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年度旅行总结
查看话题 >在法国上戏剧课,每周都感觉自己是Drama Queen
在EM选了Theater for managers的课程,一学期共九次,全班十五人。这门设在商科学院的艺术学科,之前并没有什么期待,也完全想不到会是什么上法,另一个朋友也想选这门但是看成了“Threat for managers”, 管理的威胁,吓到放弃= = 那时的我肯定不会知道,这将是我在斯堡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课程中间半劈,分成两个老师教授。第一个老师Antje是职业舞蹈演员,主要负责我们形体方面的训练;第二位老师Beaucaire是职业戏剧演员,专攻我们台词/调度走位/情绪的练习。两个老师已经搭档了七年,她们开始也觉得很奇怪商学院会邀请艺术专业的老师来教课,而且EM是唯一一所这样尝试的商学院。但是七年过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总结发现,艺术和管理之间的确存在密切关系,相互作用,个人与团体,个人与自身…有多层思考的维度。学生们的反馈也是出奇的好。艺术有用,艺术与生活常伴。
分享课堂上做的训练,完全没有机会让你玩手机走神或者不参与——
1/ 基础唤醒
每次上课前十分钟都是“唤醒”训练,大家围成一个圈,放松地站着,开始冥想。Antje会作画外音“想象你的身体非常放松,双脚微微张开,有一股力从脚底上涌,逐渐到达腹部,胸膛,头部,汇聚到头顶,感受力的存在,然后再把力释放到手指间,脚尖,结束。” 每次上课第一关都感觉自己在修仙,就差打坐了。
随后做“幻想球传递”,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开始,幻想手中有一个球,大小重量形状自己预设,然后喊出一个人的名字并传递给他,有时候篮球,有时候是乒乓球,有时候是弹力球还可以弹回的那种,班上同学想象力丰富,传个球也可以戏很多,正面投反手扣,还有特别重地掷铅球,接球人也要做出力扛千斤顶的样子,大家都在很认真地无实物训练。类似的还有“气”的传递,场面有点像龟派气功,隔空打牛😂
Beaucaire的基础唤醒除了冥想,还加上了“开嗓”,大家站着围成圈,一个人先喊出一种颜色,比如“Red”,然后指着随便一个人,传递颜色。过了几轮之后开始加颜色,Blue Yellow Green,我们班最多做过四个颜色的,那时候已经有点乱了,也是团队默契的一种考察。
2/ 形体搭档
身体的训练是最直白有效的,肢体语言的魅力。
双人——
Antje第一节课就开始让大家两两随机组队,一个人先闭起眼睛想象自己无意识充分信任搭档,无论他对你做什么都不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力。另一人跟着Antje的语言指令,开始抬起搭档的胳膊,弯曲,举过头顶等动作。还可以抬起胳膊再忽然撤开,这时候就能看出来如果搭档完全信任你胳膊会是重力落下;如果是他自己还在崩着,就会尬在半空。
还有其中一人站立前屈身,另一人缓缓抓背,或者稍微重力拍打,无论以何种力的方式“拉”搭档起身。
更甚是一个人闭着眼睛随便走动,另一个人起保护作用但不加引导和组织,Antje让全班在楼道里游荡,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班这些同学,有的撞到了楼道里的其他人,有的撞墙,有的还下了楼梯,有的干脆就走进了门开着的其他班教室打乱了课堂……我在做这个训练的时候闭着眼都能听到楼道里其他人的笑声,其他班看着我们班像丧尸一样集体出动,那个画面还是有点好笑的!

