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普学院:2019年量化策略基金年底综评
净值化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量化投资是一个比较好的对过往信托产品或者类固收产品的替代。
2019年量化策略主要讲的是两个策略,市场中性和CTA策略。市场中性策略的规模已经超2000亿,其中高频量价占1700亿、CTA策略在100-200亿的范围,量化策略较2019年初增长1倍有余。
如何分析策略有一个脉络:
1、观察策略本身的净值表现,分析业绩表现和回撤表现
2、了解资金流向
3、学习底层资产的交易逻辑,关注基金所投资产的表现4)最后是汇总,并对明年预测。
帮客户选择量化产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抗人性的过程(追逐趋势、惯性思维、没有分散、高估策略本身的能力)。
第一部分
2019年量化策略优势不变
一、市场中性
1、整体业绩表现优异
- 最好的25%左右(明汯、幻方),中间的15%,平均的10%,基本上都超过了绝大多数类固收产品的收益。
2、全年市场中性的收益整体走势呈现下台阶形态
- 丰收的上半年,打平的三季度,回撤的四季度。
3、为什么上半年收益好,四季度回撤
- 分析市场中性产品表现优先看股指波动率,股票交易量,股指期货贴水三个要素。
- 上半年好的原因在于交易量放大、波动率放大,股指期货贴水的减少;四季度差的原因也是这三个点,再加上量化基金规模提升带来的拥挤效应。
二、CTA策略
1、CTA策略的表现
- 高频20%,中频20%,低频5%。
- 以交易频率来看,高频一般以分钟或小时级别做交易,中频3天-2周左右,高频2周以上。
2、拆解看今年CTA策略的表现
- 上半年一波行情,三季度一波相对来说小一些的行情,9-11月份大幅回撤,同样可以以下台阶形态来描述。
3、为什么CTA业绩同样出现下台阶形态
- 分析商品策略看品种趋势,分析股指趋势看日内波动。
- 商品方面,巴西溃坝事件导致铁矿石供给大减,铁矿石价格出现大涨行情。
- 三季度,贵金属行情,由于市场当时不看好宏观经济形势,避险情绪抬升黄金白银价格。
- 股指方面,上半年中美贸易战加剧股指日内波动,四季度不好的原因是日内波动大幅下降。
第二部分
量化行业规模总量快速提升
一、资金流入的主要时间区间是在三季度
资金主要在三季度流入有两个原因:
- 第一,一季度和二季度好的业绩引导资金于三季度进入;
- 第二,大部分三方、券商,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三季度开始推量化策略产品。
二、市场中性策略资金主要选择细分的高频价量策略,CTA策略资金主要选择中高频CTA策略。
1、典型案例1
- 明汯投资,高频量价策略去年年底规模30-40亿左右,现在管理规模已超250亿,券商资金是其主要资金来源渠道。
- 幻方、思勰等封闭策略,公告不接外部资金。
2、典型案例2
- 证券公司FOF密集设立时间(恒泰、华泰、中金)。
第三部分
底层资产如何观察
一、学会看股票交易量
即把两市成交量,成交额画图。一般来说,成交量与市场中性业绩呈现正相关。


二、学会看波动率或振幅
即把一定区间内的(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同样的,波动率与市场中性业绩正相关。



三、学会看趋势
指数、品种的日K线图拉长看,趋势就是某一频段(分钟/小时/日/周等)K线图的走势。
四、学会看升贴水
以市场中性为例,股指期货的贴水等同于成本,升水等同于额外收益。市场贴水较大时,对于市场中性策略不利;反之,对市场中性策略有利。
第四部分
如何提前找到量化投资机会
一、理解量化投资逻辑本质,不为绝大多数骗局所吸引
市场中性收益来源于选股超越与股指期货的阿尔法部分,CTA收益来源于商品趋势或者股指趋势的趋势交易。
尊重常识,理解策略收益来源,不要盲目相信保本、保收益。
二、如何提前找到量化投资机会
1、等待市场机会显现
观察底层资产,等待机会出现。包括市场成交量出现快速放大、波动率的快速放大,贴水的减少,趋势的出现等。
2、找到不拥挤的策略
躲开短期拥挤的策略,可以关注基本面策略,等到策略不再拥挤时再回来。
3、永远对新的策略充满好奇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而言,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期权陆续获批,新增3个沪深300期权,期权套利的策略可能出现机会。
4、暂时不要迷信大的就是好的
在量化领域,不要迷信大的就是好的,中国量化市场远不如海外量化市场成熟,一定会有新的优秀管理人出来,不要迷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