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下的暗潮――No Wave,by gugu1&纽约NO WAVE经典名单 by Alan Licht
“我注意到许多业余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反而对摇滚乐的贡献更大,对前卫音乐的贡献次之。他们的力量源自于进行音乐创作时没有任何预先掌握的经验手段可以凭借以及‘这是什么’和‘什么是不可能的’之类根深蒂固的观念。”
――Brian Eno
1978年,Brian Eno制作了一张名为《No New York》的合集,其间收入了Contortions,Teenage Jesus & The Jerk,DNA以及Mars四支纽约地下乐队的作品。这是张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推出的合适得一塌糊涂的唱片,恰好促成了一股潮流的诞生。其实,听过Eno作品的人会发现除了创作态度(不重复前人),No Wave音乐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声响效果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是自地下世界涌出的一股暗潮。
在Brian Eno眼里,No Wave的乐人们更像是些“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从唱片中你听不到任何来自专业训练的“素养”,倒是强烈地感觉到一股野性十足的叛逆劲头。然而,正是这种音乐观念上的“纯洁”使得他们具有一种未被阉割的原始力量。因此,即便听着Glenn Branca(No Wave风格的噪音吉他演奏家以及作曲家)在曲子中一千遍咒语似地反复“**** Yourself”也是件挺过瘾的事,有能力****总比阳痿要好。
新潮流的出现总是以“造反”开头,No Wave也不例外,经典摇滚是他们所要背叛和消解的,因此矛头不仅指向当时穷途末路的老摇滚,同样也包括经历高潮后的朋克。然而,仅仅与“经典”划清界限是不够的,在任何一次变革中,真正的革命者不会选择中间的立场,因此哪怕纯粹是为了追求不同而不同,矫枉过正至少也表明了态度,有时更是革新的一种必要手段。
“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这一点恰好可以作为No Wave早期音乐美学的一种诠释。1981年之前, No Wave各支乐队的音乐中有种横冲直撞的气势,这是种纯粹的、无意识的、奋不顾身的、摧毁一切的……原始冲动。他们像群蛮荒而未被“驯化”的野人,充满暴力地奔突在摇滚乐的疆域,兴致勃勃地破坏着任何“文明人”修建的樊篱。“噪音”和“反复”是他们手持的两把利刃,一把用来切割旋律与和声,一把用来拆解曲式结构。
The Static & Theoretical Girl时期的唱片《Song’77-‘79》,Glenn Branca在简约派的重复手法基础上实验着各种吉他噪音,夹杂着疯子般地呓语;年仅十六岁的lydia Lunch,暴戾而撕扯的演唱使得Teenage Jesus & The Jerks的专辑《Everything》成了一个鬼域般疯狂的梦魇,时不时,James Chance那比自由爵士风格还神经质的萨克斯跳出来狞笑嘲讽你一番;Summer Crane屠夫般的嚎叫回荡在Mars & DNA 的专辑《John Gavanti》中,他那三根弦的吉他演奏与Mark Cunningham的管乐吹奏纠缠不休,如《等待戈多》中的符拉基米儿和爱斯特拉岗白痴似的斗嘴,无法回避的绝望和疯狂;Mars的《78+》,一片厚重得喘不过气来混沌中传来主唱的呻吟、抽搐,夹杂恶心的呕吐;1977年的同名专辑,Suicide营造了一个冷酷惨烈的电子地狱,在令人背脊发凉的机械节奏下意识被催眠了,第六首“Frankie Teardrop”,Alan Moulder痉挛地爆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嘶叫,提醒你清醒地活着比死去也许更为残酷……
No Wave是纽约地下音乐圈艺人们集体无意识的一种短暂迸发,对暴乱和无秩序的一种实践,它的意义在于破坏了既有的各种秩序,重还音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Lydian Lunch这位No Wave浪潮的中坚份子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这些乐队是一个整体,但并非一切都建立在同一基础上。事实上,各个乐队的音乐作品听上去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作品都不重复………我们所做的一切完全不同于那个时候的任何乐队,非常具有原创性,那是个纯粹多样化的时代,可惜已无法重现了。”
