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天桥”
“天桥”好似是小城的一个标志,每次和朋友约定见面的地点,总是喜欢说“我在天桥这头等你。”
在我读大二之前的天桥一直是我们逛夜市的天堂,它的热闹分为两部分,白天和黑夜。白天是天桥底下的热闹,天桥底下有各种各样便宜的小店,有卖鞋的,儿童衣服的,菜的种子的,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理发店,这种理发店门口常贴着“理发10元”,这似乎是小城中最便宜的理发店了,因为天桥底下基本就是小城杂、乱、脏的代表,所以各种物价都很低。雨天的时候,我最不喜欢从天桥底下走,因为卖鞋的商贩会撑起那种用塑料做的雨棚,而各家撑起的雨棚高低不一样,便形成缝隙,雨水聚集了就会流下来,打湿过路人的衣服,头顶。
小时候的我最讨厌大姑带我逛天桥底下,因为我觉得那是穷人家才会逛的地方,因为那可恶的自尊,即使是在天桥底下买的东西,我也不愿说出来。
要走到天桥上面,必须走上一个陡峭的阶梯,这个阶梯上常年有老人家摆着筛篮卖着鞋垫还有做甜酒的曲子,小时候想要爷爷做甜酒了,便会跑来这里买酒曲。
天桥上面是晚上的热闹,差不多到了下午六点的时候就有人陆陆续续来摆摊了,桥头是小吃的天堂,各种烤串,麻辣烫,臭豆腐,砂锅粉。经过吃的走过去就是我们最爱逛的衣服了,这些衣服便宜却符合学生时代我们付的起的价格,款式也多种多样,是我们喜欢的,还可以和老板讲价钱,没谈妥就去另外一家。我们把大部分的晚上娱乐时间都用来逛天桥了,快到天桥桥尾的时候就是老人们的娱乐天堂,一大群老人坐着自己从家带的小凳子听着几个人唱山歌,每次那里都挤满了人,从那儿走过的时候总要叫人让一让,我有时会停下来一会儿,听听他们到底在唱什么,那样津津有味。
但是后来,我们晚上的娱乐天堂消失了。因为小城要向干净、整齐、有序中发展,那么天桥上面便成了第一个整改对象,宽大的桥面被栅栏一分为二,一边是人行道,一边是车道,也不允许商贩摆摊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还很不适应,想吃的记忆中的麻辣烫、臭豆腐、砂锅粉也销声匿迹了。大家也很少提及“我们去天桥逛逛吧”这样的话语了。
小城变得越来越干净、整齐、有序。但不知怎的,少了些许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