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南亚自由行
查看话题 >泰国柬埔寨越南 | 身无分文时经历的世界更彻底
第一次去东南亚的时候,买了一张去曼谷的单程廉价机票。刚毕业,没有具体的行程,只有一本《孤独星球》东南亚篇。就是想晃荡在南方艳阳下,想家了再走陆路从西南国境回家。
当时刚看完一本令我热血沸腾的书《迟到的间隔年》,年近三十,2万人民币,13个月,6个国家。他笔下描述的东南亚,印度,西藏是如此纯粹原始充满诱惑和可能性。
如今,我依然记得考山路被臭虫咬醒的早晨,在没有空调的火车上热得透不过气的夜晚,一遍遍研究签证和过境的路线,然后在路边摊的塑料凳上又对付过去一顿饭。
而这些旅行的插曲,在我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却统统变得不重要了。 而这些旅行的插曲,在我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却统统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泰国庙宇的宁静,吴哥窟的叹息,在越南看到的过去的中国,和一群群“清瘦的充满希望”的年轻背包客。
我原来以为长途的苦行僧式旅行要改变人生,要顿悟,要重新出发。
有人在旅行之后看清了身边的人不该是人生伴侣,有人在路上找到了新的工作契机,有人把旅行故事颁上演讲台和出版社。
然而更多的人,是像我一样,回家之后找了一份朝十晚七的稳定工作,而我的旅伴烂了脸回去做了一个月的facial。我们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这一切只是成了经历的一部分。
我说不好旅行的意义。我并没有将这世界看得更透,只是知道得更多了。
如果你不停地走动,那你就是不断地感受不同的文化,然后不断适应那种文化,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待更长的时间,可能可以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孙东纯《迟到的间隔年》
我想意义可能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贫穷与孤独。生活简单,思维广阔,对未来充满想象。

泰国的庙宇
飞机一落下曼谷的时候,就开始感受属于东南亚人的明快,乐观,还有慢吞吞。
海关小哥不紧不慢地翻阅着护照,嘟嘟车司机悠闲惬意地在交通堵塞中穿行。
“哉烟烟,卖冻利”
炎热潮湿空气下的绵绵泰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慢慢来,别心急”。
在这个热带国家,却不是到处都有空调。巴士,候车室,甚至火车上都只有慢悠悠的电风扇。
心静自然凉,得去到泰国的庙里才行。

曼谷市区河边的黎明寺(又名郑王庙)就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从湄南河上看黎明寺是十泰铢硬币上的图案。高耸入云的佛塔剪影在河边呈现柔和优美的弧线。

可以乘坐水上巴士到达。早上的巴士里坐着背着书包的学生和穿着衬衫通勤的白领。这天浪花有点大,巴士船一路惊险摇晃着水花四溅,不过老练的当地乘客们都很淡定。
下船后朝着庙宇的高塔在安静的街区穿行,不久就来到佛塔下。

塔身白色做底,繁复的彩瓷雕刻镶嵌其中,拥挤地铺满画面。张牙舞爪的神灵,带着南方烈阳般的狂放不羁。
庙宇不大但很宁静。沿着大佛塔拾级而上,与对岸的卧佛寺隔河相望。
河风拂面,心平气和。

离开曼谷市的人群,位于郊区北方约一百公里的大城遗址Ayutthaya。是人不多的安静古城,非常值得专程拜访。
游览古城最惬意的方式是租一辆自行车。路边繁花似锦,转角就遇见千年佛塔的遗址。
这里是旧时暹罗的首都,曾是一座非常繁荣富足的城市。十八世纪泰缅战争爆发,大城府被缅甸军队攻破,留下很多断壁残垣。
战后断头断手的佛像,却依然兀自正襟而坐。巨大的卧佛,闭目安详,微笑的嘴唇像是要述说什么。
人类的活动痕迹被大自然慢慢收回。树木缠绕上佛塔的底端,寺庙砖块的缝隙里长满一簇簇的杂草,连这只鸟儿也肆无忌惮地停留在大佛的头顶,挺着胸东张西望。

最著名的玛哈泰寺(Wat Mahathat)就是在泰国明信片经常见到的被菩提树包围的佛像。树枝已经将地上的佛头严严实实地缠绕包裹,而佛依然沉静从容,毫无慌张,淡然处之,正可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清迈的老城是规整的方城,里面错落着大大小小的兰纳风格的庙宇,有知名的帕辛寺,也有叫不出名字的白塔金顶小庙。
天气太热走不动了,或是没事做了,就找座庙宇盘腿席地而坐。