在完成颠覆性的破坏后,No Wave的各支乐队通过之前的尝试也逐渐有意识地实践起自己的音乐想法来,唱片中那种肆虐的冲动弱了许多,反之出现了明显的规律性和整体性倾向,No Wave浪潮实质上已终止于此。Glenn Branca的三张专辑《Lesson no.1》(1981年)、《The Ascension》(1981年,名为“上升”,更耐人寻味的是第一首曲子叫做“Lesson No.2”)、《Symphony No.2》(1982年),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渐进过程,他提炼了The Static & Theoretical Girl时期的风格,淡化了吉他噪音的实验者的角色,转向对曲子结构和氛围的整体构思,他已成了一个观念非常清晰的先锋派作曲家。相比较Glenn Branca自我纵深的开拓,Lydia Lunch的实践是横向的,更为开放和多样化。1980的《Queen of Siam》是其与The Billy Ver Plank Orchestra合作的歌舞厅大乐队风格专辑,在自己的厂牌Widowspeak 下出品的《The Uncensored Lydia Lunch 》(1984)和《Stinkfist+The Crumb》则是Lydia Lunch对spoken word的实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她与 Birthday Party 成员的一系列合作,包括1987年出版的《Honeymoon in Red》和1991年的《Shotgun Wedding》,与Teenage Jesus & The Jerks时期相比,她的唱腔不再急促狂躁,变得沉敛而戏剧化,更为感性耐听。至于无浪潮中的其他乐队,可能由于缺乏自我开拓和发展的能力,大都止步或消散了,像Diamanda Galas这样有着出色现场表演能力的No Wave成员则继续活跃在舞台上。
可是,当听着《Malediction & Prayer》(1998年)时,会感到Diamanda Galas出色的演唱也掩盖不住某种单调和苍白,孤独感油然而生,毕竟一个时代已经不再了……
No Wave群体是一些真正的地下音乐人,即使像Lydia Lunch这样横跨音乐、电影、诗歌等多个领域的艺人获得的公众认知度也是极其有限的,他们的价值有待于在更多类似Sonic Youth这样的乐队身上重估。
需要指出的是,Brain Eno眼中的No new York,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纽约No wave scene,他仅仅是借给Talking Heads制作专辑的机会,去纽约玩,偶然发现了这些乐队,由于其个人好恶,"No New York"这盘经典合集,可以说是划时代,有重要意义的,但绝对是不全面的,整个西区的乐队全被他视而不见,正是那张No new york,内页和封底,一共有16个头像,可里面连Glenn Branca,Rhys Chatham这样重要的人物都毫不提及,Eno靠自己的声望让世人关注No Wave Scene,也因此扭曲了所有人的眼光,直到10年之前,Atavstic等公司开始将the static等乐队的音频再版成cd,人们才渐渐对No wave运动有了更全面的看法,记得02年10月份的wire杂志有专文介绍,在此就不赘述了
要说No wave运动的接班人,首先要提到teenage jesus and jerks早期bass手,Ikui Mori的前男友(可惜忘了他的名字,不过Eno也忘了,哈哈,似乎他是no new york合集中唯一没有提到的Teenage jesus and Jarks成员),那个日本人回国后组建了Friction,在日本Wax唱片公司下出版多张专辑,均为No Wave风格,尤其值得推荐的是Dumb Numb现场,WAX公司还有一些类似风格的乐队,整个80年代初到中期的日本地下摇滚圈,东京地区是受Sigue Sigue Spunik等影响的Cyber Punk风潮(比如Lizard)以及受No wave影响的日式Noise Rock(比如Friction,非常阶段),有不少可发掘的同类团体,另一个地下音乐中心――关西地区则受迷幻摇滚影响更深。
美国本土也有很多传承他们风格的乐队,不过不成气候,只能单点,单点又点不完,说一个好了,SkinKraft厂牌下面的The Flying Luttenbachers,就是一个音乐风格被称为Neo-no Wave的乐队,乐队成员Weasel Walter同时也是圈内小有名气的录音师,Glenn Branca专辑再版Remix的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如果概念扩大一点,Riot Grrrrl运动倒也受了Lydia Lunch不少影响,这一点最近比较红的blonde redhead乐队比较明显,其团名就取自DNA的一首歌,刚出道也被称为新一代的纽约No wave团,可惜现在越来越柔,竟然都签在了4ad下面,还有一个乐队应该也不错,可惜我没听过,是由Lydia Lunch,Sonic Youth的Kim Gordan以及Thick Pigeon的Miranda Dali三位女将组成的,乐队名我还真忘了……顺便推荐很被人忽视的Thick Pigeon,绝对是邪异美。
by:gugu1
Alan Licht开的纽约NO WAVE经典名单:
1.mars 《mars live》 (灰野敬二曾经在90年代中期和MARS的成员Connie Burg合作过,MARS是灰野非常欣赏的团体。)
2.glenn branca《songs 77---79》
3.theoretical girls 《theoretical album》
4.various 《no newyork》(这就是B6手上的专辑,由BRIAN ENO操刀主编,是NO WAVE时代珍贵的“文献”。)
5.red transistor 《not bite/we're not crzay》
