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手帐规划&2019年手帐反思
在纠结一个多月以后,我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买齐了我明年,也就是2020年要写的所有手账。其实说实话,我原本不打算做这个体系了——因为下半年接触TN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会一直用TN,用下去,不会再换了。
但是,回顾2019年的时候(其实是9月、10月的时候商家出了太多好看的新品……),我发现,不同的本子,它的尺寸大小不一样,在拼贴和写字的时候,真的会有不同的灵感。加上,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各种细小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灵感。
所以,2020年,我还是给自己规划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手账体系,涵盖从生活到工作,从琐碎记录到每日一页,希望自己可以在实用的基础上,能够更多去尝试新的事情,激发更多灵感~
同时,我也是想,通过记录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想法和计划,在明年真正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调整,那我也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能够有另一个视角去审视过去的自己,从而更好地去规划现在和未来。
2019年整体回顾和反思
2019年应该算是我接触手账之后,一个完整的整年。这一年里我尝试了Hobo的一日一页,从A6的全年本,换到下半年A5的半年本,再到后来,开始写TN,并且把Bullet Journal加入TN。我应该是尝试了不少形式。
整体我使用的比较好的本子,其实是有3本。
【第1本】书衣:Hobo 2019 Alaska 内芯:A6一日一页全年

回顾一下,这本本子其实更像是我在继续熟悉,和Hobo进行磨合。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所以A6显然对我来说有点小了。加上尝试了很多拼贴,这本本子爆本非常严重。
因此6、7月份的时候,我买了第2本本子。
【第2本】书衣:Hobo 2019 Alaska 内芯:A5一日一页下半年cousin

换了本子的话痨党发现,其实多少都不够写,但是拼贴还是要的。中间,到7月底的时候,我又被TN种草了……于是,又转移了目标。
【第3本】书衣:Traver's Notebook 标准本驼色 内芯:自带的、国产的都买过

算了,9月、10月,分别写了2本内芯,11月和12月,总共写了2本内芯……所以,四个月写了6本内芯。但是最近年底,这本TN的使用频率其实已经不高了……
这三本是我主要使用的手账本。像临时试用的Bujo、平时的读书笔记、学习笔记,因为都没有成体系,也不是非常用心坚持,所以我都没有算在内。
总结来说,我回过头去看,其实我对手账的需求,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记录,一个是规划。记录的话就是记录每天发生了什么,有非常琐碎的,比如票据啊、生活中想留下来的小东西;另外就是,记录一些难忘的事情、重要的思考。至于规划就很直观了,就是规划每天要做的事情。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几乎随时随地都会写一个to do list,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这样做完一个划掉一个,效率高,觉得非常充实。
2020年体系介绍
那鉴于此,我为2020年准备了5本本子。我把这些本子主要分成了3大部分,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一部分:生活(2本)
Hobonichi A5 一日一页
Traver's Notebook 标准本驼色


第二部分:学习(1本)
Hobonichi weeks

今年在学习上,我专门准备了一本本子。2019年的时候,我记得比较杂,都写在TN一个本子上了,但是在规划2020年的时候,学习其实是在生活中,占比比较大的一块内容,所以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
那我为什么选择weeks呢?我思考了一下,我对学习的需求的就是两个方面,做学习计划和记录一些学习方法、学习感受,以及一些查询到的学习资料。计划是可能一直都会做的,一个长期的,记录的话不会每天都会记,所以我选来选去,觉得weeks比较合适。而且我确实还没有用过weeks,想尝试一下。
第三部分:工作(1本)
Hobo A6 一日一页

