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合集 | 亲情、家庭题材剧本第二弹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可开发:电影
剧本完成程度:完稿
题材:剧情、家庭、亲情

父母的爱情悲剧导致家破人亡,女儿为达父愿唱黄梅戏完成了亲情最后的救赎。
故事梗概
颖颖带着母亲的骨灰回国见到二十年未见的父亲,但父亲态度冷漠,颖颖想把母亲的骨灰交于父亲的决定只能暂缓。在和父亲相处中,她发现了跟父亲相依为命的两个孩子,一个是被弃女孩晶晶,另一个是傻子阿喜,晶晶十五六岁在上学,但因先天性声带发育不良不能发声,而阿喜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油纸伞。随后,颖颖尝试将母亲的死讯告知了父亲,并将母亲的骨灰交给了父亲。也许是母亲的死讯让父亲的冷漠有了转变,含蓄的父爱让颖颖逐渐找回了家的味道。颖颖决定隐瞒病情,用唱黄梅戏的方式为父亲完成心愿,同时唤醒父亲对母亲曾经的回忆。
在学黄梅戏期间,颖颖结识黄梅戏小生刘子墨,二人不仅成为搭档,还渐生情愫,成为一对恋人。颖颖在子墨的帮助下终于登台演出,但颖颖潜在的心脏病打乱了演出计划。抢救后颖颖暂时脱离危险,但她深知生命即将结束,此时的颖颖才将自己将死的实情告知子墨。她希望子墨帮其隐瞒父亲,一并托付子墨处理自己的后事。此时,子墨似乎也明白了颖颖为爱付出的无奈之举。颖颖不想让父亲面对自己的死,于是她将子墨作为托付对象,而为了预支这份感恩,她以爱之名将自己献给了子墨。为救颖颖,子墨暗中做了心脏移植配型检查,结果意外的吻合让子墨一时茫然,子墨没有勇气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死交换。
颖颖死后,子墨按照颖颖的托付向颖颖父亲隐瞒了实情,并独自处理了颖颖的后事。颖颖的父亲因为白内障失明,加上子墨的隐瞒,错过了跟女儿最后的告别。失去颖颖的子墨为了替颖颖唱完那台中断了的黄梅戏,他将自己的声带手术处理成颖颖的声音,他以颖颖身份为双目失明的老路登台演出,子墨完成了颖颖生前未能完成的愿望,最后还是将颖颖的死讯告知了老路。老路绝望地烧光了油纸伞,在阿喜的协助下做了一把灵伞接“颖颖”回家。在接颖颖的骨灰回家途中,颖颖的亲生父亲突然出现。此时,老路冷落颖颖的原因也浮出水面,其实老路并不是颖颖的生父。老路在颖颖唱戏倒地后去医院偷偷看过颖颖,他得知颖颖的病情后找到了颖颖的生父,几次请求生父去救颖颖,但颖颖的生父当时因家庭原因未能脱身,直至颖颖死后,生父才姗姗来迟。颖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在她心里,老路就是她的父亲,她就是老路的女儿。
而老路,即便双目失明,但心如明镜,他最终接受了这个女儿……

卖点分析
电影的影像表达初衷:徽派建筑尽情展示摄影美学,黄梅戏、油纸伞是中国传统文化家喻户晓的瑰宝。这些极具中国文化标签的符号增强中国特色,也呼吁更多的电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电影的故事表达初衷: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故事,更深层次是两代人的爱情理念,以及沟通方式。故事的悲剧是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和沟通,很多悲剧的产生存在交流与沟通的障碍。所以电影的每个人物都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他们是一个群体的代表,他们有着人物性格上典型的魅力。电影里能看出人物各自的影子,他们在生命里迷茫,他们因灵魂的归宿有过无助。他们因为无助而彼此成全,他们在成全里透视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人设是人的影子,情节是社会的写照,他们交织的故事不仅仅是故事表面的理解,潜在的表达是富有哲思的。
田瑱的青旅
可开发:电影
剧本完成程度:完稿
题材:剧情、亲情、文艺