6.teenage jesus and the jerks 《everything》
7.mars 《mars 78》
8.the contortions 《buy》
9.james white&the blacks 《off white》
10.lydia lunch 《queen of siam》
11.8 eyed spy 《8 eyed spy》 (8 eyed spy是lydia lunch后来成立的团体。)
12.the lounge lizards 《the lounge lizards》
13.DNA 《a taste of DNA》 《last live at cbgbs》 (顺便说一句,JOHN ZORN就是DNA的铁杆乐迷,虽然偶对JOHN ZORN一点兴趣都没有。)
14.summer crane 《john gavanti》
15.don king 《don king》
16.rhys chatham 《an angel moves too fast to see》
17.glenn branca 《the ascension》
18.ut 《early live life》
19.Y pants 《Y pants》
20.various 《tape#1》 (这是没有任何唱片公司发行的专辑,是Chris Nelson和他的一些朋友私自录制的磁带,BOOTLEG。)
21.various 《noisefest》
22.sonic youth 《confusion sex》
NO WAVE虽然历时短暂,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80年代的SWANS,PUSSY GALORE,90年代的HARRY PUSSY,COUCH.............的音乐中都流淌着NO WAVE的血液,偶个人比较偏爱的是芝加哥团体the flying luttenbacher ,这个团体把自由爵士和NO WAVE搀杂在一起,爆炸力相当惊人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听听。
――Brian Eno
1978年,Brian Eno制作了一张名为《No New York》的合集,其间收入了Contortions,Teenage Jesus & The Jerk,DNA以及Mars四支纽约地下乐队的作品。这是张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推出的合适得一塌糊涂的唱片,恰好促成了一股潮流的诞生。其实,听过Eno作品的人会发现除了创作态度(不重复前人),No Wave音乐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声响效果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是自地下世界涌出的一股暗潮。
在Brian Eno眼里,No Wave的乐人们更像是些“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从唱片中你听不到任何来自专业训练的“素养”,倒是强烈地感觉到一股野性十足的叛逆劲头。然而,正是这种音乐观念上的“纯洁”使得他们具有一种未被阉割的原始力量。因此,即便听着Glenn Branca(No Wave风格的噪音吉他演奏家以及作曲家)在曲子中一千遍咒语似地反复“**** Yourself”也是件挺过瘾的事,有能力****总比阳痿要好。
新潮流的出现总是以“造反”开头,No Wave也不例外,经典摇滚是他们所要背叛和消解的,因此矛头不仅指向当时穷途末路的老摇滚,同样也包括经历高潮后的朋克。然而,仅仅与“经典”划清界限是不够的,在任何一次变革中,真正的革命者不会选择中间的立场,因此哪怕纯粹是为了追求不同而不同,矫枉过正至少也表明了态度,有时更是革新的一种必要手段。
“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这一点恰好可以作为No Wave早期音乐美学的一种诠释。1981年之前, No Wave各支乐队的音乐中有种横冲直撞的气势,这是种纯粹的、无意识的、奋不顾身的、摧毁一切的……原始冲动。他们像群蛮荒而未被“驯化”的野人,充满暴力地奔突在摇滚乐的疆域,兴致勃勃地破坏着任何“文明人”修建的樊篱。“噪音”和“反复”是他们手持的两把利刃,一把用来切割旋律与和声,一把用来拆解曲式结构。
The Static & Theoretical Girl时期的唱片《Song’77-‘79》,Glenn Branca在简约派的重复手法基础上实验着各种吉他噪音,夹杂着疯子般地呓语;年仅十六岁的lydia Lunch,暴戾而撕扯的演唱使得Teenage Jesus & The Jerks的专辑《Everything》成了一个鬼域般疯狂的梦魇,时不时,James Chance那比自由爵士风格还神经质的萨克斯跳出来狞笑嘲讽你一番;Summer Crane屠夫般的嚎叫回荡在Mars & DNA 的专辑《John Gavanti》中,他那三根弦的吉他演奏与Mark Cunningham的管乐吹奏纠缠不休,如《等待戈多》中的符拉基米儿和爱斯特拉岗白痴似的斗嘴,无法回避的绝望和疯狂;Mars的《78+》,一片厚重得喘不过气来混沌中传来主唱的呻吟、抽搐,夹杂恶心的呕吐;1977年的同名专辑,Suicide营造了一个冷酷惨烈的电子地狱,在令人背脊发凉的机械节奏下意识被催眠了,第六首“Frankie Teardrop”,Alan Moulder痉挛地爆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嘶叫,提醒你清醒地活着比死去也许更为残酷……