团体——
团体部分的肢体训练是最多也最好玩的,主要是Antje来负责。
全班一起无方向快速走,只要其中一人忽然停住,大家都要停,所有人都停住之后有一个人开始走,所有人再继续走。这环节很容易大家都变成了互相看着对方,脚下变慢,或者不自主所有人都开始绕圈走。但这是Antje一直在监督禁止的,不要盲从和跟随,要自然地体会。
进阶一点,在自由快速行走中,Antje会说出数字,说出几就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团体,能够让人明显地看出来你们是一个团体在行走。数字从2到3逐渐增加,最后是全班15人一起行走。这个训练很容易在自由行走时心不在焉,想着要怎么抱团,但是训练到后面大家的反应加快,可以自由在单人和随意几人的团体中变化,步伐也大胆了许多。
再进阶,在行走中任何一人都可以随意讲“I am falling”, 随后选择以任何方式和方向倾倒,剩下的所有人就是负责接住他并把他立起。这个部分超级有意思,班上的同学好多都是在一句话没有讲完就早早被人扶正,生怕大家摔。但也有我这种傻蛋说“I am falling”的时候是在大家身后,差一点点就以脸跄地了。
摆字母的训练很可爱,班上同学分成两组,Antje随意说出一个字母,一个小组的要通力协作摆出这个造型。可以每个人参与这个字母的一部分,比如“A”,大家都躺下用身体做其中的比划;也可以直接展示,比如“X”,大家都站着一起比叉。也是考验创新,原来我的身体还可以这样摆弄诶!
加上一点点场景设置,全班分成两组,一个小组内一个人先上去随便摆出什么一种造型,他自己是有预先设定的,然后组内其他成员要参与和理解,并一个接一个上去补全这个画面。特别像电影的分镜头。然后Antje会讲“十分钟后”……大家要一起迅速变换场景,但是要固定自己第一个场景的人设。接着是“半个小时后”“三小时后”“第二天”……这个是我第一次更深入了解班上同学文化基础的训练。比如我的小组,第一个人上去单膝跪地,另一个立刻上去扮作接捧花,后来有人去手捧书作牧师状,有人去帮新娘整理头纱,我上去充当摄影师做拍照的样子。一副新婚的镜头就这样出来了。Antje后来说十分钟后,新娘子开始哭泣,新郎和伴娘搞在一起,摄影师弄坏胶卷,中间戏码超级drama,简直就是一场血色婚礼。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的。另一个小组的场景是游轮撞礁,无人生还。
除了身体训练,Antje的教学部分还有一节学术课,提前让大家读了一篇讲人际距离的文章,课堂上展示。那篇文章有讲到距离类比是“Bubble”,像是亚洲人的距离Bubble就很大,我们见面握手或者鞠躬,比较客气;如果是欧洲人会有拥抱和亲吻,Bubble就小一些;我们班Carlos是西班牙人,他说他们西班牙人NO!Bubble!果然上来就是一个熊抱转圈圈,贴脸使劲儿kiss两下,别说我还挺喜欢西班牙意大利人这种热乎劲儿的!热情!
3/ 情绪训练
Beaucaire接力Antje的部分,给我们上了后半程的课,情绪训练贯穿始终。
首先是五种情绪分别训练,分别是高兴(Happy)/ 生气(Angry)/ 伤心(Sad)/ 害怕(Fear)/爱(Love),每种情绪都是从平常级到低层级再到高层级,也会有五种情绪之间的自由切换。上课前Beaucaire让大家各自准备一段自己国家语言的text,可以是诗歌散文广告词小说选段等等,但不可以是歌词。上课的时候分别用这五种情绪讲text,无论你text本身的语境是什么,主要凸显情绪的训练。
我发现大家都擅长高兴和生气,害怕和爱是最难明显表露的情绪,后面还有mix在一起的混合情绪表达就更需要细节。
进阶一点是进行情绪传递训练,大家围成一个圈,一个人先选择一种情绪冲下一个人念text,下一人接收到后有一个自然的转换,比如接收到的是Happy,再用自己的text表现Hpaay,自然流动转化为Angry,然后再传递给下一人。这部分最难的就是转化,很容易就变成两张皮,“小妖精还有两幅面孔呢啊哈哈”,中间细微的情绪体验十分美妙。
4/ 台词功底
到了台词部分,真的是我最不擅长,但又极其重要。
除了Beaucaire之前让大家准备的text配合情绪做训练,后面她让全班分成两个组围坐一圈,任意一人起头开始讲故事,他身边的一个人要插入打断,接上故事。如果第一个人开头用的是“我”第一人称讲述,后面所有人都要用“我”续上。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所有人是一个人,在讲同一个故事。这个真的特别难,有点像我们艺考的“编讲故事”环节。同学们很容易就讲成drama,也能通过这个练习知道全球国际生们日常接收的是什么故事。
比如最多讲述的就是同性恋,drug,drunk,第三者的故事,就比较drama,很多小组都有展现《华尔街之狼》里小李子嗑high了的那一幕。和我们国内接受的教育真的是大不一样,大家第一反应第一想到模仿的场景完全是两种风格。
还有一个训练是Beaucaire独创,根据法国短行诗歌,组成两两小组,设计故事片段,表演不少于一分钟。都是很短的诗句,而且全程只能说这几句台词,需要清晰表现画面。比如:
Are you tired?