一个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亲生母亲的女孩,对母亲有着各种美好的幻想,但是当她真的和母亲相逢,经历了一系列情绪转变后,她选择彼此互不干涉,生活归于平静。
故事梗概
田瑱在一座小镇上和发小太杯开了一家青旅,生活平淡中带着乐趣地度过了温馨的两年,直到有一天,住进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燕姨,两人神似的外貌以及客人的身份证信息让田瑱确定她就是自己从未谋面的亲生母亲。燕姨也认出田瑱就是自己抛弃多年的女儿,但是田瑱并没有马上跟燕姨相认,只是沉默地过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与田瑱关系亲密的邻居周姥姥到田瑱房间安慰并开导田瑱,田瑱决定跟燕姨进行交流。母女二人单独相处的灵魂拷问过后,田瑱和母亲相认。这天晚上田瑱的青旅显得特别温馨。和燕姨同一天入住的客人六叔提出明天去爬山,田瑱和燕姨应允。
第三天三个人早早就出发了。在山下凉亭,田瑱像个小孩子一样要求和妈妈一起玩泡泡水,坐旋转木马,因为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童年,所以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六叔下山后说他得去车站接个朋友,田瑱和燕姨去市场为晚餐买菜。就在晚餐时间,六叔的朋友出现,他竟然是燕姨的现任丈夫蔡叔。田瑱听着蔡叔和燕姨说他们自己家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以沉默表达自己的难过。她以为妈妈只是自己的妈妈,蔡叔的到来让她发现不是的。这天晚上,田瑱对燕姨的态度跟昨晚相比就像一团火被水浇灭了一样。
第四天,是田瑱的生日,太杯和男朋友费蓝用心布置了青旅一番,燕姨熬了八宝粥想着讨好田瑱,却因蔡叔的一句话使田瑱更加低落,但是她决定不去在意这些事情了。这一天,田瑱和燕姨一起逛街,她对燕姨非常客气,不再以母女身份自居。生日晚宴上田瑱和蔡叔因为燕姨,两方隐忍地吵了一架。
第五天,燕姨和蔡叔不得不离开青旅,田瑱平静地和燕姨告别,并把记录自己长大的日记本送给燕姨。
第六天,田瑱和周姥姥在剧院看戏,她笑得很开心。
第七天,生活又像从前一样,平淡中带着乐趣,田瑱、太杯、费蓝和周姥姥一起拍了幸福的合照。故事虽然已经完结,但是新的生活正在开始。

卖点分析
年轻人喜欢住青旅,主要看中它的互助、实惠、能够收获一群来来往往的人与他们的故事,以及,运气好的话还能结交一些新朋友。似乎每一家青旅都有它特别的故事,这个剧本里最特别的莫过于主人公和首次见面的妈妈之间的亲情纠纷了。整个故事其实值得深思的点还挺多的,比如因为没有见过亲生母亲,主人公的内心一直有一个结,生自己的人到底爱不爱自己?我相信很多人会产生共鸣。还有剧中的妈妈口口声声说很爱主人公,但是又反复在主人公面前提起她另一个女儿,主人公非常难过。在母亲的角度看来,两个孩子都爱,这是公平的,但是在主人公看来,自己甚至还没有和妈妈很熟悉,像是陌生人一般,根本比不上另一个女儿得到的爱。虽然结局两个人选择再次分离,生活归于平静,但是她们的内心真的平静吗,解开了一个心结,另一个或许正在悄悄萌芽,说释怀就真的释怀了吗?这是留给观众思考的一个点。
不一样的夏天
可开发:电影
剧本完成程度:完稿
题材:剧情、儿童、运动

单亲父亲和聋哑儿子下乡生活中,一起追逐梦想,在足球运动中共同成长并修复父子关系的故事。
故事梗概
单亲爸爸杜明是一名工程师,因为接手一个乡下景区的项目建设,不得不带着小冰一起来到西北乡下。儿子小冰是聋哑儿童,除了听力障碍和不能说话以外,他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以前是一个性格活泼阳光的男孩,在北京的时候曾经是聋哑小学足球队主力,母亲车祸去世后,小冰就很少笑了,足球也不踢了,朋友也不交了,他渐渐变成同学们眼中的“怪胎”,杜明看到儿子的样子,非常痛心,却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来到乡下的第一天小冰就崩溃了,乡下不比大城市,生活条件都相对较差。学校的美老师为了打开小冰的心,组建了一支乡下的足球队....