No Wave是纽约地下音乐圈艺人们集体无意识的一种短暂迸发,对暴乱和无秩序的一种实践,它的意义在于破坏了既有的各种秩序,重还音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Lydian Lunch这位No Wave浪潮的中坚份子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这些乐队是一个整体,但并非一切都建立在同一基础上。事实上,各个乐队的音乐作品听上去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作品都不重复………我们所做的一切完全不同于那个时候的任何乐队,非常具有原创性,那是个纯粹多样化的时代,可惜已无法重现了。”
在完成颠覆性的破坏后,No Wave的各支乐队通过之前的尝试也逐渐有意识地实践起自己的音乐想法来,唱片中那种肆虐的冲动弱了许多,反之出现了明显的规律性和整体性倾向,No Wave浪潮实质上已终止于此。Glenn Branca的三张专辑《Lesson no.1》(1981年)、《The Ascension》(1981年,名为“上升”,更耐人寻味的是第一首曲子叫做“Lesson No.2”)、《Symphony No.2》(1982年),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渐进过程,他提炼了The Static & Theoretical Girl时期的风格,淡化了吉他噪音的实验者的角色,转向对曲子结构和氛围的整体构思,他已成了一个观念非常清晰的先锋派作曲家。相比较Glenn Branca自我纵深的开拓,Lydia Lunch的实践是横向的,更为开放和多样化。1980的《Queen of Siam》是其与The Billy Ver Plank Orchestra合作的歌舞厅大乐队风格专辑,在自己的厂牌Widowspeak 下出品的《The Uncensored Lydia Lunch 》(1984)和《Stinkfist+The Crumb》则是Lydia Lunch对spoken word的实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她与 Birthday Party 成员的一系列合作,包括1987年出版的《Honeymoon in Red》和1991年的《Shotgun Wedding》,与Teenage Jesus & The Jerks时期相比,她的唱腔不再急促狂躁,变得沉敛而戏剧化,更为感性耐听。至于无浪潮中的其他乐队,可能由于缺乏自我开拓和发展的能力,大都止步或消散了,像Diamanda Galas这样有着出色现场表演能力的No Wave成员则继续活跃在舞台上。
可是,当听着《Malediction & Prayer》(1998年)时,会感到Diamanda Galas出色的演唱也掩盖不住某种单调和苍白,孤独感油然而生,毕竟一个时代已经不再了……
No Wave群体是一些真正的地下音乐人,即使像Lydia Lunch这样横跨音乐、电影、诗歌等多个领域的艺人获得的公众认知度也是极其有限的,他们的价值有待于在更多类似Sonic Youth这样的乐队身上重估。
需要指出的是,Brain Eno眼中的No new York,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纽约No wave scene,他仅仅是借给Talking Heads制作专辑的机会,去纽约玩,偶然发现了这些乐队,由于其个人好恶,"No New York"这盘经典合集,可以说是划时代,有重要意义的,但绝对是不全面的,整个西区的乐队全被他视而不见,正是那张No new york,内页和封底,一共有16个头像,可里面连Glenn Branca,Rhys Chatham这样重要的人物都毫不提及,Eno靠自己的声望让世人关注No Wave Scene,也因此扭曲了所有人的眼光,直到10年之前,Atavstic等公司开始将the static等乐队的音频再版成cd,人们才渐渐对No wave运动有了更全面的看法,记得02年10月份的wire杂志有专文介绍,在此就不赘述了
要说No wave运动的接班人,首先要提到teenage jesus and jerks早期bass手,Ikui Mori的前男友(可惜忘了他的名字,不过Eno也忘了,哈哈,似乎他是no new york合集中唯一没有提到的Teenage jesus and Jarks成员),那个日本人回国后组建了Friction,在日本Wax唱片公司下出版多张专辑,均为No Wave风格,尤其值得推荐的是Dumb Numb现场,WAX公司还有一些类似风格的乐队,整个80年代初到中期的日本地下摇滚圈,东京地区是受Sigue Sigue Spunik等影响的Cyber Punk风潮(比如Lizard)以及受No wave影响的日式Noise Rock(比如Friction,非常阶段),有不少可发掘的同类团体,另一个地下音乐中心――关西地区则受迷幻摇滚影响更深。
