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逻辑
为什么需要财务报表分析?
1)权益投资人(PE/VC/股民)投资决策的考量标准 (仅限价值投资,不考虑短期投机行为
2)债权人(典型机构是商业银行信贷部门)判定是否提供信用,衡量借贷风险的重要依据
3)企业经营人员了解公司运营状况,提供商业决策的依据
重要的财务报表有哪几张?
1) 资产负债表:反映静态某个时点的状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利润表:反映动态一段期间内的全部活动成果
收入-成分-各项费用+投资类损益=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3)现金流量表: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
常见的货币等价物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属于此类),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国家信用几乎没有风险),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信用几乎没有风险)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购买原材料,提供劳务,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现金收付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及持有资产获得的各项收益(包括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票分红收入,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等)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债券融资流入,股权融资流入,及相应的利息流出,股息流出,到期偿付本金
从净利润出发,如何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剔除影响了净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的事项,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资产减值损失等
剔除影响了净利润,但属于投融资活动的事项,比如利息收入,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等

什么是自由现金流量?(FCF)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包括投资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各其他长期资产上的现金支出。
3.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不知道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范围的请翻看上表,需要分析应收账款的账期和坏账率,其实很难短期变现)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因为存货其实变现能力并没有那么强,需要剔除来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反映即时偿债能力,但是现金的收益率很低,并非该比率越高越好
4.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经营风险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
5.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是否强劲?
资产周转率=一段期间销售收入/一段期间资产平均值 (该指标也具有迷惑性,比如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报废很多资产,资产周转率变高,但实际营运能力没有发生变化)
资产周转天数=360/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都表示资产使用效率
营业周期: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越短越好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现金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
6.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出色?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容易被偶然性损益迷惑,被资产摊销折旧方式迷惑,不同行业利润率很不同,与收入确认方式也有关,阿里巴巴净利率极高是因为它是平台型电商,GMV不计入销售收入,只有平台服务费计入销售收入;而京东利润率低的原因一方面因为自建物流体系的高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是零售型电商,GMV计入销售收入
销售毛利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比如零售商毛利率往往很低;化妆品企业往往毛利率超过80%,他们的费用主要体现在营销费用上。
息税摊折前利润率=(EBITDA/销售收入),剔除了非日常经营因素和会计方法对盈利能力判断带来的迷惑性
7. 研究上市公司财报,哪些知识必须掌握?
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 EPS)=净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PE Ratio)=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成长性企业市盈率普遍较高。投资圈一个不成为的说法:宁愿微亏,不要微赚,微赚的时候大家看你市盈率很高觉得泡沫很大不敢投,微亏的时候没有市盈率,就看成长潜力。
股利报酬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市净率(PB Ratio)=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净资产
市销率(PS Ration)=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营业收入,适合净利润为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