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缺点,面对真实的自己
在《爱》一文中,我说爱的本质是共情(empathy),爱的能力是指能够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从而愿意做自我改变,这是个体发展的关键。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现在具体说说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
个体发展的第一步是把眼光从向外(外世界)看转成向内看:审视自己。 审视自己的第一步是找出自己的心理阴影,把它们明意识化。
在荣格的心理学模型中,“阴影”(shadow)一词表示一个人的某些个性,因为各种原因被压制到无意识里了。它仍然是你的一部分,但是不被你的明意识察觉和认可。它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你,有自己的意志,时刻影响着你的一言一行。
阴影有几种情况: 1. 被压抑的可能是你的缺点,比如贪小便宜,搬弄是非,控制欲。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缺点都实实在在表现了出来,周围的人也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你本身没有察觉,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是这样的。有趣的是,当你看到其他人的言行展示了同样的缺点时,你会特别厌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为什么?因为这在潜意识里提醒了你自身的问题。如果没有同样的缺点,你也就不会对他人的行为反应得那么激烈了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2. 个性里不能够被自己的价值观接受的部分,被压制到无意识里。比如性别认可,性取向。问题是,为什么真实的自己不能够被“自己的”价值观接受呢?原因在于那不是你真正的价值观,那是父母、老师、社会告诉你的“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在你小时候还没有自我判断力的时候,被动地接受,自然而然地成为你以后判断对错的标准。用弗洛伊德的话说,那是你的super-ego(超我,参见弗洛伊德的“The Ego and the Id”),你的自我(ego,即明意识)认同了super-ego,错把集体价值观当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准。
3. 你的发展潜力。比如,你可能是个有音乐天赋的人,但是你的父亲作为出色的数学教授,坚定地认为数理化是正道,音乐是不靠谱的玩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你认同了这个观点,压制了自己的潜力。
总而言之,所谓的阴影,都是你真实的性格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不被你的明意识接受,被拒绝,被压制到无意识里了。压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它们和那些被明意识接受的个性一样,是你真实的一部分,具有同样的权力去存在,去实现。压制得越深,将来的反弹会越厉害。极端情况下,被压抑的个性会分裂出去,成为自发的、独立的个性,与明意识的ego产生对抗、冲突,甚至造成多人格的精神分裂。
我们所要做的是把阴影明意识化,也就是说,认可这些个性是自己真实的一部分,接受它们。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对缺点的接受。
接受缺点,不代表你要把它们统统改正,让自己成为圣人。举个例子,假设你的缺点是淫欲。首先要问的是,这真的是缺点吗?淫欲是人的本能之一,只是如果这方面的力量太强了,你被它驾控,这就成了问题。如果明意识进一步去压制它,这就会造成内心的冲突:超我(super-ego)说“你不应该!”,本我(id,即本能)说“我想要!”,促使你不断地出轨,自我(ego, 即明意识)总是为自己找借口:“ 我是被勾引的,我是被迫的,只是因为喝多了 ...”。
你要做的是认识到淫欲是自己的一部分,接受这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无法把握淫欲的度,那么你可能不适合结婚。如果耐不住寂寞或者社会舆论,已经结婚了,那么你应该向伴侣坦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勇气坦白,而又控制不住地去出轨,那么事发后,就不要觉得委屈(“别人出轨十次,我才一次,怎么就这么倒霉!”),应该平静地接受后果。如果你拒绝接受自己的“缺点”,把责任都推着别人身上,你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更昂贵的代价:心理健康。你会觉得自己很不幸,很可怜,社会没有公平地对待你,你觉得周围的人对你有敌意,联合起来攻击你、迫害你,你充满负面情绪,像祥林嫂一样不停地抱怨。你在夜里惊醒,被恐惧和愤怒占据,你时常莫名其妙地痛哭流涕 ......
