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总结
2020年还剩14天,突然就在想,我的2000年是什么样子,那个时候我才上小学,懵里懵懂的时候,恍惚间,20年居然就过去了。
总的来说,2019是很暗流汹涌的一年,外部没有特别的大事儿发生,但内心却产生了非常多的困惑和思索,下面会从和自己的关系,和别人的关系,工作以及生活来说一说。
1. 和自己的关系
我是一个很大程度上目标驱动的人,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确立一个对我而言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其余的行为主要为目标服务,并且根据轻重缓急来分清主次以及做出适当的牺牲。
在2019以及之前,可能目标是显而易见,或者说不需要太多怀疑的,比如考好学校,出国,找工作,结婚,可能是因为在中国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思考事情前提的思维方式被锻炼得不多,也就是,为什么我要考好学校,为什么我要出国,为什么我要学这个专业,为什么我要找工作,为什么我要结婚。中间有很多隐含前提,比如考好学校,找工作,都会让我们变“有钱”,而为什么要有钱呢?这反而没有想过,大概觉得一旦变得有钱,就可以拥有幸福,而怎样幸福,我们却似乎没有太想过,或者说,我们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呢?
我很看重做决定这个底层的思维能力,大于努力。而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站着我们的价值观,也就是,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我们想要往哪里去。
而我却被推迟了十几年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所以2019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吧。
我的价值观混乱了,模糊了,所以没有找到有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想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我长达快30年过去被目标所充满的人生,暂时停摆了。
最近听了一本书,叫
里面的一个思考方式,让我很有启发,我们做事情,要先专注于事情背后对于我们的意义,而非目标。很多时候,我们把意义和目标混淆了,或者本末倒置了。
比如这样的一段对话,
A: "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B: "挣很多的钱"
A: "为什么要挣很多钱"
B: "挣很多钱我就可以去环游世界"
A: "环游世界你想去哪里呢"
B: "我想去一个海岛躺着沙滩上,吃些水果和冰淇淋,无忧无虑地睡一个大觉,让自己真正地放松下来,因为我的工作实在太多了"
A: "所以你认为挣钱对于你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你放松和休息,那么现在你就可以请一天假,在家泡个澡,好好放松一下,不需要等到很有钱了才去放松"
在这段对话里面,目标是挣钱,而意义是无忧无虑地放松。当然这段意义可能不是深思熟虑过后的,但却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启发。当我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了,比如吃饭穿衣住房旅行,我们再去挣更多钱的意义对于我们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我都没有真正地想过,或者想清楚过。这个问题背后是,我们真正地享受什么样的事情,什么事情会让我们感到有价值和意义。比如冯唐写作,想用文字打败时间,我想他大概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而我过去的30年,花了太多时间去实现一个一个目标,却忘记了去寻找和倾听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过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寻找得到,因为对一件事物有强烈的热爱,本就罕见而且是一种幸运的天赋。我不确定我一定可以找到,但我要开始尝试做不同的事情,让我自己开心的事情,这也和我的一位心理医生给我的建议不谋而合。