美国本土也有很多传承他们风格的乐队,不过不成气候,只能单点,单点又点不完,说一个好了,SkinKraft厂牌下面的The Flying Luttenbachers,就是一个音乐风格被称为Neo-no Wave的乐队,乐队成员Weasel Walter同时也是圈内小有名气的录音师,Glenn Branca专辑再版Remix的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如果概念扩大一点,Riot Grrrrl运动倒也受了Lydia Lunch不少影响,这一点最近比较红的blonde redhead乐队比较明显,其团名就取自DNA的一首歌,刚出道也被称为新一代的纽约No wave团,可惜现在越来越柔,竟然都签在了4ad下面,还有一个乐队应该也不错,可惜我没听过,是由Lydia Lunch,Sonic Youth的Kim Gordan以及Thick Pigeon的Miranda Dali三位女将组成的,乐队名我还真忘了……顺便推荐很被人忽视的Thick Pigeon,绝对是邪异美。
by:gugu1
Alan Licht开的纽约NO WAVE经典名单:
1.mars 《mars live》 (灰野敬二曾经在90年代中期和MARS的成员Connie Burg合作过,MARS是灰野非常欣赏的团体。)
2.glenn branca《songs 77---79》
3.theoretical girls 《theoretical album》
4.various 《no newyork》(这就是B6手上的专辑,由BRIAN ENO操刀主编,是NO WAVE时代珍贵的“文献”。)
5.red transistor 《not bite/we're not crzay》
6.teenage jesus and the jerks 《everything》
7.mars 《mars 78》
8.the contortions 《buy》
9.james white&the blacks 《off white》
10.lydia lunch 《queen of siam》
11.8 eyed spy 《8 eyed spy》 (8 eyed spy是lydia lunch后来成立的团体。)
12.the lounge lizards 《the lounge lizards》
13.DNA 《a taste of DNA》 《last live at cbgbs》 (顺便说一句,JOHN ZORN就是DNA的铁杆乐迷,虽然偶对JOHN ZORN一点兴趣都没有。)
14.summer crane 《john gavanti》
15.don king 《don king》
16.rhys chatham 《an angel moves too fast to see》
17.glenn branca 《the ascension》
18.ut 《early live life》
19.Y pants 《Y pants》
20.various 《tape#1》 (这是没有任何唱片公司发行的专辑,是Chris Nelson和他的一些朋友私自录制的磁带,BOOTLEG。)
21.various 《noisefest》
22.sonic youth 《confusion sex》
NO WAVE虽然历时短暂,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80年代的SWANS,PUSSY GALORE,90年代的HARRY PUSSY,COUCH.............的音乐中都流淌着NO WAVE的血液,偶个人比较偏爱的是芝加哥团体the flying luttenbacher ,这个团体把自由爵士和NO WAVE搀杂在一起,爆炸力相当惊人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听听。
-
EMM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01 00:00:59
-
烟土皮里坡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5 20:46:38
-
汍渎滓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1 01:11:23
-
激怒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7 12:39:03
-
阿米多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7 08:21:48
-
SteppenGoo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7 00:02:46
-
模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8 16:14:29
-
sim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14:53:42
-
fluid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6 15:45:05
-
llili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2-01 14:22:11
-
揣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6 05: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