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鲁:冬至的梦丨向童年致敬

我在想,在我遥远的家乡,一切有生命的,
该又都沉浸在那深深的、温暖的冬至的梦中了吧?
关于作者
ABOUT THE AUTHOR

中国作协会员/湖北作协副主席/“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祝福青青的小树林》,散文集《小鹿吃过的萩花》《大雁飞到哪里去了》,童话集《爷爷的打火匣》,长篇小说《为了天长地久》《罗布泊的孩子》,短篇小说《少年识尽愁滋味》,以及“24堂经典文学阅读课”“金蔷薇·徐鲁美文系列”等作品集、选集八十余册。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等。有二十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冬至的梦
徐 鲁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我们背诵过那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那时候只知道,到了冬至,再过了小寒、大寒,便是我们小孩子所盼望的春节了。长大以后才明白,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面受日光的照射的角度来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则昼最长,夜最短。过了这天,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就逐渐向北回归线转移了……
冬至前后,大雪飘飘。冬至是一年中最阴森、最寒冷的一天。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那飘飘的白雪来到了我们中间。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可是她使一切有生命的,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果园里的苹果树,白雪覆盖着的葡萄枝,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草根,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还有冬眠的青蛙和蚯蚓……

虽然你听不到它们苏醒的声音和梦中的呓语,但是慈祥而深情的大地妈妈,是能够感觉到那万物的生命的涌动的。不信你拨开积雪或扒开泥土,仔细地看看吧:黑色的藤条变青了,干硬的树枝变软了,冻土地开始松动了,冰河下面有了哗哗的声音了,细小的草根儿有的已经绽出苍白的芽苞了,地窖里的枝条上,也吐出了指甲大的紫红色的小叶子——它们好像都已经等不及了。
等不及也要再等等啊。我们糊得严严实实的小窗,现在还不能打开。我们插在草垛上和挂在屋檐下的风车,现在还不能摘下来。我们的冬至的梦,还要再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可以真正地在春天里醒来呢!
这是多么难熬的八十一天啊!记得那时候,爷爷的旧墙壁上,总会挂起一张白色的梅花图,八十一瓣小花瓣,每过一天,就用朱笔涂红一瓣,一直等到八十一瓣都涂成红色,一树白梅完全变成了红梅,爷爷才会告诉我们:春天这下真的来了,你们可以脱下厚厚的棉衣了。

哦,我多么想念那明朗的、温暖的春天!
我更怀念那无数个漫长的冬夜里曾经做过的温暖的梦!
那是雪的梦、花的梦,是饱含希望的梦。那是绿草的梦,是杨柳和燕子的梦,是渴望着返青和拔节的麦子的梦,是挂在高高的树梢上的风筝的梦,是一夜间就甜透了整个农家的冬米糖的梦……
梦里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冬至,善良而勤劳的爷爷,也早已安息在故乡的大地上了。但我终究没能保存下一张那曾给我留下了深深记忆的、由白梅变成红梅的梅花图来。我只依稀记得写在图画两边的一副对子:“但看图中梅树红,便是门外柳叶青”。
若干年后的一个冬天,我远离故土,生活在江南一个陌生的小城里。在一个最寒冷的冬至之夜,我裹紧身上的大衣,听着窗外的风雪声,心里默诵着白居易的诗:“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这时候,不知道是一种温情还是一片乡愁,使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在想,在我遥远的家乡,一切有生命的,该又都沉浸在那深深的、温暖的冬至的梦中了吧?那么,亲爱的故乡,请你接受我深深的、遥远的祝福吧。

感动童心
用童话润泽生命

▲
《美冠纯真阅读书系》
作者:严文井、葛翠琳、孙幼军、张秋生、高洪波、徐鲁等
适读年龄:6~9岁儿童及家长

▲
《爸爸的田野:徐鲁专集》
作者:徐鲁
适读年龄:6~9岁儿童及家长
阅读温暖如诗小童话
让孩子感知爱与美

▲ 《大树爷爷和小鸟》(美绘注音桥梁书)
作者:徐鲁
适读年龄:6~9岁准学龄及小学低年级读者

// 图文版权归禹田文化传媒所有 //
//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