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读书观影打机小结
今年这人摸鱼摸疯了,差不多是废了,希望明年能有所好转吧,虽然去年也是这么说的。
以下都是选自今年我看的东西,都是扎扎实实给我胸口来一拳的好家伙们。在豆瓣打分时它们中的不少我并没有打五星,而也有不少我打五星的作品并没有选进这篇小结。原因是有些东西我理智上明白很好,但是除了智识上的愉悦,没有给我心灵的震颤;有些东西我明知它很粗糙、还需要许多改进,但是让我脑子一懵,后劲大得像烈酒。我想我还是更喜欢打动人心的东西。
以下顺序不代表排名,想到什么写什么。
电影
《狼的孩子雨和雪》
我着迷于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总认为他们最好的漫画、游戏、电影等等,全都留在那个时候了,似乎那个年代的人心中有一种最纯真的浪漫。自从进入新世纪,网络开始普及之后,当人们交流的速度加快,感情似乎也没法慢下来。我无法和今敏、新海诚、汤浅等导演产生共鸣,理解他们的高明,情感却无法认同。细田守导演的《狼的孩子雨和雪》是这几年我看过的最让我想起上世纪的动画电影,朴实纯真,缓缓的真情。
《母亲》
今年夏天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莫名其妙地全网大热,早在多年前,他的《杀人回忆》也已经成为电影爱好者心中的标杆。可最打动我的还是他的《母亲》。
《童年往事》
缓慢克制却满溢出来的情感。想像侯孝贤那样叙事。 《枪火》
浪漫的男人们。
《泥之河》
“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 《爱在日落黄昏时》 《爱在午夜降临前》
一见钟情,久别重逢,它有些太过浪漫;琐碎烦恼,中年危机,它又太过现实。我真喜欢看他俩聊天,咬耳朵也好拌嘴吵架也好,就像看一对多年的好朋友。希望主创们长命百岁,希望这个系列能永远拍下去。
《侧耳倾听》
美好的九十年代,纯真的梦想和爱情。
《四个春天》
当时在我校旁边的电影院只上映一天,我中午考完日语饭都没吃就飞奔着赶过去,进了放映厅走到我的位子上,途中看见好些人都在刷豆瓣,算是我瓣友邻自产自销又一成功案例。
《每当变幻时》
这是一部很粗糙的、有相当多问题、连优秀都不一定能谈得上的中规中矩的港片,但我真是喜欢得不行。两位主演一位是我最喜欢的华语男歌手之一,一位是我最喜欢的华语女歌手之一,无论他们的往事是真是假,我始终觉得他俩真的很般配。
《无名之辈》
我觉得比那什么小丑拍得好。
《巫山云雨》
虽然静默,却有着喷薄而出的诗意。有些地方太怪诞,有些地方又太浪漫。
《狗十三》
书
《冬泳》
短篇集,有几篇不喜欢,有几篇又喜欢得要命,看的时候有种我也想写出这种东西的羡慕和赞叹。他笔下的东北有真实的粗粝感,却又是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读他的小说就像走进他荒凉又美丽的梦境。
《去中国的小船》
中国是一个太大的词,在有足够的准备和底气之前,大多数作家或许都不敢轻易触碰。可是到了村上这里,中国成了他探索自身的一个跳板,一个失去了原本意义的符号。在赞扬宏大叙事的时代中,为了维护宝贵的个体性,我想我们需要更多村上这样的作家。这本集子里故事的路子大多是用许多篇幅描写一段“我”的事情,再用许多篇幅描写一段别人的事情,当你期待“我”和别人还会有更进一步交集的时候戛然而止。这是生活中很普通也很遗憾的事,可是当看到他这样理所当然地写出来时,竟也得到了些许慰藉。
《唐诗三百首》
暑假里重读了一遍,还是最喜欢《将进酒》,实在是神来之笔。
《寂寞的游戏》
“我还记得他们躲起来之前的样子。”
《零年:1945》
写1945年动荡的世界。作为一本写历史的书,作者的艺术家气质令我惊讶,书中常见文笔极佳,或者极具电影质感的段落,我想或许要归功于作者在对历史的审视中,对人的兴趣和关注。 最后一章选在1945年的跨年夜,让这本精彩的书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憧憬中结束——“向他们的苦难、憧憬和抱负致敬……纵然许多期待终将化为灰烬,一如世间万物。”
《失明症漫记》
小说的内容我并不感冒,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风格。全书只有逗号和句号两种标点,中文译本为了方便阅读加入分号,一切疑问、惊叹、恐惧、激情,都落成了一个个不容怀疑的陈述句。又因为常见长自然段,这本小说读起来总让我想起那些爱用长镜头的静默的电影。作者却用这种冷静的笔调描摹地狱的景象,或许当我们想表现一种感情时,该使用相反的话语。
《城南旧事》
好得不得了,目前看过的写童年的作品里最喜欢的一个。
《金阁寺》
感谢三岛为我的一部分无处安放的躁动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意象,那美且必须美的金阁。
《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男人,像一座美丽的迷宫。
漫画
《三月的狮子》
从《蜂蜜与四叶草》开始,羽海野千花老师就擅长描写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和人们细腻的心事。可是四叶草还是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到了三狮这里,尤其到了漫画后期,出场人物越来越多,羽海野老师独创了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群像剧。她笔下的人物在仿佛停滞的时间里缓缓思考、烦恼、成长,那个世界就像三月町的河流,细看时你知道它在流动,可是远观却以为一切都被玻璃纸包起似的静止。尽管三狮的故事有残酷的一面,可还是有些过分美好了;即使如此,还是让人不忍移开视线。这部漫画好像已经不再需要“故事”,哪怕只是描写夏日午后一场阴沉的大雨,我也想一直看下去。
《烙印战士》
我当时是怎么想起来入这个天坑的,哎,祝三浦老师和粉丝们都长命百岁吧。
《夏日前夕》
“我的目光忍不住追着她跑。”
《猫之寺的知恩姐》
姐控必读。让我学会了“hygge”这个词,像猫一般生活的场所。当世界匆匆变化、人们来来去去时,他们却找到了彼此,守在那个小镇。能这样度过一生真好,“像打开考试试卷发现,突然所有答案都看得见。”
游戏
《如龙0》

