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周新书速递|这套聚焦于兴亡的世界史,在“世界”和“历史”两个方面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虚构类
*特别推荐
“词语音乐家” 达维德·迪奥普代表作,二〇一八年龚古尔中学生奖,首届龚古尔“中国之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早晨,阿尔蒙上尉吹响进攻的哨音,战士们冲出战壕,其中包括阿尔法·恩迪亚耶和马丹巴·迪奥普。他们来自塞内加尔,以土著兵的身份为法国而战。就在离战壕几步远的地方,马丹巴被炮弹击中,他胜似兄弟的兄弟阿尔法亲眼目睹了他的死亡。阿尔法自此陷入了疯狂,在战场上散播暴力与恐怖。终于,上尉将他调到后方。后方的宁静拉开了非洲回忆的序幕。那是一个既已失落、又将醒来的世界,是对现代世界第一次屠杀的最终的、最灿烂的抵抗。
No.1
根据日本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的一些传奇人物的零散记载,重新演绎出六篇奇幻故事。
毛绒绒:妖异,书袋掉得叮当作响竟也连缀出华丽万花筒。一个故事基本包含了传统笔记小说三四个的体量,如御风飞行,让人大呼刺激。并不回归志怪小说传统的美德式或宿命式结尾,落落拓拓,怪诞一笑,粉身碎骨也浑不怕了。
No.2
费滢中短篇小说集。收入《东课楼经变》《佛说Naga救疾》《朝天宫》《鸟》。
《东课楼经变》是曾悠游于那最好的时光才可能有的作品,它天才洋溢、自在挥洒,却又再正经八百不过的讲着“人不中二枉少年”的天真之事,那巨大的反差所撑饱欲炸的张力好看极了,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种“现实与虚构奇想成分比例恰当”的小说配方。——朱天心
No.3
华生在“血字的研究”中记录的离奇谋杀案落下帷幕,但是一场召唤宇宙远古神灵的邪恶祭祀才正式开始,智慧的化身福尔摩斯将要斯大战克苏鲁……
看书的人何必知:本书挺通俗克苏鲁,即冒险小说配上一定份量的克苏鲁元素。作者运用得还行,但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对于原旨爱好者可能还会有些毒。总而言之,是本可以无聊打发时间的作品
No.4
1990—2018年是中国近百年来沧桑巨变的大时代,著名新商业小说作家王强,精心创作这部百万字长篇三部曲,以此铭记这一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Timerunner:故事开始的时间跟我出生的时间差不多,所以读来没有疏离感,一页页读下去,就像在翻旧报纸,旧报纸上读过的新闻却因为人物情节丰满起来,不再是一则没有感情的消息,而是一代人奋斗路上的串串脚印。
No.5
范·格尔德通过邀请科幻新晋作家和知名作家们一起对世界的未来进行畅想,精心挑选了45篇最打动人心的短篇科幻故事。在这里,你能读到哈里·托特达夫、艾琳·冈恩、李允河、巴里·纳撒尼尔·马尔茨伯格、简·约伦、罗恩·古拉特等45位世界级科幻作家对未来的乐观畅想或悲观隐喻。
No.6
所有的人都在让我回顾事情的起因、过程、细节,一遍又一遍。 而作为受害者的我,却失去了沉默的权利。没有人能理解我内心的痛苦。
三木:命运对艾迪似乎很不公,好不容易跳脱出原生阶层,却又遭遇如此重创。如果爱德华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我想今天我们也不会读到如此真实又让人深思的好书了吧。
No.7
一战战场上,来自塞内加尔的阿尔法目睹好友死亡,陷入疯狂。被调回后方后,他拉开了非洲回忆的序幕。那是一个失落的世界,是对现代世界的抵抗。
小兔雷特:巫术一样重复、幽暗的语言属于一位不说法语的塞内加尔士兵。同一种语言,在战场显得病态、冷酷,在家乡则呈现出清澈的光泽,由这种语言凝结成的小说,宛如一块恐怖、混乱、纯真的混合物。
No.8
在雷蒙·布力格1978年经典绘本《雪人》基础上全新创作小说。
我们无比激动地把两个最伟大的名字放在献给孩子们的这个神奇的雪人故事里。迈克尔真切动人、易引发共鸣的文笔叙述加上雷蒙的魔幻经典故事,一定会让这本新书成为未来几年广受父母和孩子们共同欢迎的故事。——弗朗西丝卡·陶德(企鹅兰登书屋总经理)
No.9
业绩平平且性格绵软的原岛万二接替了一课课长的职务,但是他很快发现这次出人意料的职位调整内有隐情……
赛梨:在几个下班之后的夜晚像追连载一样看完了。恰到好处的谜团,没有刻意的冲突与阴谋,在轻巧的故事里铺开纷杂人事。庞大的企业与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犹如组织之于个人,很好看的日式职场小说呀。
No.10
疾病带走了弗洛朗的记忆,但他想找回莉莉。其实莉莉每周都来看望他,只是他再也认不出自己的女儿,而是不断地在支离破碎的记忆里寻找莉莉……
熊阿姨:半夜看完快哭了,选的细节太戳人,讲述顺序也是全新的。阿兹海默是另一种绝症,总看到那些患病老人出去找孩子的新闻,从没想过他们正被记忆里的情感反复绞杀,这有得多痛苦。
非虚构类
*特别推荐
这套聚焦于兴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历史学者撰写,在“世界”和“历史”两个方面刷新着我们的认知。这里有教科书中不会记载的世界和时代,也能看到非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让这套书成为一部“动态的世界史”。在首辑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讲述世界从蒙古时代 开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奥斯曼帝国史则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兰世界如何实现长期安定,石泽良昭笔下的东南亚仿佛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森安孝夫眼中的安史之乱也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转折点,等等。这些不同的历史视野,融入一个共同的文明系谱,成为人类能够安心共享的知识体系。