山顶的双龙寺位于清迈郊区的素贴山上,必须乘坐车子,再爬台阶上山。台阶两旁有两条金龙守护,所以便叫做“双龙寺”。
进到山顶的寺庙,从屋顶到佛塔到经幡,统统是一色的金黄,反射着山顶的艳阳。层层叠叠的金色尖顶,像燃烧的火苗,蹿向天空。
当地的善男信女们手握莲花,或低头祈祷,绕着佛塔转圈。或虔诚地匐身跪拜,供上香火。
因为所有人进寺都要脱鞋,在殿内走动便感觉尤其素净和安宁。而寺门口只见黑压压一地的鞋履,男人的女人的小孩的都有,可见香火之旺盛。


有时遇到做法事,寺内梵香四溢。听不懂的喃喃经文,在昏暗的大厅回荡,却有让人安静下来的魔力。
有当地人匍匐于地,向僧侣询问。像是点破了心结,不住地沉默点头。

曼谷:
大皇宫,玉佛寺,卧佛寺,四面佛……
黎明寺(可以搭乘湄南河水上巴士前往),
丹能莎朵水上市場 (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
美功铁道市集 (Maeklong Railway Market)
去考山路的夜晚喝一杯,尝试各种水果shake。挑个有眼缘的店做泰式按摩,从脚趾到头顶被舒服地“痛打”一遍。最津津乐道的体验是到暹罗广场附近的夜店寻找人妖。
曼谷住宿Sourire@Rattanakosin Island 距离大皇宫和考山路都很近,是有当地特色的温馨的家庭旅馆
大城:
从曼谷华蓬火车站做复古小火车,两小时可以到大城火车站。
出站后在对面就可以租到自行车,并要到游览地图。将自行车抬上摆渡船,过岸之后就是大城的老城景区了。
清迈:
双龙寺,帕辛寺,契迪龙寺,松德寺日落……
进出庙宇注意不要穿无袖的衣服,膝盖以上的裙装
清迈除了老城,还有很多特色的周边游。丛林一日游可以骑大象坐竹筏,猎奇长颈族和黑牙族。有时间还可以去清莱看黑庙白庙。
清迈红色双条车是在城里活动的必备交通工具,狭长的车窗是观察清迈市井的好角度。

柬埔寨的叹息
从曼谷坐大巴就可以到柬埔寨的暹粒 - 吴哥窟的所在地。大巴需要六七个小时,早晨出发下午才到。到了边境,下车检查护照,背起大包,我们便步行穿越了国境线。
步行穿越国境线大概是旅行者最膨胀的时刻之一。就像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中说的,“边境线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概念,这条看不见的线,竟然区分了两个国家,两个种族,两种文化”。

一进入柬埔寨,建筑房子电线杆这些现代化的东西都消失了。换以最原生态最质朴的黄土路,绿树原野,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的样子。
有光屁股的瘦小孩在路边奔跑,下车休息的时候,他们会伸出发黑的小手要1dollar。
在暹粒住的宾馆,还算干净了,但总是能看到墙上壁虎淡定地和你共享夏夜。

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古代遗址不同,吴哥窟是原始的,破败的,孤独的,感伤的。
这里游客自由地在庙宇(或者说废墟)中穿梭,没有太多的围栏遮挡。很多地方会立有标注牌,表明由什么国家什么组织出资修缮和维护的。因为贫穷,资金有限,反倒让吴哥窟保留了最原始的样子。一片废墟,满地的石块,崩塌的大殿,没有修缮,也不打算修缮。

小吴哥寺的建筑结构是方正的空间一层层向中间向上提高。每一层跨越到另一层,阶梯角度愈发陡峭,最后接近九十度仰角。
所以攀爬最后的高塔时,几乎需要手脚并用,匍匐于地,专心致志。就像修行一般,容不得半点分心。
据说这里唯一的木栏杆是一位法国人个人出资建造的,因为他的夫人曾经在攀登陡峭阶梯时不幸遇难。


看到整个大殿断裂的石板,浮雕的笑脸一半已经破碎,青苔和植被爬上了古庙的角落。缠绕的树根用一股静止的强大力量,正试图将庙宇吞噬。
而半边的壁画还描述着歌舞升平,市民百态,记录着已没人记得的故事。
我想当年第一位西方探险家亨利·穆奥最初在原始森林发现吴哥时的样子便是这样了。