作为一款2015年的游戏,它用仿佛十年前的画面和古老的系统彻底地征服了我的心。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剧情,无论主次人物都刻画得十分到位,最要命的是那个叫做真岛吾朗的男人,付出一切却不求回报的他,“眼神好悲伤”、像条狗一样的他。Yakuza真是浪漫啊。
《合金装备索利得》

小岛秀夫的代表作,死亡搁浅的发售日期公布时,我决定补一补岛哥哥的合金系列,于是视频通关加自己上手,磕磕绊绊地到现在也只补了一半左右(还不是因为你懒?)。整个系列前后跨越了差不多二十年,探讨了太多东西,将时代、历史、战争、传承等大叙事和小人物的命运和感情极其精巧地结合,同时游戏性上又非常好玩。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小岛对技术的敏感和永远引领时代潮流的实力,这个跨越了二十年的系列里当然有宝贵的不变的东西,可是更多方面它们永远先进得令人惊叹。“Kojima is God”并非虚言。
《最终幻想14》

宏大的世界观,史诗般的剧情,上百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丰富的社交系统和游戏玩法。MMORPG和日本游戏金字招牌“最终幻想”的最后荣光。
《最终幻想15》

尽管它只能称得上优秀,离神作还差了一百部刺客信条奥德赛(“那不是没差多少吗?”“闭嘴!”),尽管它前后一共做了十年却只交出了个半成品,让粉丝们大失所望,差点砸了最终幻想的招牌,尽管它最后鸽了3个DLC,给粉丝们留下永远的遗憾,可它还是给了我独一无二的回忆、一段无可取代的旅行。
《史丹利的寓言》

不是我玩游戏,而是游戏玩我。暑假的一天下午在老家的网吧里玩的,两小时后出网吧,下午四点的阳光刺眼得有点不像真实。推荐对游戏不感兴趣的朋友们试试看,你会发现现在的游戏已经远非人们之前所以为的游戏,并且将在创新和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风之旅人》

陈星汉老师我就问一句安卓用户什么时候能玩到sky?
《巫师3:狂猎 血与酒》

巫师3是我心中目前最接近完美的游戏,波兰蠢驴CDPR是最良心的公司。最近巫师(猎魔人)电视剧也开播了,我还没看所以不做评价,但是网飞可能让你失望,蠢驴绝对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