No.1
这套聚焦于兴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历史学者撰写。作为一部“动态的世界史”,在“世界”和“历史”两个方面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过去的历史全集大多是涵盖整个时代、历史分期清晰的作品,换句话说,是非常静止的历史。与此相对,就像“兴亡”这个词所象征的,我们希望本系列一定要讲出世界的动态历史。在此意义上,希望它会让读者感受到很新、很有野心的题目。——青柳正规(《兴亡的世界史》主编)
No.2
作者以“摩灭”这一美学视角来重新观看世界、解读经典、追溯历史、认识 生命,进而探索“摩灭”和日本美学传统的关联,还原出一种日本独有的审美观与生命观。
恰恰:所谓摩灭,就是以时间之手,摩挲世间万物,直至其慢慢模糊、苍老乃至消逝的过程。是岁月之残酷,是世事的无常,是维纳斯断在历史中的手臂,也是女人逐渐苍老的脸,一切造物在时间面前必然的宿命。 不是只有不朽才值得歌颂,不是永恒不变才值得赞美。相反,必朽也是美的,丧失也是美的,坏掉也是美的。我歌颂这必然坏毁的世界啊,并绝不试图给它涂抹虚假的光漆。
No.3
爱情现象学探讨在卢曼的社会理论整体框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从学术生涯伊始,卢曼就涉入这一主题,在1968/1969年冬季学期代理阿多诺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教席时,他选择了“爱情”为授课主题。卢曼认为,西方的爱情语义学自16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形式变化,反映了造成人格性亲密性日益增长的社会分化。爱情媒介从社会系统中分化而出,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中出现的“激情”语义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的实质是以悖论化代替过去的理想化作为编码路径。
No.4
作者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的丝线编织成一张宇宙大图景,让我们尝试一起思考世界的本质。
鸣鸣的小yango:费曼讲物理,霍金讲宇宙之外,又一本神书,以诗意文字与洗练文笔,引领我们一探诗性自然主义。
No.5
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真的黑暗吗?狮心王理查也许根本不是一个英国人。哥伦布究竟是一位探险家,还是一个被权力和贪婪吞噬的殖民者?诺曼底登陆的成果竟然是靠一个西班牙间谍加西亚?……作者笔下的历史故事远超我们的定见和想象。《间谍、施虐狂和巫师》是一部颠覆我们固有认知的另类历史书。或者,至少呈现另一种观点。
No.6
城市的公共水资源建设和管理,是19世纪资本和权力博弈的有趣案例。作者指出,公共当局和私营公司既没有相同的利益也没有相同的目标,那么在涉及水资源这项事关重大的议题时,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究竟该如何取舍呢?在《君主与承包商:公共水设施的发展变迁》一书中,作者深入探究了19世纪的三个大都市,伦敦、纽约和巴黎的公共水网建设。
No.7
这本有趣的科普绘本以动物们实际尺寸的大小忠实展现了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和最大动物的身体或身体部位的一部分。
原尺寸动物的绘本,果然是好大的开本。拿到书我先把自己鼻子贴到熊猫鼻子上比了比,眼镜在它眼睛以下,是比我面子大多了。蜂鸟的蛋比大米粒稍大有限,七鳃鳗比我以为的纤细好多,最好玩是大王乌贼的眼睛和老虎嘴巴,适读年龄1-3岁,小小孩可以比手比脚的认识动物和大小的概念,再大一点可以拿尺子量本书给出的实际高长数据,建设三维的概念。很可爱的一本。
No.8
七十一种经典古色、两百张绝美摄影,精选纸张、四色印刷,完美呈现中国传统色彩与文化之美。
咱说:可与《色彩的秘密生活》对照着看,选题相似,一中一西。版式装帧方面做得到位,色彩印刷得赏心悦目,但文字比《秘密》差了一个档次,情感太甚,理智不足,也许适合感性之人阅读。
No.9
泰戈尔经典诗集,中英双语。诗人译者萧兴政的全新译本,附万字附录。全录美国艺术家马克·麦金尼斯专门为诗集创作的103幅精美插画随文彩插。
彼得潘耶夫斯基:他是一位孩子、少女和春天的诗人,极度关注破晓和黄昏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的时刻,而一切的不幸都被他的诗歌之眼过滤成美与期待,时光逝去和死亡临近的哀伤总是被回归大地母体的喜悦与安详所冲淡。他诗歌中的孩子总是在海边嬉戏或是在花园中对蜜蜂和从树叶中漏下的光提问。他的诗歌中即使是村妇也带有古典主义的意象,但这种古典是一种回归到源头的、民间的古典,不同于王维“竹喧归浣女”的士子的古典。他笔下洗衣服和持着瓦罐打水的女人,更多地是在嬉戏和等待黄昏,而不是在劳作,但是她们的嬉戏和等待又是朝泥土、朝神秘的未知领域敞开的。
No.10
本书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1957年一经出版旋即成为卢梭研究、观念史研究、文艺批评和理论等领域的经典之作。
唯有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解读堪与此书媲美。——施蒂尔勒(K. Stierle)
一周热门图书活动
「豆瓣一周新书速递」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豆瓣最热门的20种新书(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图书各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