转角遇到柬埔寨小孩,正在卖旅行纪念品。
他是壁画上这些人的后代吗?看扁厚的嘴唇,宽大的额面,好像是的。
但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哪有后代完全不记得祖先的故事呢。
吴哥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故事已经消失在时间长流的谜团里。
只有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的偶然记录,成了古代吴哥的唯一资料。
这样想来中华五千年,我们甚至还能读懂石碑上记录的文字,得以和千年前的古人对话,是多么幸运。
忍不住用双手触摸这些浮雕,犹如轻轻安慰伤痕一般。
“过去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文明所在,埃及、希腊、印度、中国,但没有一个地方像吴哥窟,使我陷在一种茫然中,好像触碰到内在最本质的生命底层,美的震撼竟然变成一种心痛,美竟成了不忍。”
——蒋勋《吴哥之美》

有一天去看知名的吴哥日出,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凌晨,成群的游客被嘟嘟车载着来到“最佳角度”- 吴哥寺的池塘边。
因为没有任何路灯设施,大家又都刚从睡梦中醒来,几十成百人就这样沉默地穿越漆黑古老的寺庙。
只听到脚步声,看到一些人用手机打出微弱的灯光,像是真正走进了沉睡的古墓。
在池畔稍等,日光渐渐印红天边。云彩呈现玫瑰色,静静衬着水面的倒影。
那是个被画上柬埔寨国旗的美丽剪影。

“把该说的话说了,该留下的秘密留下了,把该忘记的人忘记了,然后了无牵挂的离开。”
《花样年华》结尾处,梁朝伟在吴哥寺里对着石洞说出心中多年的秘密。这回廊年年岁岁也不知道默默倾听了多少衷肠。


到了夜晚,大家都会去到洋人街灌下一桶三美元的Anchor啤酒。
RedPiano 是朱莉在拍《古墓丽影》时最常光顾的店。
有一家背包客里知名的酒馆“Angkor What?”(吴哥窟的英文名是Angkor Wat)像是对白天沉重历险的一声自嘲式的叹息。

行程:
吴哥窟的门票是三日通票,常规版都是小圈+大圈+外圈三日游的玩法。可以包一辆嘟嘟车作为全程交通。
三天看下来难免视觉疲劳,推荐集中精力看重点。
小吴哥寺(Angkor Wat):
即宣传册上最经典的三塔寺庙。日出是必看,之后直接慢慢游览小吴哥。注意进入最高层殿内不能穿无袖或短裙。
大吴哥城 (Angkor Thom):
是吴哥王朝的国都城市遗址。在大吴哥城中散布着许多古迹,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巴戎寺。需要半天时间游览。
从南门进入,可以窥见当年城门的宏大,堤道两侧站立54个神和恶魔。
周达观记载,“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傍,凿石为象形。”
现在依然可见佛头和象形雕刻,然而金箔已经褪去了。

巴戎寺(BAYON):
著名的“高棉的微笑”所在地,是一个大乘佛教寺庙。四面佛不仅仅有一座,而是很多。遍布整个巴戎寺,一共54个大佛,朝向四面,露出奇特的微笑。

塔普伦寺(TA PROHM):
电影《古墓丽影》的取景地。寺庙几乎倒塌,布满青苔和植被。树木从废墟中生长出来,紧紧将石板缠绕吞噬。
这里人比较多。如果要看植被和寺庙共存的景象也可以去圣剑寺(PREAH KHAN),都是几乎没有得到恢复的遗址。

崩密列(BENG MEALEA):
距离最远的遗址,但值得专门造访。据说是宫崎骏《天空之城》的原型。
寺庙被遗弃,完全崩塌,神秘而颓废,位于热带丛林之中。植被藤蔓爬满了古庙的角落,和建筑融为一体。需要手脚并用爬上爬下游览,是最能感觉像早期的探险家的地方。
女皇宫(BANTEAY SREI):
是一座印度教寺庙。由红色砂岩建成,雕刻精美,墙壁上还能清晰看到精美的花卉图案。

巴肯山:
日落全是人,远景也一般,恕我欣赏不来。
在越南遇见过去的中国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短暂停留后,我们再次穿越国境线到了越南的胡志明市。
一进城就遭遇大堵车。像鱼群一般的摩托车在汽车大巴车之间穿梭,随着红绿灯的转换,破闸般汹涌而出。

对胡志明市的情愫还是那部梁家辉的老电影。胡志明市还叫做西贡,带草帽的少女故作深沉地倚身在船舱外,眺望湄公河的码头。一段法国女人式的独白:
和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情人》


如今的胡志明市依然可见很多法国遗址,譬如红教堂和西贡邮局,还有各种法国餐厅。
法国殖民也给越南带来了咖啡。用滴漏慢慢渗出的咖啡浓香,配以奶油香,一定要是加了冰的才适合这潮湿温热的气候。
越南的咖啡馆不必去装修豪华的门面,街边随意一个小摊就看到普通人坐着小憩。掏出十元人民币,从早上开始,看着过滤的咖啡从滴漏咖啡杯上方一滴一滴掉下,一直到慵懒的午后傍晚。