卖点分析
父子关系的修补和弥补是全片最感人的设计,让观众不禁深省自己父亲那无言却温暖的父爱;聋哑儿童小冰的境遇让人们开始关注到这个弱势群体,也通过小冰的自强与朋友的关爱,展现了别样的友情与成长轨迹。
再见故乡
可开发:电影
剧本完成度:完稿
题材:儿童、亲情、乡村

知青返城潮让知青女和乡下小伙子分别,二十年后素未谋面的孙女机缘巧合下来到乡下,见到爷爷是否能化解往日心结?
故事梗概
故事由一个家庭传承传统木匠和木偶戏艺术展开。
李光华是一位拥有传统匠人精神的老一辈艺术家,随着社会文化的前进,木偶戏渐渐不被人提起。
妻子杨慧君是那个年代的知青,也因为李光华一直坚持雕刻木偶生活拮据,得知知青可返城回乡时离开。
李光华,一直坚守着木偶戏的李光华也因为生活艰难渐渐封箱罢手。从高中后就跟随母亲生活的振邦对父亲疏于交流,关系紧张。杨慧君患上老年痴呆后李振邦将母亲送往美国治疗,母亲好转之际,振邦前往美国接母亲回国,而女儿无人照料便将女儿囡囡送往乡下与爷爷共度暑假。
城市中生活的囡囡是一个压抑童真、不快乐又孤独的孩子,与爷爷的乡下生活使她渐渐对自然敞开心扉,变成了一个乐观又开朗的孩子。
囡囡的出现让爷爷慢慢重拾信心做木偶的雕刻事业,将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承下来。

卖点分析
电影用祖孙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纽带,联系着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疏于见面交流的父子,通过相处却惺惺相惜的祖孙。通过亲情与传承这一纽带联系着传统戏剧文化木偶戏的兴衰与流传,反映出三代人之间对社会文化的认知与思想观念的碰撞。爷爷打破农村题材老人顽固不化的形象,以一智者的形象出现,包容多样文化。告诉观众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不论是代沟还是文化的差异,都是一个爱字可以解决的。不论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加美好,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和”的观念。
奶奶
可开发:电视剧
剧本完成程度:30集,大纲
题材:亲情、喜剧、农村

