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2):分清“我的事”“你的事”“神的事”

网上流行过这样的金句:人生智慧在于分清“我的事”“你的事”“神的事”。说的是,管好自己的事,不瞎掺和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爷的事。这也是《一念之转》中倡导的。作者拜伦・凯蒂指出,我们的压力,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
当我们在想“我必须有这份工作”“你应该准时”“这些人太过狂热”“他怎么那么虚伪、骄傲、粘人、八卦…”时,就是在管别人的事,这样的“越权”里,往往纠缠着遗憾、不甘、焦虑、愤怒,在假想着实施控制的同时,接受着负面情绪的反弹。还有一类“管闲事”会比较精微和隐蔽,比如“我的母亲应该更理解我”。我们对在乎的人会特别抱有期待,而由此渴望回报。在期望的幻念中,模糊了“你我”界线,徒增烦恼。甚至于,有些看起来完完全全是自己的事,其实也是神的事。比如拜伦・凯蒂曾辅导一位因身患绝症而抑郁的人,最终让她明白,如果健康是自己控制不了的,那就是“老天的事”。
事实上,分不清“谁的事”,往往是假我滋生的控制欲。(参看《临在与释放的艺术》91页)。控制欲甚至会以不易察觉的理由和借口存在于我们的行为模式。拜伦・凯蒂也说,当我们自以为什么对别人最好时,其实早已过了那条界线,即使是以爱为借口,也是一种狂妄自大,必然会带来焦虑、紧张和恐惧。毕竟,知道什么是自己最该做的事,才是唯一的本分。
把注意力从外在的人和事收回,会获得超乎想象的轻松和自在。下次烦躁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正在管谁的事?”只此一问,就能把注意力带回自己身上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从未真正活在当下——这一生,总是想着管别人的事。而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便足以把自己拉回。借助“临在与释放”,和这门教导推荐系列书籍里的方法,练习一阵子,会发现移除障碍之后,生命原本如此有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