Question again
This makes you tired
Less than your silence.
这个场景有设计家庭夫妻冷战/ 办公室日常的,因为是现场出题所以准备时间很短,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这些。还有如下这个片段,我所在的小组有做到:
Take this flower.
What for?
I am giving it to you
It/she is sleeping.
依旧是夫妻关系表演最多,有一个组很出彩是德国的Vincent和另一个国家我忘记惹Aksel,两个男生扮夫妻。Aksel演drunk醉鬼打老婆男人,Vincent演奶孩子受气包妻子,同样的夫妻关系构建,但是人设有背景有更丰富的信息,再配上台词给花,丈夫那种又爱又恨的感觉就出来了。我个人很喜欢这一组的表演。我们组没有演夫妻关系,我一直在尽量避免题材重复,逼迫自己想新的场景idea,所以我设计的是祖母,母亲和女儿一家三个女人,很难,甚至表演的时候老师有疑惑没看懂的地方,但是班上同学都理解了,对于我而言挺难,是个突破。
还有以下这个全班都有训练到:
This Passerby?
Passing...
Maybe he would like...
Maybe...
基本上都是挖墙脚,搞暧昧的戏码。
短诗有意思,充分保有留白想象的空间。
5/ 小品展演
哈哈,来到了我情绪高点Part!简直是大型Drama Show现场,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太有意思了!
首先是两人battle。Beaucaire把整个大教室的空间分成两半,大家自行站上去,反正每个人都要参与,早晚而已。剩下的同学排成一排坐在下面当观众。有点像游戏,也有点像对抗,目的只有一个:表演持续五分钟,让所有观众的注意力在你身上,而不是在你对手身上。可以使用任何方式,是的,我说的是任!何!
于是,我这学期最热血沸腾的画面来了——
西班牙Carlos和捷克Jinslunecko,《魔力麦克》看过么!真的脱啊两个人!Carlos我就不讲了,毕竟是No Bubble的西班牙小伙子,但是Jin平时可是穿背带裤的翩翩君子,我们还是同一节红酒课,说话轻声慢语的绅士形象印入脑海。然而!就在Carlos先脱一步,大家注意力完美转移的时候,Jin走到女生这边,眼神狼变,说“嘿!姑娘们!看哪儿呢,我在这里!”那个画面!太冲击了!!Carlos还和每个人讲话问大家最想让他亲自己哪里,女孩子们亲脸亲手亲鞋😂 男孩子们就比较没下限地扒衣服亲了。
五分钟真的太长了,可能是我们所有人人生中最漫长的五分钟了。到了Aksel,他真的尴尬到没有可以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方法,于是开始大声吼叫,使劲拍墙,果然成功引来其他同学冲入我们班,以为我们班在打架= = Beaucaire说我们班是她教课七年以来,第二次做训练有其他人冲进教室,也是第二次有学生当中脱衣!Lucky Us!
到了我,我知道我的弱点在语言,擅长在于肢体和情绪,着急了我就用中文英文法文鸟文搀着说,是的鸟语,我真是尽力。起初先是表演哑剧,用一个球做引子,还和观众互动,后来可能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大家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手Joanne身上。Joanne也是北京妹子,她能说会跳,还直接劈!叉!我觉得我要输,就表演了吞掉球,突然可以发声,然后唱歌。持续让观众的注意力在你身上真的太难了。后来我又跑到墙最后面努力挥手和大家进行互动表演……总之,真是倾尽全力!
我觉得特别难,开心的是Beaucaire这次训练后把我留下来和我讲,我和她教过的中国学生完全不一样,和班里其他国际生也是明显的不同。非常自信,表演很有细节有想法,懂调度,有时候无声比不断语言输出更有力量,每次她都很期待我的表演。超级开心啊!
