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 (351)丨为转型而设计:欧洲后矿业空间实践丨西里西亚省的后矿业时代煤矿,波兰
西里西亚省的后矿业时代煤矿,波兰
Mines in Post-mining Era in Silesian Voivodeship, Poland
亚当·哈伊杜加,马雷克·戈洛斯,帕维尔·多斯 文/Text by Adam Hajduga, Marek Golosz, Pawel Dos
尚晋 译/Translated by SHANG Jin

密集工业化的时代在西里西亚省已成为历史,但现实中采煤仍在继续。不过,面向新后工业经济,再利用旧工业设施的新途径带来的变化已历历在目。
在西里西亚进行旅游和文化改造的遗址中,不少革新项目是引人瞩目的:卡托维兹的西里西亚博物馆、希维托赫洛维采的波兰矿井卷扬塔、圭多煤矿,以及带有世袭主横井和马切伊竖井的路易斯女王矿井。最后3处遗址位于扎布热市,那是今天上西里西亚后工业改造的主体,也是省中心。
创立于1929年的西里西亚省博物馆于2015年在原先的“卡托维兹”矿井开设了新馆,使6.5hm2的后工业遗址得以复兴。项目为一座主要博物馆提供了场地,将原有的矿业设施改造成博物馆建筑,并创造出引人瞩目的户外空间。奥地利工作室里格勒尔-里韦建筑事务所的建筑理念避免了对这个后工业景观造成过度干扰:巨大的建筑群大部分都隐藏在地下。庞大的地下部分有一个320座的礼堂、一座图书馆、许多教室和会议室、令人印象深刻的展示空间,以及一座高12.5m的停车场。这个建筑群包括原华沙竖井的机房和更衣室。前者被改造为一座两层的餐厅,后者是波兰演艺中心大楼。
圭多煤矿建于1855年,在开采终止后成为排水点和试验矿。如今,这座矿井成了欧洲硬煤矿最深的旅游路线之一:在地下170m、320m甚至355m深的地方,游客穿着矿工的全套工作服,重新体会普通矿工的工作。游线以欧洲地下最深的酒馆为终点。这座矿井还举办克日什托夫·彭代雷茨基国际节等艺术和音乐活动。


扎布热的路易斯女王横井是该地区矿业遗产保护的主要项目。路易斯女王矿井是上西里西亚最古老的国有硬煤矿,遗址保留了它原来的地上和地下区域,并加以布置。它包括可运转的蒸汽卷扬机以及由通道和挖掘点组成的迷宫,并在地下展示19世纪以来的采矿机械。最吸引游客的一个景点是通往世袭主横井的1100m地下水路——欧洲煤矿中最长的水利工程。
扎布热原来的煤矿马切伊竖井实施了注重历史的改造。它是1920年代以来原康科迪亚煤矿大建筑群的一部分。其中,马切伊竖井建筑群有一座全美食餐厅和时尚酒馆。游人可以参观竖井的主要建筑,以及卷扬塔顶部、机房和水站。2015年,马切伊竖井作为杰出保护遗迹荣获波兰文化部大奖。
这条工业遗迹路线是波兰集中展示该地区工业文化和遗产各方面内容的主题路线,并在过去10年吸引了650万游客。□

评论
章明:波兰西里西亚省的后矿业时代煤矿旅游和文化改造项目保留了圭多煤矿全部工艺流程,将新老建筑严格分开,尊重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挖掘地下工业构筑物的空间特征。除此之外,该项目在矿井深处植入现代生活与沉浸式游览模式,凸显了良好的后期策划运营。地面层新建筑所在位置虽然与原先矿坑洞相对应,但其体量以及整个场地的景观划分与原有工厂肌理相脱离,对后工业景观塑造产生了一定干扰。
龙灏:本项目需要处理的是在一个现实中仍在开采的矿区中如何对开采终止后的区域善加利用的问题,和久负盛名的德国埃森鲁尔工业区改造项目相比,设计显然更加注重让游客“深入”体验旧时矿业生产中的点点滴滴:游客不仅可以深入地下逾300m深、体验迷宫般的挖掘点和通道、参观可运转的蒸汽卷扬机,还可以泛舟欧洲煤矿中地下最长的水利工程。这一“深入体验”的过程,伴随着在现代设计的光环境下交替出现的老旧矿业遗迹和当代游憩设施,避免了带给游客过分“幽闭”的感觉。这些,或许正是这一改造项目的成果可以带来启迪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