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70、80年代的几个女人相处的一些日子
我大部分时间都不说话,戴着耳机,开了降噪模式看剧。因为她们的大部分对话都让我觉得她们很迂腐,这让我很生气、很窒息、很不可思议。但是生气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劝诫自己,不要这么刻薄,说不定等我四五十岁的时候我也会被一些男孩女孩刻薄地指手画脚。时代遗留在我们身上的东西也许并不能都通过不断地学习祛除。我就会在不那么生气的时候听一些她们的谈话。
有个人诉说了自己是如何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不得不忍受混蛋的丈夫,她说自己为了孩子不肯离婚。她漂泊不定,过得很辛苦。我在她们安静的空档插入了对话,我说作为一个孩子,我就这样开头,也许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会显得谦逊一点,我开口前没有深思。“作为一个孩子,我觉得,如果父母以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为理由不肯离婚,但是却过着很不和谐的生活,这样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其实比离婚带来的更大。”我这样说的。她觉得我说的对,她说她的儿子这两年也劝她离婚。但是我们不知道她为什么不离,没有人开口问,只是附和地说哎呀离了吧过得这么辛苦,何必呢。
另一个女人,这时候突然说,70后的女人离婚特别多,谁叫我们生在那个年代呢。我不明白这和出生在哪个年代有什么关系。总之她看着我,好像在寻求肯定,我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做过调研,而且这和我的主观感受到的现实不符,也许只是80和90后的离婚潮还没有达到顶峰呢。
我有时候还蛮讨厌自己这种过度的严谨的。
还有一个,大概是这些女人里过的最好的一个,她觉得自己的幸福和知足来自于丈夫的疼爱,比如为她买衣服和化妆品,还有……没了,她只说了这些,没有说她丈夫是否做家务、照顾小孩、在事业或者精神上支持她。我觉得她的幸福大部分来自她自己,她对现状很满意,恰好有个不算坏的丈夫。但是她又不对婚姻抱有幻想,她总说,不结婚不生小孩也挺好的。她的口气不是后悔,而是一种对世间百态的尊重。我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像她一样,因为我想要的很多,我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满足,这让痛苦焦虑不安成为我的常态,但是这些情绪的铺满像冬天的暖屋让我安心。
她们中的一个想成为主播。我承认我对主播怀有蔑视的态度。
也最喜欢她的一点就是,她们不会问我个人问题,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我有个习惯,会在刚刚认识的人面前保持很久的沉默,甚至是透露恶意的沉默。为了传达出“不要对我的个人隐私刨根问底”的意思。她们那代人也许不会认同我对个人隐私定的范围。但是她们什么都没问,这带给我好感,还有安心。比很多同龄人更体恤。也比大多数人体恤。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是她们。可能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成为我的时代里的大部分中的一员,我感到害怕和不安,我活该痛苦。我觉得自己有一种思维,就是越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