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文:上了锁的情绪

为了防盗,人发明了一样东西。
锁!
人拿它来 锁门,锁柜,锁窗,锁车...
形式不同,功能属性相同。
但今天要说的,不止如 此。
在过去,锁 还有一个功能叫:锁命!(听到这两个字时,感觉怪怪的)
为什么叫锁命呢?
过去有一个习俗,孩子刚出生时“魂魄”不全,需要上锁。
到了12岁,魂魄集结完毕,要举行一个成人礼,开锁仪式 叫圆锁!
锁,是一种防护,它的功能是:防盗。
人身上有一个部位叫:锁骨。
人在紧张状态下,在恐惧时,会有一些本能反应,比如:收缩,变紧,蜷缩成一团。
这种状态下,身体一些部位、窍点,会立马 上锁。
窍点 包含穴位,但不仅仅只是穴位,或者可以叫能量通道。
如家门,窗口的功能。
指某个穴位,也指某块区域。区域不仅仅是肉体区域,同时包含能量管辖区域。
比如世间 人办理行政业务,不同的区域归不同的区 主管,可以到区域行政单位,到指定窗口,办理相关业务。
由办理员进行审核办理。
比如 神话故事里有土地公的角色,由他主管某块区域,负责某座山头,土地公不属于某个人,是职位统称,岗位轮流制。
身体也有区域,区域内也有相关“主管”。
身体是个全息,不仅仅是身体全息,包括宇宙全息。
身体与日月星辰也有全息对应关系。

人身体有锁骨,当人在紧张状态时,肩膀紧收,锁骨上锁...往上延伸,意识释放信息,通知“魂魄”,上锁。
魂魄是某种能量状态与信息属性的统称。
出生后上锁的目的,是以世俗的形式,进行自我防护。
随着人的长成,意识能力的渐全,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时,再圆锁,开锁。
但,孩子在这个阶段内,长成过程中,随着成长环境与经历的不同,会形成某种固定的脾性、习性与行为模式。
可能由于原生家庭的长成环境而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在成人之后,始终会按照过去形成的模式运行。
完全自动化运行,有时 根本就意识不到。
或者当触动到某个点,可能就会再次启动。
有很多人,为了自我防护,选择了长期封闭,长期上锁,长期在密闭状态。
虽然保护了自己,但却也形成了一道枷锁。
自闭、抑郁,也应该从相关“魂 魄”区域沟通调理,前往指定窗口沟通办理。

拍打调理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锁点,可以开锁,锁开启,细胞记忆打开,一些人情绪会释放。
但所有的调理,都是在个案准备好的状态下、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调理过程中,可以借用感知功能,但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信任、放权、开启权限。
如果没有获得权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根本就感知不到,对应不上。
即便对应,也会选择性的回避。
情绪 上了锁,是自我保护,隔断了外界。
同时,也封闭了自己。
把它叫:情绪锁!
赵贤文 ∣ 山西根本源
传播自愈文化
传播践行 自然站桩,自然拍打
轻轻松松站桩,自自然然健康
轻松激活自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