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留芍药殿春风”
网师园里有个小院叫“殿春簃”,原是芍药圃,“殿春”二字得自诗句“尚留芍药殿春风”。全诗为:一声啼鴂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查该诗出处,很多说是苏东坡的诗,如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中评《庆清朝慢》时就引用了该诗,说是苏东坡诗作,但未提及出处。柯宝成编《李清照全集》时直接引用该评。黄墨谷为1913年生人,《重辑李清照集》由齐鲁书社出版于1981年。随后,很多李清照选集中谈及该词的书都会引用该诗,也都将该诗挂在苏东坡名下。很多园林类书籍因为殿春簃的缘故,也会提到该诗,往往也将它挂在苏东坡名下,如金学智的《苏州园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园林鉴赏辞典》都是如此。这类书籍还有很多,不一一罗列。曹林娣的《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则比较乖,只说是宋人诗句。1984年出版的《群芳新谱》也将它记在苏东坡名下。《后村千家诗》卷九收录此诗,也认为是苏东坡诗作。《后村千家诗》旧题南宋诗人刘克庄编集,然而改易诗题,割裂篇章,所在多有,清代就有人怀疑并非刘克庄所集。今人也认为,书中所选诗篇和刘克庄在其它地方表现出来的文艺观并不一致,基本可以认定是托名卖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后村千家诗校注》只说《苏轼诗集》不载该诗。 个别也有说是邵雍的诗句,还标出《芍药四首》,这是其中之三。好像有那么回事,但也一直没看到出处,查《伊川击壤集》不载此诗,一些诗词网站上将该诗挂到邵雍名下,不知道凭据何处。后来看到《全芳备祖》前集卷三,载为康节诗,康节即邵雍。此处共录四首康节咏芍药诗,这正是其中第三首。该书作者陈景沂,生卒年不详,此书大概成书于1250年前后,《四库全书》有收录。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卷二十二按,“啼鴂”应作“鹖鴂”。 现在看,我比较倾向于认为该诗为邵雍所作,说是苏轼诗作的虽然书目更多,但都语焉不详,一句带过,缺少结实的出处。只是还有一个疑问,《全芳备祖》《后村千家诗》二书距邵雍、苏轼二人活动时间都是近二百年,这么长时间里会不会有其他书也收录此诗?
前段时间,看到有个前辈文章里也认为该诗为苏轼作品,我向前辈请教出处。前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甩出高帽子说,读诗不要做考据派,要欣赏诗意。我当时不再说什么,事后觉得话这么说,肯定不能算错,但好像又有点不对劲。“床前明月光”究竟是李白写的还是杜甫写的,当然都不影响它是首好诗,但我肯定不会告诉我小孩这是杜甫写的。“不做考据派”这种话,能说但要看谁说,没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去做过查证工夫的人这样说,似乎总有些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