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去,不算晚
我算是半个声控,小时候特别喜欢朗诵课文、讲故事,也曾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台主播。
上大学时,学校隔壁就是省广电中心。还记得那年冬天,带着自己写的节目策划(名字叫《心海听潮》,一档深夜情感交流节目,那时候电台好像很流行这类节目。其实现在应该也没变,人是社会动物,情感需求始终存在),在寒风里排了一上午的队,想要报名电台实习生的事。后来虽然没了下文,但那份对声音的热忱、对主播职业的向往深埋心底,每每想起内心都有一丝雀跃和窃喜。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里写: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都在直奔地狱。我觉得这话放在这个时代一样不过时。
短短二十多年间,互联网大潮的到来让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隔着一块小小的屏幕,世界被纳入手机的方寸间。生活便捷了,娱乐丰富了,走向成功的机遇更多了,但隔着大小的屏幕,一切也被放大了。
自媒体的兴起,让人人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万水千山之外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都能在这一端掀起一场舆论的争吵。压力陡然增大,喊着寂寞空虚冷的人越来越多。无数的心灵对着被雾霾笼罩的城市森林,看不到绿色和希望,渐渐荒芜,杂草丛生或者成为沙漠。我相信,那么多在拼博、在挣扎、在纠结的人,都一样,需要温暖、渴望陪伴。
在某个深夜,独坐窗前的时刻;在看向地铁窗外飞驰的黑暗时刻;在公交站台偶尔抬头望天的时刻;在十字路口,看着车来人往迷罔的时刻,没有人的时间是多余的。觉得人生苦短或者生比死难过,只是一时忽略,要么是没有等来你珍惜的,听一听那个素未谋面却异常熟悉的声音,亲切的问候声响起,在缓缓的背景音乐中,你也许就有了满足。
是啊,在遥远的陌生的地方,还有一个声音慰藉你,这世界真就那么不值得?
用自己的声音去传播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生活虽不如意,世界还值得。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地方不曾去,有那么多的人不曾认识,有那么多的事不曾尝试,给自己一个鞭策自己的理由,拥抱世界的机会。
我喜欢录音器里播放出的自己的声音,未必魅力十足,但胜在亲切自然。我想用自己的声音播讲自己写下的故事,诵读那些打动人心的诗歌、美文,和网络那一端的人们分享世界和生命的美好与感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大实话,不过我还是想跟自己说,那是你一直以来的理想,去实现吧,别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