最后的期末考核是三个人组成一组,自行撰写台词,场景要是working place,必须包含冲突,以及三种以上的情绪,每个人要有一个角色分配,时常3-6分钟。
我和美国的Emmy以及土耳其的Arzu一组,我们不想设定是平常的办公室场景,于是选择了餐厅,三个人的角色分别是厨师 / 女服务员 / 顾客。故事这样的:顾客点餐,女服务员推荐“厨师必选”菜单,厨师特别自豪地做了一碗米其林级别的面,顾客不爱吃要退回,女服务员中间周旋,厨师暴怒要和顾客理论,见面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老朋友提前一天到了餐厅给自己惊喜。不是食物不好吃,而是一个故意的意外~ 算是一个小小设计的happy ending,我自认为故事和表演都很好,同学们以及老师的反馈都还不错~
同班同学们也是极富创意:Jinslunecko那组是两个工人来修桌子,老板很开心,后来工人们开始喝酒嗑药,老板暴怒,最后只能自己修 / Debi那组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个刻薄女老板炒掉懦弱老实的女员工,另一个暴脾气的帮忙出气,最后也没能吵赢 / Joanne那组男老板有个老实土气的秘书,结果他的靓丽女友也想要这个职位,让老板现场炒掉秘书,秘书生气委屈哭泣,最后直接喊了句“希望你和这个婊子愉快共度余生”后愤然离去,最后这句台词全场爆发热烈鼓掌 / Carlos那组一个精神病患者来应聘,两个面试官都怪怪的,最后发现其中大老板也是有病,Vincent扮演女护士在拖Carlos让他吃药的画面极其搞笑,这组的笑点非常英式。可能表演太用力,Vincent最后抱Carlos的时候,弄到他肋骨旧伤的地方,考试还没有完全结束,Carlos就先行一步去看医生了。当然第二天当我们看到Carlos在ins上又发了蹦迪的story就知道他没有大事= =




期末考核结束之后,Beaucaire让我们再选择和自己text相符的情绪当着全班面表演一遍,然后用正常的语气解释一下这段text的意思以及为什么选择它。我的部分是:
好安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感觉上,整个上海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你看那水里的灯,好像...好像梦中的景象。好像一切都停止了。一切是停止了。这夜晚也停止了。月亮也停止了。街灯、秋千、你和我、一切都停止了。
这么大的上海,要碰到还真不容易呢!如果,我们在上海也不认识的话,那不晓得会怎么样。
当然!我没有办法想象,如果我们在上海不认识,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空虚。好,就算我们在上海不认识,我们隔了十年,我们在…… 汉口也会认识;就算我们在汉口也不认识,那么我们隔了三十,甚至四十年,我们在……在海外也会认识。我们一定会认识。
是的,就是《暗恋桃花源》里的台词,我穿插了一些,把云之凡和江滨柳的一起说了出来。用的是“爱”这个情绪。我最爱的话剧,想要和我这些在法国有幸认识,并且共度美好时光的朋友们分享。
Theater for managers的课程真的是我的最爱,甚至我每周最期待的课程,让死亡周一变得可爱起来。每次上完课感觉有很多可以思考和反复琢磨的细节,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团体,合作,管理这些话题,还有对于艺术的理解,对自己情绪的管理,更是一种解压和释放。每周一我在教室里放心吼叫和开心大笑,这天晚上都可以睡的很踏实。
这节课同学们普遍反映是集体关系最亲密的一堂,毕竟我们可是有着很多肢体接触和小组合作表演的团队哇!这也是唯一一个我们有WhatsApp班群的课堂!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大家一起去吃甜品,一起去蹦了几乎斯堡所有的pub,班上只有我和Joanne,Emmy和Nick是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其他所有同学都是不同的国家,我们班真的就是国际大家庭。
最后分别的时候,各自要离开斯堡的时候,都会在群里问候一句,“以后来XXX玩儿啊,我招待!”
是啊!就像我的text说的那样—— “我们在……在海外也会认识。我们一定会认识。”
真是一段极好的时光啊……


-
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02 00:25:13
-
水呼吸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12:50:02
-
豆友CymlPGfH70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07 20:30:4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8 20:25:19
-
Kasande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5 08:32:19
-
doraya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7 06:27:53
-
april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6 14:04:32
-
Monochro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5 09:30:26
-
阿白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5 09:04:43
-
猫弟 mau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5 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