今年给工作,我也准备了一本本子。说实话,在我刚工作那两年的时候,我就十几块钱,买了几本本子,各种东西都往上记。那时还没有接触“手账”。后来工作慢慢熟练了,很多东西不用记了,偶尔需要记录也只是用电子的便签,或者随手记在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里。用完就没有了。后来换工作,一方面,我开始慢慢熟悉新公司的无纸化办公办公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工作的热情也随着年限的增加,慢慢降低了。我其实甚至不想去为工作准备什么东西。
最近,我也在反思,毕竟人不能活在过去和未来,而是活在现在的。即便有一个远处的长期的目标,当下的事情依然还是要做好才行。毕竟现在你走的每一步,和你羡慕的未来一样,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值得认证去对待。
所以呢,下半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在便签上记录每天要做的事情,但是便签用完就只能扔掉了,也没办法收纳,我觉得蛮浪费的。而且,我也想把工作的痕迹和一些灵感、想法记录下来。所以,今年我专门为工作也准备了一本本子。因为工作要记的东西不是非常多,一般都是一些当日to do list、deadline和灵感资料,A6就足够我用了。而每周工作5天,这个是比较固定的,所以我选了一日一页的内页。
不过这本A6的内芯(前面A5的内芯是Hobo的),我想了下,确实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买hobo的内芯,毕竟还是蛮贵的(我是穷人!)。而且,我也想尝试一下国内别家的一日一页。看了kinbor的、珠友的,最后选了papermood这家的。我觉得这款白色的封面非常好看。即便不套壳子单看就已经很好看。但是我还是买了一本书衣,是hobo的花花这一款。当时刚出的时候,我一眼就看上这一款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真的非常喜欢花花的这种,给人很丰富、很充实的感觉。

PS:不知道会不会用的部分
百词斩3年日记

这本其实我原本是不想写的,或者说,我的体系里是没有的。工作的leader去年生日的时候送了我一本。我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半年了,就没有打开用,结果最近想起来的时候,又已经过去一年了。结果打开之后发现,这本3年日记是自填日期的,所以其实没有时间的影响,那我明年的时候依然可以用。说实话我还没有想好,是记录什么。因为我觉得和我hobo的一日一页有点重合了。但是3年日记的好处就是,可以直观看到自己几年的一个变化。
所以我想的是,可以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的时候,翻一翻自己这一个月的手账,来集中写一次,这样可以回顾自己一个阶段做过的事情,因为有些时候写完了之后,我不太会回去翻看自己写的内容,写完了就写完了。只是偶尔想到了才回去翻。另一方面,当时去记的时候,其实不太会知道什么事情终于,什么事情不重要,而是过去之后才会有感知。那时间长了可能会忘掉。一个月看一次,我觉得时间上刚刚好,不会把细节都忘掉,也能够隔着一个距离去看发生过的事情。
那2020年呢,我的整个的手账体系就是这样啦。合起来总共是5本,其实是7本内芯,因为两个Hobo的皮,我买的内芯都是上下分册。一方面是因为全年本爆本之后写起来会比较不舒服。另一方面,看情况,我之后可能会再买两个书衣: )。毕竟一年很长,过程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想法啊、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啊都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也相当于是给自己留了一些空余的地方。
我的一些爱好、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我现在其实没有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我确实记得比较少。如果我真的想要去记,我会先用手边一个本子记录看看,看看是否有长期记录的必要,以及能否养成长期记录的习惯。如果实验下来是可以的,那我可能之后就会为这个爱好单开一个本子。而不是想到之后立刻就去买本子。有时候那只是一时兴起,一个想法。
毕竟,很多时候,尽管觉得自己深思熟虑,脑子里面已经想了很多遍了,我觉得还是需要去实践一下,因为做的时候和想的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真的做了,才会发现问题,才知道是不是真的适合、真的有必要去开本子,才知道怎么去调整。
我觉得,每一本本子在买了之后,都要尽量发掘这个本子的特性。我觉得很多做得非常好的本子,比如Hobo、Midori,它们为什么能一直这么火,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们的设计、用纸、都是经过非常缜密的研究和设计的,会区尽量满足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场景,让大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每个本子都非常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买了之后,都能好好使用,把最初使用本子记录生活、反思生活,这样的初心,一直保存、延续下去。
最后的最后,具体到每一本手账上,我希望今年能够多练习brush,把brush写得再漂亮一点。其次,多尝试画画,画一些更复杂的场景、人物,不仅停留在画小插图、小物品的层面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