两条守则,一是反对自己国家的戏不演,二是不接受影片中有过于暴露的戏份。 即便是在《末代皇帝》中,陈冲还曾经因为与小皇帝的一场“床戏”中出现的裸露镜头,和贝托鲁奇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不管贝托鲁奇怎么说,陈冲都态度强硬地要求去掉这个镜头,并绝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不然她将选择辞演这个角色。 最后,贝托鲁奇妥协了,给陈冲道歉,并签下了相关的保证书。 实际上,《末代皇帝》的诞生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一场“禁忌”的突破。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在故宫实景拍摄的电影、贝托鲁奇唯一一次讲述中国的故事,也是关于中国的电影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奖。 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电影,让神秘古老的东方文化,如此天然地展现在世人眼中。

踏上好莱坞的陈冲,似乎头也不回地,开始了自己与「禁忌」碰撞的荆棘之路。 出演大卫·林奇的电视剧《双峰镇》,在奥利弗斯通的《天与地》里饰演一个越南女人。

不仅当上了美国电影女主角,也进军港台,接拍港产“烂片”。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她想要做的,是自己回忆里的故事。 《红玫瑰白玫瑰》之后,陈冲极其渴望能够突破自己。 恰好此时,严歌苓给了她新写好的短篇小说。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她太激动了,在从柏林回到旧金山的飞机上,她就把剧本写了出来。 陈冲的处女作,《天浴》就这样诞生了。

《天浴》获得了台湾第3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却因非法拍摄,陈冲被禁三年不准拍戏。 陈冲从未后悔过拍摄这部电影,对她而言,这是她所面临过的青春和牺牲。 “处女作的激情难忘,这部电影里,我可以感觉到自己成长幅度很大,最大兴奋就是可以感到自己成长的弧度。”


作为导演的陈冲,导过的作品非常的少。 在女儿出生之后,陈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庭,即便是拍戏,也会控制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多年的家庭生活,让陈冲渐渐地远离了电影这个梦。

但再一次的,让她充满勇气再度开始的,同样是那份留存在记忆里、无法抹去的青春。 曾经冯小刚的御用编剧王刚,酝酿了八年的小说——《英格力士》。

《英格力士》讲述了天山脚下一位仁慈而优雅的英语老师,与一群少男少女的故事。 充满了伦理的禁忌,情感的禁忌,还有时代的禁忌。 冯小刚、陆川都曾试图改编这个故事,但最后都放弃了。 读完《英格力士》之后,很久没有当导演的陈冲格外兴奋,立马接下了这份工作。 这个故事,勾起了被遗忘许久的、那些过去的记忆。

这些记忆的输出,也正是作为导演的陈冲能够赋予电影的意义。

她坚信,自己特殊的经历、那些与回忆有关的日子,一定能为电影增色不少。

在她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时候,因为拍戏落下了很多的课,英语老师不得已给她开小灶。

而在知悉她要出国的消息之后,英语老师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Joan”。

这是圣女贞德的名字,意思很简单,做一个勇敢的人。

勇敢面对未知的一切,也必须勇敢地接受所有即将到来的困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青春里最遗憾的、她最不能忘怀的,便是外公张昌绍。 在她6岁那年,外公就不堪折辱,自杀了。

这不可能是一个6岁孩子能够接受的事实,在那个谈死色变的年代,这样的词汇更是禁忌。 “人活着哪能不挣扎呢。”

与其说陈冲的前半生一直忙于与「禁忌」做抗争,不如说,她只不过是在世间沉浮间,挣扎生存罢了。 在《英格力士》的海报上,赫然印着罗曼·罗兰的一句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3、「诗意」
陈冲已经58岁了。 年龄是每个女演员的禁忌,但在陈冲看来,这不算是什么,她早就过了那个为年龄而焦虑的时候了。 变老并没有那么地可怕,她觉得可怕的,是“朽”。

“演《小花》时太年轻,20多岁在美国,西方人需要的是东方情调的花瓶; 30多岁时,没碰上什么好角色,再演同类的也没什么意思,开始转向幕后弄剧本,当导演; 40多岁,突然发现路又宽了,可以演女主角的妈妈了。 我希望年龄上往上演,感觉很舒服,可以把我母亲爱我的那种感觉表达出来。”

陈冲的姥姥、妈妈,都是不平凡的女人。 在她的心里,姥姥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她太现代了,不亚于现在。太奇怪了。” 在她第一次带前夫柳青回上海的时候,两人吵架了,就在最沮丧的时候,姥姥反倒安慰她,“没事儿,不要生小孩不就行了。” 摩登姥姥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甚至还她给买一个在前面扣扣的文胸,这件事让陈冲乐了好久。