2. 和别人的关系
因为我和别人的关系,我着实地苦恼了一阵。9到10月份开始地抑郁,其中很多也和我和他人的关系有关。
而我现在特别感恩这个商业社会,把人和人的关系简化,让我们不用为了生存而deal with很多我们不愿意deal with的关系,绝大部分因为生存而需要的关系都可以用钱买到,因为在各个领域的服务的细分,把我们的生活简化,比如有外卖小哥,快递员,物业,打车,中介。而关系存在的必要,可以仅仅发生在因为喜欢和感情这一层面,也就是,爱谁谁。
我开始逐一退出和不再刻意维护那些逐渐弱化的关系。以前我还会时不时和大学时的好朋友微信,因为生活变远,而尬聊越来越多,觉得不再联系可能是最好的。而与此同时,我和网友们聊得越来越欢快,比如加了微信的豆友,以及付费服务的大V,我们因为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聚在了一起,不论是因为追星还是家长里短,和大V们主要聊投资和职场。曾经的好朋友是因为物理上放在一起,所以日久生情,而现在的弱连接关系,则是我们注意力的转变所建立起来的,和市场调节有一些相似。因此,我也不再觉得伤感,而是顺其自然。
另外一个我纠结了很久的事情是,偏见和歧视。
在国外有asian stereotype,在国内有地域歧视,这些我都经历过,我也为此苦恼过。
而这两个东西,都是基于统计,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群大部分的人是什么样子,逐渐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而痛苦来自于,当我作为一个人而不代表一个群体和别人交往时,若别人只带着刻板印象来和你交往,则是一种无知,傲慢并且无礼的表现。
比如我在深夜的洛杉矶的餐厅等餐厅,遇到过黑人小哥让我说教他说中文,比如说我爱你。小哥人不坏,借给我手机打电话叫车,我手机没电。但是这就很annoying,因为我可能是韩国人,日本人,也可能我压根不会中文。这就好像我看到他是黑人,我就让他教我说非洲的某些语言一样,简单粗暴地ignore对方的背景,有种戏谑的意味。
又比如作为来自十八线城市的人,也被迫代表了小地方来的人。接受了很多来自他人对于小地方的“问候”和“好奇”。
这些都让我不爽,可是我却似乎没有办法。刻板印象需要很长时间去改变,我也没有办法去改变每个人的想法,因为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很多人的优越感来自于他们需要这些东西让他们感到快乐。
很多人都在努力打破刻板印象,比如流量想证明自己有实力,爱豆想转型,郭敬明想挣很多钱来打脸那些嘲笑他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刻板印象,我甚至看到,站在鄙视链顶端的white guy,很努力地把自己和racist撇清关系。
又直到最近,我听了《幸福的陷阱》书里的一个理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像开一辆公交车,我们是driver,公交车上有人上上下下,有些人很好,有些人是魔鬼,而如果我们遇到让我们annoying的人,是不是我们就要停下车,去和对方吵架,这样我们不就哪里也去不了了么?
发现不停为了受到的刻板印象而苦恼的自己,不就是停下车和魔鬼吵架的人么?
重要的是,我们想去的目的地,我们是不是到达。郭敬明为什么还是没有赢得尊重,即使他商业很成功,我想他没有拿出真正好的作品。像李安,按照论坛上常说的,属于鄙视链低端的华人男生,因为拿出了好作品,依旧拿了奥斯卡,成了icon。所以我想,就不用着急吧,自己是怎样就是怎样,别人说一说也不会改变什么,关键是,我们拿出了怎样的东西。
3. 工作
今年就是照常被promote了,年中。因为被promote过,也不是特别欣喜,因为时间也差不多了,算是熬资历来的promote,主要是因为组里不差钱,我的level也不高,升职难度不大,加上老板不作妖,外加diversify的需求,所以即使在我丧成狗的日子里,也升了。
我回想过去我工作的5-6年的时间,有非常多的机会和我擦身而过,甚至说,有让我提前退休的机会,比如买比特币,哈哈,我都没有抓住。现在说有些马后炮了,但仔细想想,当时抓不住也很正常,mindset,注意点,认知能力,全都不在状态,都还是小萌新,错过整个世界也是正常。
5年前,我在亚麻的时候,股票200刀,现在几乎翻了10倍,2000刀一股。我没有留下来拿完股票,也没有看着亚麻匆匆上涨的势头大笔买入,我只是毫无感觉,忙着恋爱。