20块人民币就可以吃到正宗的越南河粉。低矮的塑料椅子,简陋的餐厅装潢,才是藏匿最传统越南米粉的角落。
洁白柔暖的米粉,配以牛丸、牛肉、牛筋、牛肚,带着香茅与柠檬混合的独特香气,将味蕾完全调动起来。淋上酸甜的鱼露汁,或者鲜红的甜辣酱,又是酸爽可口的一餐。

离开胡志明市一路向北。狭长的越南没有火车,大家的旅行方式都是从南到北一路的夜班大巴。这些巴士设备齐全,舒适安全,可以躺下睡觉,第二天沿着海岸线就到了新的城市。
北上的路途中不要错过,美奈的渔村,大叻复古的旧火车站和疯狂的房子,顺化的旧都,以及会安古镇。

位于中部的会安,是一个充满了中国式烟火气的南洋小城。古旧的黄色洋房,衬着椰林和芭蕉的剪影。
有复杂屋脊的祠堂庙宇延续着岭南的风格,农贸市场出售各种颜色鲜艳的热带果蔬。

咖啡馆的百叶木格门前,从早上起就坐下了偷闲的人们。
穿白色奥黛带斗笠的越南女孩骑自行车轻盈而过。
日暮降临,穿城而过的会安河上,带越南斗笠的阿嬷慢悠悠地划开夕阳的倒影。

河岸两边亮起五色的灯笼,灯笼上画着竹梅荷花的图案。
在巷子里迷路,昏黄的路灯下,是烽火炉熟悉的煤炭味道和袅袅炊烟。
会安的街饭就沿着河边,就像旧时的江南一样。露天沿河吃饭,喝了满满一碗玫瑰色的日落。

还会偶遇戏文的表演。是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古戏剧本,穿着将军或下士的服饰,却用了听不懂的语言。
还看到河灯伴着音乐飘过,那大圆灯笼上画着婵蛾和她的玉兔。

其实我想去东南亚的源点是因为看了一套越南组图。
绿色的乡间稻田,摩托车孤独地驶过。
炙热却轻盈的街道上,穿白衬衫的干净少年。
热带的午后,突如其来的大雨中,有抱头跑窜的孩子,和变得像孩子一样的大人。
画面质朴简单,很像是过去的中国,记忆中小时候的样子。

可是真的到了越南,因为旅行从泰国到柬埔寨再到这里,脚步慢慢感到疲惫了。因为没有具体行程,每次到了一个地方,要先找落脚的住宿。然后搞到一张当地游览册和地图,开始研究行程,再思考下一个目的地。
一路也需要和其他游客交流攻略,所以好像总是在重复介绍 - 我从哪里开始旅行,然后怎么怎么走,最后到了这里。
景色人文也越来越像过去的中国,尤其是过了顺化之后的北越。不仅人们的脸庞长得像,相似的风俗习惯,甚至文化古迹上赫然写的是中国方体汉字。
我想相似和不同可能是旅行的奥秘之一。我是因为那记忆中的中国,若有若无的相似感而想去的,但也是因为在不同之中找到了过多的熟悉而丧失了新鲜感。
如果再走一次,我大概会建议你,从越南出发,途径柬埔寨,再到泰国吧。

在我24岁的第3天,游荡了一个月之后,终于从河内坐大巴车回到了友谊关。步行走回了国门,用一碗广西老友米粉和伙伴道了别。
从曼谷的考山路,胡志明市范五老街,金边万谷湖,河内的三十六行街,都是著名的背包客集散中心。清一色的年轻人,背着大包,或是毕业旅行,间隔年,或是工作淡季,寻找人生意义等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甘心生活就是这样了。
木心先生形容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清瘦”。我想年轻的魅力就是,大家都是一样的,而未来是充满可能的。3美元一杯的觥筹交错就足够换一晚上的快乐。贫穷,孤独,却充满希望。

越南从南到北不要错过:
胡志明市:红教堂,西贡邮政,大剧院,市政厅,华人街天后宫,九月二十三日公园。
吃越南河粉,喝滴漏咖啡,报名湄公河三角洲一日游深入体验湄公河。
还可以在胡志明市尝试摩托出租车,但一定带好安全帽。
美奈:渔村,红白沙丘和海
大叻:旧火车站,疯狂的房子
会安:日本廊桥,乘船漂流,古镇。
顺化:旧都皇宫
河内:巴亭广场,独柱寺,还剑湖,龙边桥,火车街
体验一下传统的水上木偶戏,可以在当地报团去下龙湾游船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