陈冲的妈妈也同样很摩登,快80岁有一天给陈冲打电话,像个沉迷小说的小朋友,疯狂夸赞《洛丽塔》是多么好看的一本书。 还有一次在机场翻到英文小说《购物狂》,极力推荐陈冲一定要看,还拉着陈冲的女儿一起入坑,喜欢上作者的一整个系列。 这位80多岁的老人,甚至狂热到要自己亲自翻译全书。

陈冲的家庭无疑是诗意的。 从未给她任何的束缚,支持她所有选择,让她明白爱是永恒不变的童话。 在《天与地》里,陈冲演的是母亲角色,一个越南女人。 一开始,奥利弗斯找到她要她演女主角。但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女主角才14岁,那会儿陈冲已经快30岁了,“我当时要有刘晓庆的勇气我就可以了。”

可她太喜欢这本小说了,别说演妈了,演爸她也行! “我就演了在里面的一个母亲,真的当时那个化妆,要化到老,七八十岁,那脸上贴了多少东西,每撑开的皮,拿吹风机给你吹,吹皱纹什么的,就是这样。” 在《家乡的故事》里,陈冲饰演一个为了抚养孩子被迫下海的母亲角色。

这个故事太不寻常了,她急于想赋予这个母亲一种赎救的价值。 “他说他妈妈不识字。” 导演的一句话,让她一下子明白,每一个角色本身的重量。

她一直很乐于演母亲的角色。 我们总是呼唤着,希望优秀的中年女演员们能够得到多样性的角色,而不是局限于“母亲”一角,多演戏,演好戏。 但或许在陈冲看来,演戏这件事,早就是不纯粹的单向性选择。 好的剧本,即便是配角,她也愿意去演,像《色戒》的易太太。 但她也承认,演过不少烂戏,不过只是大家看得少罢了。

“特别有挑战性的,都是特别烂的角色。 烂、破角色的挑战性可强了,你怎么演啊,你怎么演才能不让自己无地自容?”

别人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演员对于自身是怎样认知的。 真正好的电影、好的角色,在她的心里,是像诗歌一样的存在。 《末代皇帝》就是这样的电影。 陈冲从这里开始,爱上电影,接受了来自贝托鲁奇的强烈影响,“他是可以在日常生活看见诗的一个人。”

“我喜欢那些没有实用性的激情。” 她的热情中,也充满着诗意,留在电影里,也留给每一个演绎的角色、每一段她来创造的人生里。

“电影是造梦的,如果观众想看到青春靓丽的美女,制片方没办法。 但比如我看过的剧本,一些老奶奶角色,特别套路。女人到了一定年龄,不是这么套路的,这些电影在内容和角色上缺乏百花齐放的东西。 不管在哪个年龄层次,人的渴望、生存条件、丰富性都不一样。”

陈冲经历了太多的动荡,那些因为时代而产生冲突与争议、传统与新潮,个人与集体、保守与开放。 在她眼里,岁月从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岁月就只是岁月,不过只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东西罢了。

看着过去那张印在封面上截然不同的自己,回想起那一段或懵懂、或痛苦的时光,她早已释然。

她说,那像是在看另外一个人一样。

经历了很多,但也都过去了。 动荡给了她与众不同的韵味,禁忌又使她的人生充满了神秘和传奇。 而在她身上,始终留有的,是一份诗意的理想。 随风而去的一切,都会化成一句,“没事的,都没事的。”

*本文作者:阿呆

-
何牧谣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5 07:42:59
-
燕尾鱿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4 19:02:04
-
sta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6 12:05:0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9 20:35:22
-
mmxmmw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4 08:33:34
-
拉丝磕耳泥客服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23:28:24
-
STAYRE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20:34:47
-
克莱门特症候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6 19:07:00
-
_略懂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2 13:33:40
-
白天黑夜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31 19:53:51
-
执行可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7 14:39:59
-
Daniel K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0 11:35:14
-
Rddd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9 17:30:35
-
Elv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7 17:38:31
-
boyuuu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7 11:08:04
-
用户7305569376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23:10:55
-
冷泡面好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22:30:07
-
豆友205189954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22:04:21
-
云胡不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20:38:59
-
花依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8:57:06
-
嗷 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8:22:51
-
野生松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6:08:47
-
晴格格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5:34:19
-
卡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5:18:12
-
轻舟已过万重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4:42:46
-
咧咧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2:57:46
-
[未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2:53:06
-
沐轩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2:35:05
-
沈沈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1:28:23
-
花晨月栖🌲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1:26:39
-
RealChaSRikk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1:09:42
-
旧城浮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0:58:11
-
8K屠宰提纯服务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6 10:54:45
酒仙桥14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无法上映的国产好片,一上线就爆了 (1人喜欢)
- 17万人评出9.1分,这部世纪神作我们也能看了
- 登顶票房冠军,这部R级大爽片看得我好痛! (2人喜欢)
- 60万人评出8.9分,它才是五一档唯一真神 (1人喜欢)
- 一集封神!这“阴间”新剧再度刷新我的三观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