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护肤笔记
查看话题 >想做一个合格的成分党?这篇干货文码起来
上一期跟大家分享了常见的护肤品成分及其功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如何看懂护肤成分表!
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 护肤品成分构成
- 护肤品成分“潜规则“你了解吗?
- 举例分析
护肤品的成分构成分为哪些呢?

护肤品的主要组成成分:保湿剂+有效成分+防腐剂+表面活性剂+(香精、色素)
保湿剂:甘油(丙三醇)、透明质酸、氨基酸、胶原蛋白、PCA-钠等。

功效成分: 含保湿、美白、淡斑、祛痘等。

复习传送门:《护肤成分党入门必看,帮你深扒20种护肤成分!》
防腐剂和抗氧化成分:为了防止细菌、霉菌繁殖,避免产品在保存期腐败或者防止油脂类产品的氧化。
表面活性剂: 叫乳化剂,作用是让水油混合。因为通常水和油放在一起,油会浮在水面,油水会分离。如果加了乳化剂,就可以让油滴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或者让水分布在油中。
其他比如香精、色素类是修饰成分,并非所有产品都有。
成分表的“潜规则”你了解吗?
No.1
成分标注含量由高到低排列
在成分表中,排列顺序按含量/浓度由高到低,依次降序排列。越靠前的,含量越高。
No.2
防腐系统是临界点
而浓度低于1%的成分,就跟在防腐剂等后面,可以打乱随机排列。所以只要你认识常见的防腐剂,然后它们后面的成分基本上都是浓度低于1%的啦(并不绝对,只是提供一种思路)
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苯氧乙醇、羟基苯甲酸XX 、XX 咪唑烷基脲,DMDM乙内酰脲等、甲基异噻唑酮(MIT),氯苯甘醚等。
常见的增稠剂:黄原胶、卡波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酰胺、XX胶、XX 聚合物、 XX 纤维素等。
No.3
含酒精并非十恶不赦
大多数人都是谈酒精色变,其实酒精是很好的溶剂和促渗剂。只要浓度适中,酒精并不会对肌肤造成刺激,还可以收敛炎症,提升保养品的渗透效果。
比如很多大牌护肤品中都有添加变性乙醇(俗称工业酒精),这样可以改变皮肤的油脂状态,让活性成分更容易穿透而被吸收,想想如果你买一堆贵妇产品但是却不吸收,那就呵呵了,总之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干皮和敏感肌最好还是避开啦~
No.4
浓稠是胶质成分的功劳

护肤品浓稠并不能和高营养划等号,很多时候是靠添加胶质才实现的视觉假象,比如黄原胶、卡波姆或是淀粉衍生物。
No.5
小心美白障眼法

使用某些美白产品,肌肤瞬间焕亮,那并不是产品本身的功效,而是产品中添加的二氧化钛、云母等颗粒起作用。
二氧化肽主要是用作物理防晒剂,所以用在美白产品里就是作弊啊,是让你看起来白了,而不是你的皮肤真的白了。
云母属于天然矿物质,一般用在化妆品里可以提高化妆品的明亮度,并不会被皮肤吸收,也不会对皮肤造成什么伤害,差不多也是障眼法的“美白”。
如何查看一个产品的有效成分?
1
查看产品是否有实际的功效成分,如果完全没有就是概念性产品。
以很火的olay美白精华为例:

(Pro-X by Olay 亮洁皙颜祛斑精华液成分表)
可以在“美丽修行”app上查询到,它的主打成分烟酰胺在第二位,说明它的有效成分浓度比较高,靠谱。如果看到有些产品名称里有美白二字,成分表里却压根没有美白成分,那就是纯粹的“概念性”产品了!
2
但并非有效成分浓度越靠前越好,有效成分浓度靠后就是不靠谱。因为有些成分对于添加量有所限制,超过了一定浓度对皮肤会有刺激。(只谈成分,不看剂量的都是耍流氓)
比如说同样大火的美白产品城野医生绽白集中净斑液,俗称377。

(377成分表)
它的主要美白功效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排在了第10位,但也并不能说这款产品很鸡肋,相反这款产品可以说是很优秀了~因为(苯乙基间苯二酚)一般在0.2%-0.5%的浓度就有很厉害的美白效果。

(377成分表)
它的主要功效成分是视黄醇,在42种成分中排在了第24位,这也是ok的,因为A醇(视黄醇)0.1%就有抗老效果。
3
敏感肌用排除法,查询是否含酒精、防腐剂、香精。
以芙丽芳丝保湿修护面霜为例:

发现除了防腐剂,并无酒精、香精等易刺激的成分,相对温和,安全性高,对敏感肌很友好。
最后还是要提一点,护肤品的最终质量与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成分表哦,原料、配方的合理性、制造工艺、生产质量控制甚至包装材料等都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成分表是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因素。
今天的分享就酱紫啦,下次买买买之前一定要记得先查询成分表哦~
-END-
-
柚莉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00:23:30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5 10:44:15
-
卡在吸管里燕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2 17:52:02
-
Meliss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8 15: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