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游记
昨天去首博了。选择周六这个有夜场开放的时间,我真是有自知之明。果然出门已经4点半。
这次是来看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两周前来逛过一会儿,没看完。展览是安时间发展的顺序陈设的。浙江地区文明发展时间线最早始于公元前10000年:上山文化、跨湖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
河姆渡的猪纹陶钵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纺纶就很圆了,还刻有花纹,
崧泽文化时期的人行陶瓶,
船桨、
早起人们的创造和模仿分不开
良渚文化城池又了一定规模,修筑了庞大的水利工程,有宫殿,有祭台,又了社会分工,并各有区域,有宗教信仰(神人兽面纹)。瑶山祭台的修建也很有意思,祭台形状类似没有尖的金字塔,四个角能对应夏至、冬至日出日落,据说这是良渚先民有观象纪年的证据。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礼器、玉器,玉琮、玉璜、玉环、玉璧、玉鉞、玉珠等,上面刻有神人兽面纹,还有的有鸟纹,雕刻都非常细致。这些礼器都形制都被后来中原文化继承下来了。荀子中也有,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第二阶段
到了古越国时期,越人断发文身,从春秋时期的越人青铜杖上可以看出端倪,杖顶是一只鸠,越人尚鸟,从良渚时期的羽冠、鸟纹就开始了。鸠是不噎之鸟,也是尚齿敬老的象征。这个时期,越人使用的用具大多是原始青瓷/和绘纹陶,烧制的温度大概在1100-1200摄氏度。陶罐都很圆,应该有使用手轮。展出的都还有很多礼乐之气,铎、甬钟、铙,铜、玉、青瓷的都有。在我看来,除了大小不一样,他们形状都相同。越王允常建立越王国,称王,到春秋时期成为霸主之一,越人和中原地区风俗有异,并有独特的鸟虫书。感觉字体复杂,很难传播。越地的各种青铜器都很精巧,花纹细致。其中 有一件伎乐铜屋非常精美。在一四面镂空的戏台内,六个小人裸露上身跪坐于地,3、3分为2排,前排2人双手抱腹,唱歌状,另一人击鼓,其鼓为一支架悬吊,后三人2人抚琴,一人吹笙。越人善作剑,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在湖北博物馆,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者旨于睗zhu ji yu yi 剑,据说是勾践的儿子于睗的剑,非常锋利,铜锡合金铸就,含铅量几乎为零。因此几千年过去仍然锋利无比。到汉/唐宋,越地都很发达。从出土的水晶佩、丝织衣物就知道,这个地方很是富裕。
越地的瓷器非常精美,越窑、龙泉窑,青瓷、秘色瓷····唐代大概是瓷器最为精美的时候,·····
看完的感受大概就是,越地一直是非常发达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