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马伯庸读书-读感
导语

#打卡#读后感,刚收到了信息说的每篇打卡可以获得一个类似“礼包”,被吸引过来了,于是觉得挺好玩的。读完马伯庸的这篇之后,以及结合自己的今年的事情,这个要开始认真起来了,今年自己读的书相比往年都要多得多,也是迷茫的多得多,但是一直在通过,通过读书就像是在黑暗中窥见一点点微光,让自己的世界变光明、温暖起来。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说,读书得目的是为了理解书中内容,遇到理解不了的书籍,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十阅读技巧来掌握。诚然,这是一个最理想的方式。但就像马伯庸所说,现在社会,“读书都是为了什么”,应是为自己的开心而读书,一点点的慢慢积累起来,养成习惯。和我遇到另外一本《快速阅读术》里面说的观点一致。读书,就像说一层一层剥开,这个方式比较适合我。写的很乱,谢谢。
1、长脖子的女人

#打卡#
与其说故事直观朴实,我觉着做人也应该如此。第一个故事,一听有点像小红帽的一个场景,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是巧合还是借鉴过来的微创新。和灰姑娘,小红帽故事相比,更加的赤裸裸。
第二个故事,听着像西游记的猴子,这种插入式的历史记忆介绍很有意思,越琢磨越是发现乐趣。
跟着马伯庸来读,还是有很多收获,启发了自己看到故事的背后的自己对故事理解想法,理解故事的含义,也展开了自己的视野,不一样的角度观点,因开心而乐趣。
2、后西游记-上

#打卡#我看(听)了一遍,因为要写读后感,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才好,于是又看了好几遍,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创新,或者说“微创新”,说到这个,腾讯游戏就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做的,比如《王者荣耀》这个游戏,再回到本书里面来,创作是基于当时得时代背景来写下这本书的,(以下是我自行补脑的想法),作者这个人肯定是个有才学的文人,但没有地方发挥,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或是因为一些事情,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不满意,不好等等,对生活未来感到迷茫,但又不甘于现状,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点什么才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于是就开始了宅男的创作,本书能够流传下来,我觉着是因为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种共鸣一直到现在不是。
3、西游记-下

#打卡#读后感,我想我对这个书里面人生和爱情还是理解不深,所以也没法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想法,但是这是一本好书,它在向读者提问,自己到底是在追求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而引发思考。自己还要多读一些书和一些广的书,或许才能对这个问题做解答。
4、巴黎烧了吗-上

#打卡#读后感:对于这样的一本书,重点都会在书中一字一句的细节中。翻了一下大家的读后感,又一个很有读后感很有意思,角度不同,我想回答一下:故宫有没有烧不知道,但是当时的人们肯定坚决阻挡过,但又有谁知道呢,这让我想到了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若干年后,回顾现在,对这个时代的描述只留下了只字片语,一笔而带过,但时代的人们也是鲜活的、为梦想、为活着而感动。
所以我愿意当成历史书来看它,《巴黎烧了吗》。
5、巴黎烧了吗-下

#打卡#读后感,灾难来临时,火车司机的人性,到夫妻之间爱情,再到后来的牺牲,老兵的讲述,伟大的平凡的,都被压缩在书里面,凝结成巨大的力量洪流。马伯庸以自己视角带给我们解读了本书细节的力量,想捧着书一点点读完了。
6、毛毛-上篇

#打卡#读后感,本书《毛毛》,是童话故事,我呢,从初中就开始喜欢童话故事小说,但是这本《毛毛》是一本成人童话故事,成书于七十年代,但书放到现在,特别的契合。上篇说了书里面的效率的故事,为了效率而效率,为了效率加快时间,放弃了生活,乐趣,朋友,工作,为了效率提高不就是我们现在节奏吗,自己可以慢一点么。
7、毛毛-下篇

#打卡#读后感,我们消失的时间去哪儿了,被焦虑偷走了。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回时间呢,这本书《毛毛》用串联一个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找一找自己的初心。
8、东南亚贸易时代-上篇

#打卡#读后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喷?常说我们自己的国家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听到这个时候还是被惊到了,在不接受的同时,也想到了作者说的,“文化”的形成都有它本身的原因,我去旅游也是想了解当地得文化生活小事情,特别好玩。
9、东南亚贸易时代-下篇

#打卡#读后感,每一个表象的背后都有其原因,以及最真实的一面,虽然这些原因不可思议,荒唐,也是人们所信仰的。看到《东南亚贸易时代》这些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书里面的习俗观念,我们自己国家的东西。
10骗子、午餐与电子邮件

#打卡#读后感
类似于这类职场小说,读了之前领导推荐的杜拉拉升职记1-4,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小强升职记,这本书里面可以窥探伟大的公司,在自己面对实际情况时,可以提供一个参考,一个思路,破除迷茫,从新找回自己的奋斗方向。
11、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

#打卡#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读后感,之前这类书籍接触到的是鲁迅先生的书籍,这书对我来说很新颖。书名下来还以为是历史书,那么肯定被骗了,但是很难说清楚它是那个类型的书籍,从历史入手,改编历史,玩转历史。说到的第一个故事,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从诺亚方舟的故事中解读映射现代的中的某些事情。


#打卡#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读后感,第三个故事对比现在的老赖、碰瓷事情,但是他本身又是一个宗教故事,挺搞笑,挺好玩。第四个故事马先生看了没发表任何想法,第五个故事,告诉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面对历史时,我们和历史之间隔着距离。最后,作者太皮了。
1月12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