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到了疾病晚期,花费高,痛苦大,我们该怎么平衡考虑?
长辈到了疾病晚期,花费高,痛苦大,我们该怎么平衡考虑?
为了彼此好的心理下,恰恰忘了自己要过好什么样的生活,各种牵扯,孩子就会有哮喘和皮肤过敏。
认知形成信念。形成家庭氛围和心理环境。成年人自我意识要强一些,会平衡。而孩子会从心理上、人际交往上,会出现失调的问题。
有个脑瘫的孩子,爸爸走了,妈妈独自带着孩子,当作正常孩子,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旅游就去旅游,有自己的生活,独立自主,很阳光。孩子后来读哈佛大学,最佩服的就是自己的妈妈。
自己的爸妈面临日渐衰老的躯体,很恐惧,害怕死亡。帮父母取消面对死亡的恐惧。一生都会面临这样的恐惧。日常生活会有意无意会让人去忘掉这个事情。去思考死亡。面对死亡。很害怕,说明对这个事情太不熟悉了。这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
到四五十岁的时候,坦然的思考死亡,是需要拿到桌面上来谈的。遗嘱什么的。
安乐死的问题。如何有尊严的活着,如何不要没有意义的活着,死亡之前不要过度治疗了。
中老年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花费一生的储蓄。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老年拿钱换命。所以平时就得注意锻炼身体。到30岁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更有效率的来使用自己的生命。
疾病的晚期,临终的阶段,花费比较高,痛苦比较大,癌症细胞广泛扩散,器官衰竭的状态。多余的考虑,是看周围的人是怎么看我的,看花的钱是不是够多,这都是多余的思考。需要思考、决定和承担的时候。父母最后的阶段,是考虑他的生活质量,考虑如何结束痛苦。
并不是问题不清楚,而是处于事件中的人没有认真去思考去确认去承担,而不是交给外人。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处理的很好的。
肺癌转骨癌晚期。看西医的部分,癌症晚期的止痛,要找西医。癌症晚期的止痛,非常重要。提供免费的止痛药,给晚期的癌症患者。无痛,是一种共识。
八段锦、打坐课,子女陪着母亲一起上课,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思路。高质量的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