5年前,比特币的名字已经逐渐有了,也就是听一听,也没仔细了解,当时比特币也不贵,但是反正我也不会买。现在比特币7000刀一个,高时一万刀。
5年前,西雅图的房市增长得crazy,现在逐渐降回2016-2017年,我在2015年入了场,也还算catch住了一点小增长。看一看洛杉矶,纽约,湾区的房价,我觉得西雅图地区的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地铁和轻轨都在修建,链接多个城市,苹果,谷歌,fb,各个start up都来西雅图开办公室,只要亚麻和微软两大码农训练营不搬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以及吸引各个科技公司过来挖人。
5年前,leetcode才100道题,稍微使使劲也是可以刷进独角兽的,但当时的目光和努力程度都太短浅,觉得找到一份工作就欢天喜地了,哪里会再想更远的事情。这比拼多多的黄峥就差远了,黄峥当年拿着狗,软的offer问一位互联网大佬,当时狗还在萌芽期,大佬说,去狗。一位现在已经当投资人的小哥,当年就是听了李开复的一个演讲,去了当时还在破破办公室的脸,等脸上市后就直接当投资人去了,小哥离开脸时,还相当年轻,30左右(我有其微信,现在似乎在混币圈)。
这几年往回看的经历告诉我,很多机会是注定要错过的,因为阅历,思维方式和目光的不足。但至少要在过去几年交的学费里学习,fail and learn,未来能否看远一点,对于到底是哪些东西的缺失和不足,我还在总结。
职场也有非常多的想法,在这里一锅全写了很难,之后再分小话题逐个写。
4. 生活
没胖,体重和身型保持得还好,似乎亚洲女性不容易胖,而男生过了30岁以后吹气球的非常多?我的好几位同学是这样了。
现在每周三次举铁,很酸爽很开心。
继续在追星,很无脑,但也很快乐,目前不想戒掉。
衣服买很多优衣库,但是也会买设计师,时尚这玩意儿,我想是普通人最没门槛的表达艺术的方式了,花钱就能为品味投票。包包买了speedy 30,proenza的satchel,反正就是经典款,可背的很少。反而是500刀以下的包们,比如danse lente的小tote,毛绒包,shrimps的珍珠包,alexander wang的hobo,都背得特别勤快,因为它们足够日常,时尚得不那么费劲,和有些小心思吧。
旅行的话,既上一次从迈阿密飞回西雅图7小时,而飞机上有人放屁,我下了飞机差点吐出来,在厕所干呕好久,至今都不太想坐长途飞机。今年年初去了加勒比邮轮,体验挺好,主要是邮轮上断网,沉浸式地看了好几本书,感觉特别棒,比如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都很喜欢。吃得也好,认识了一对来自德州的医生couple。
年中去了一趟纽约,感觉并不好,太热,太潮湿,太吵,太挤。但是很多在纽约住过的人都说我没有领略到纽约的精髓,因为纽约太丰富了,什么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可以很热闹,也可以很安静,下次我得去纽约久一点吧。
后来老公拿了新offer,于是我们去了圣地亚哥放松。蛮开心的体验,也挺喜欢圣地亚哥,吃得很好,也有很多的博物馆,还有动物园,看了长颈鹿和各种野生动物,天气也棒,我们骑着scooter到处走也特别开心,去了三天吧。
年末和我妈去了迈阿密和奥兰多,我不想再去奥兰多了,主题公园玩到吐。迈阿密倒是超出了我过去的印象,上一次去迈阿密还是6年前,主要在south beach,还开车去了key west。这次我们主要在downtown活动,住了东方文化,酒店很棒,可是我妈打呼,导致我的酒店体验极差,我根本无法入睡,整个人很痛苦。去看了两个博物馆,一个海边的大别野,一个现代博物馆,我都非常喜欢,而且迈阿密downtown很多金融公司,人儿也特别爱健身,身材都很好,很漂亮。和我过去来的迈阿密感觉完全不一样,上次大概像来了乡下版本的。
忘了说提交了485,也可以出境游玩了,所以可能明年会考虑去日本或者欧洲。(怕欧洲太乱。。。。)
总体来说,2019虽然丧逼得很,但也还算是顺遂的。
抑郁期间,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掉眼泪,回家就哭,好在老公很耐心地陪我谈心,他比我的心理医生的功劳都大,毕竟我大部分的倾诉都是对着他,他大概是理解我的痛苦最多的人吧!
明年要立什么flag呢?友邻们来分享2020的目标吧!
© 本文版权归 __daydream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