本剧是一部展现人间大爱的情感喜剧大戏,通过她们复杂曲折的爱情,婚姻、生活和爱心奉献的精神,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现了人间真美、真情、和真爱。
故事梗概
一个被群山环绕在中间的村庄,山下的一户人家,正是善良厚道的赵奶奶一家。
男人早故的赵老太太苦熬半世,总算是盼到了小儿子下队干活,大儿子成家添子。熬成了奶奶,熬成了婆,这对从未走出过山沟的赵老太太,也算是天恩浩荡了。
媒婆上门给赵奶奶介绍老伴,奶奶也有追求幸福的愿望,她也是内心激动地穿上年轻时的花衣服去相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奶奶的大儿子赵生,在邻村的猴三家赌博,脾气暴躁的媳妇彩丽打进赌场,砸了猴三家的做饭大锅。。。更让人不理解的是刚烈的媳妇彩丽,竟然喝了农药倒地死亡。彩丽娘家打上门来,非要置赵生于死地,赵生丢下儿子小龙落荒逃走。。。。
奶奶当即决定,放弃自己的幸福,抚养孙子成人。
调皮捣蛋的孙子一弹弓子打死了乡邻唐顺成家的大公鸡,酒后的唐顺成打了小龙两下,奶奶的二儿子赵亮随即和唐顺成打了起来。。。。
吃了亏的酒汉当晚放火烧了奶奶家的柴火跺,火势殃及了村里的高压线,唐顺成被警车带走判刑入狱。一对儿女立刻成了孤儿。
心地善良的奶奶动了恻隐之心,她不顾自家贫寒,不顾儿子反对,把两个孩子领到家中当成孙子孙女抚养。
通过一件偶然的事情,奶奶觉得读书很有必要,她翻山越岭采蘑菇卖蘑菇,把孙子小龙和收养的孙女小兰送进了学校。
上学的事情激怒了奶奶的二儿子赵亮,耿耿于怀的赵亮认为管两个孩子吃喝已经是天高地厚了,如果再供她们上学念书心里无法接受,他威胁恐吓小兰姐弟造成了小兰姐弟离家出走。
姐弟俩在外边流离颠簸,让心慈面善的奶奶牵肠挂肚,撕心裂肺。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终于让体弱多病的奶奶卧床不起。
儿子赵亮幡然醒悟,他感觉到了奶奶和这两个孩子无法割舍的情感,同时也被母亲这份爱心深深打动。
他毅然决然地找回了两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并且在漫长的生活中与她们建立了父子般的感情。
不懂事的孙子小龙,始终认为小兰姐弟是仇人家的孩子,经常欺负姐弟俩,直到后来小龙在山上被毒蛇咬伤,小兰不顾生命危险给他吸毒才感动了他。
树欲静而风不止,家里刚刚平静下来,离家多年的大儿子赵生全家从城里下放回乡。后找的媳妇是城里人,身边还带个比小龙大的女孩。
这一家人回来,立刻让本来就艰难无比的奶奶雪上加霜,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不仅是孤儿姐弟遭受打骂,就连孙子小龙也备受歧视,但是每到关键时刻二叔赵亮和奶奶都是她们的保护神。
乖巧懂事的小兰在给二叔赵亮洗衣服时被洪水冲走,二叔赵亮舍身相救,让小兰深受感动。
大队考虑奶奶家境贫寒,又收养孤儿就给了赵亮一个林场技术员招工名额。
但是斗大字不识一筐的赵亮选择了放弃,原因是林场每年考试,不合格的辞退。就在这关键时刻,小兰主动承担了二叔赵亮的文化课补习任务。
她像个小老师一样,多年下来终于让二叔赵亮达到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拿下了林场技术员的凭证。
在长期的生活中小龙对小兰产生了好感,但是小兰却对二叔赵亮产生了爱慕之情。
心胸坦荡的二叔赵亮早已把小兰姐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而且奶奶也认为儿子赵亮配不上小兰。
多情的小兰几次暗送秋波表达爱意,都没有引起二叔赵亮的重视,并且引起了一些误会,这对小兰造成了很大伤害,再加上暴雨侵袭,高烧不退小兰染上肺结核。
为了不拖累奶奶和二叔,小兰一个人女扮男装离家出走,重病在身的小兰晕倒在深山里,被采药老人所有救,从此她女扮男装充哑人生活在山里。
二叔赵亮等人不停地寻找,都是渺无音讯。直至从部队回来探亲的小龙翻山越岭地把小兰拉了回来。
在山上小兰每天喝采药老人熬制的汤药,竟然病情好了,这让全家皆大欢喜。
她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村里和乡里保送她上农校,但是小兰坚决不肯,她只想在家干活照顾奶奶。
在二叔和奶奶的反复劝导下,小兰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毕业后她拒绝了留校任教的好工作,带着在城里做理发师的弟弟一块回到了奶奶的身边,照顾奶奶,为奶奶养老送终。
孙子小龙也从部队上回来了,他和小兰商定要用所学知识为家乡改革开放做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卖点分析
1、农村爱情、幽默、喜剧、是一部展现人间大爱的情感喜剧大戏。
2、全剧满满地贴近生活的真实故事,始终是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情感纠葛曲折婉转 。
3、通过她们复杂曲折的爱情,婚姻、生活和爱心奉献的精神,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现了人间真美、真情、和真爱。
4、奶奶剧是一部展现大爱无疆的连续剧,是以奶奶和孩子为主角的大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