接受缺点, 也不代表你要在现实生活中一五一十地去“履行”它们。 有的时候,你的工作、社会地位不允许你去履行它们。这是一个取舍问题: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需要在明意识里做出取舍,然后用意志去执行,并且承担放弃一方的痛苦(注意,这和压制到无意识里是不一样的,因为你在明意识里认可了这个缺点,但是并不去履行它,同时愿意承受“不可得”带来的痛苦。)如果二者你都不愿意放弃,试图play the game,这也未尝不可。毕竟,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大大的游戏呢?只是,game over时要有勇气接受后果。
有的时候,你的阴影根本不可能去履行,比如恋父、恋母、恋童。你只能去承受不可得的痛苦。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你还有一条出路:心理能量的转化。恋父、恋母,多是因为心理能量停滞在儿童期,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恋童我不了解,但是理论上,是可以把“想得到”的欲望,通过对幼童受到的伤害的共情(empathy, compassion)转化成对伤害者的同情和保护。心理能量的转化是个极其艰难和痛苦的过程,可以参阅荣格的著作,比如“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和“Psychological Types”。
人们为了避免承认真实的缺点,习惯为自己做各种各样的辩护。(Anna Freud对自我的防御和抵抗机制做了系统的分析,参见“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中文版 《自我与防御机制》。) 举些例子:
1. 在和别人产生冲突时,拼命证明对方的邪恶。逻辑是:越是证明对方的“黑”,就能够显示自己的“白”。 2. “你为什么老是说我的错,为什么看不到那个人的错?” 我的回答:找你的缺点,不是在法庭上裁决谁对谁错。找缺点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证明对方的邪恶,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假设你证明了全世界都是邪恶的,又怎么了?你就此能够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自在吗?你需要审视自己,面对自己的阴影和缺点,这是你的解脱之路。
3. “我在其他方面付出了很多,你为什么揪着这个不放?” 我的回答: 你在其他方面付出的再多,也不能把你的阴影问题解决掉。揪着不放不是为了指责你、评断你。这是你的阴影,你必须面对它,这是你的自我解脱之路。
4. “我以前是这样的,但是现在不了。” 我:是这样吗?那么,当你听到别人说这个时,为什么还是恨得咬牙切齿?
5. “为什么你看不到我的委屈?” 我的回答:的确我需要看到你的委屈,了解你,同情你。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你寻求的只是控诉他人的不是,总是要证明自己没有任何错,那么你永远无法解脱。
6. “我是伤害他了,但是他5年前做了... 还伤害我了。” 7. “我是有这个问题,但是其他人人比我还差。” 8. “我已经做了。错也错了,你来打我耳光吧。”
在别人看来那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当事人自己看不到呢?因为人的共性是只愿意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 当我说出具体例子,对方实在无法否认的时候,他也会试图立刻换话题,或者整个人进入思维停顿的状态。事后提起,对方总是说:“我不记得讨论过这个了。” 这不是谎话,因为那一部分的谈话被意识屏蔽了。即使没有屏蔽,当事人也会给每件事找个说得过去的借口,然后把不同的事件放在isolated compartments(分开的小盒子)里,这样,它们之间既不会冲突,也不会窜连起来让当事人看到它们共同的模式,从而推出可怕的结论。不过,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人格分裂。
最后我要说的是,你的每一个阴影,你的性格里的每一个缺点,其实都意味着一个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神的每一个惩罚,未尝不是给你的一次机会,不是呢?
后记:写着写着,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阴影:喜欢说教,与人为师,不喜欢被提出反对意见(被challenge)。我要做的是倾听、理解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挣扎和困难,而不是“你怎么就做不到呢?”说到底还是缺乏“共情”。有人说我总是高高在上地俯视众生,不是没有道理的。
-
ble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1 23:46:35
-
魔王小彻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6 14:05:3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2 23:44:30
-
暴躁的小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6 21:40:04
-
清扬婉兮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9 14:16:5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8 21:32:20
-
别喝奶茶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30 11:13:43
-
xzx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2 11:16:46
-
头疼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2 09:53:54
-
小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0 17:00:20
-
明日机器人动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8 10:18:47
-
容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7 19:24:46
-
t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4 15:03:21
-
芒果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4 10:55:26
-
Hades的月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1 16:31:22
-
豆友21339892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8 10:35:01
-
火鸡在干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00:41:10
-
比比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22:20:43
-
小敏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13:34:18
-
creep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09:53:48
-
那璞玉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09:14:45
-
老子最大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04:24:08
-
Daguerreotyp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7 18:19:02
-
Wayfar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13:14:34
-
kyo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08:19:13
-
@葬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4 19:07:56
-
Oskizzz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4 05:29:35
-
原汐の嘀哩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3 23:16:54
-
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3 03:16:35
-
veränder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2 17:47:5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2 17:31:56
-
维扬一株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2 15:13:39
-
昊宇小宝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2 02:39:19
-
已注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1 21:47:5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1 02:20:40
-
海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0 12:12:11
-
优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0 11:48:54
-
小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3 11:20:05
-
愚思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3 10:29:46
-
田柏楠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3 09:05:21
-
草木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3 09:02:18
知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认识你自己 (4人喜欢)
- 用黑格尔的三段论来解释荣格的自性化 (3人喜欢)
- 人死后是什么样的? (3人喜欢)
-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英到底在探索什么? (1人喜欢)
- 给亲密关系如何相处的建议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