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姐妹的旅行4——贵州篇之镇远&西江苗寨&黄果树
古城探险
哪怕已经去过数不清的古城古镇,镇远古城,还是不该错过。
这座有着2300年历史之久的古城,被四面山峦紧紧包裹,好似一个正在摇篮里酣眠的婴儿,安然香甜。蜿蜒的舞阳河以“S”形穿城而过,使整座城远观似太极图。

镇远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为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必经之地,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在文学作品中,镇远同样也未缺席。
《儒林外史》中,吴敬梓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
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并在《镇远道中》一诗中对这里的山川地势做了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在古城中走街串巷最有趣!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



最有特色的是,很多古民宅为“歪门邪道”,即宅院的大门并非正对着巷道而是斜对着街道,这跟商贾居住有关,商人讲究风水,财不露白,门不对巷。比如傅家大院,就是“歪门邪道”的典型建筑。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里的巷道也是高低不平的!并且落差极大!
入夜时分,我们沿着灯火辉映的舞阳河一直走进挂着大红灯笼的深巷里。


巷子越走越深,越走越高,纵横交错中静得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在小七孔和梯田徒步而导致的发胀的双腿在抗议,但是咕咕直叫的肚子却在鼓励我们继续向前,终于,气喘吁吁的我们找到了目的地——袁家豆腐店。

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手工豆腐老店深藏不露,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
老宅子、几张木头桌椅、一张塑封A4纸的菜单,一切都简单朴素。豆腐圆子、豆花、豆花面、炸蕨粑……量少,但是豆味浓郁醇香,是小时候的味道。



白天的“古城探险”也是惊喜不断。


“哒哒哒哒”,远远的,传来了马蹄声。再一个转弯,竟真有两匹瘦马朝我们走来!马背上驮着两筐建材,由人赶着,吃力而茫然地走着……这景象令烧麦目瞪口呆,也让我们几乎落泪;
又吃了一顿豆腐早餐,继续往巷子里走,竟走上了上山的路,有几只鸡飞到了矮矮的枝头上,正快活地叽叽咕咕说闲话;
在山间栈道上行走,可以俯瞰整座城。尤其是遥望舞阳河,河水蓝汪汪,两岸的建筑树木恍恍惚惚倒映在水中,仿若另一个人间;



河边不缺文艺范儿的小店,游客太少,大多关着门。



有垂钓的老人手执鱼竿全神贯注。

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事能比坐在河边吃一锅热气腾腾的豆米火锅更惬意。云越坐越淡,豆米火锅越煮越醇厚。作为一个并不爱火锅的人,我可以百分百肯定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火锅。



我们住的民宿就在舞阳河边。夜里,靠在大床上,透过雪白的窗帘,依稀可见岸边人家的灯光在河里荡漾。一座古城因为有了这样一条河,可以喧嚣沸腾,也可以从容沉静。


多美好的烟火人间啊!
苗寨探险
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几乎所有来贵州黔东南的游客的必游之地。


依山而建的木制吊脚楼、横跨白水河的风雨桥、大片的梯田、璀璨的灯火夜景、苗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和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同样,不可避免地,又要爬坡!)
但是,如此之美的风景,却依然无法弥补我的失望。
出发前,我对黔东南最了解的大约就是西江苗寨,自然期待也最大。真的走进了,一切美景都符合想象,可能正因为如此,也就缺乏了一点跳脱的小惊喜。(这届游客真难伺候。)

苗寨探险的亮点一定是烧麦穿苗服!


天气有点儿冷,苗服的套裙只能穿在棉衣外,原本小小的身体变得像个武士。最逗的是,戴上了叮叮当当的头饰后,皮大王烧麦一下子“端”起来了,甚至连路都不会走了,绷直了身体僵硬地迈着步子……

看着她这副滑稽的样子,我们的肚子都笑疼了。虽然穿着这身衣服不太自然,但是爱臭美的烧麦依然满意极了。

我也很满意,租小朋友的苗服拍照只要20元,时间地点也不限,拍好归还就行,简直划算得不像话。




尽管没有拍到什么像样的照片,但是每次想起,都会扯开嘴角大笑一番。


苗寨探险荒诞的部分是去看苗族歌舞演出。
演出入场费含在苗寨门票中,开始时间是中午的11:30。

我们11点10分进场,圆形的露天舞台上已经有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主持人在说话了。
一听,才知道,一位国家一级书法家(名字我肯定忘了)正好因公出差来到苗寨,愿意为广大游客当场书写并免费赠送自己的墨宝。
主持人说得天花乱坠,让人心动无比。书法家被热烈的掌声请到台上,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每位观众都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将其作品收入囊中。
慢着,虽然书法作品是免费赠送,但是得装裱吧,装裱费400元,倒也不算狮子大开口。于是,无数双手高举。我们三个面面相觑,总觉得有猫腻。
Yoli掏出手机,网上一查,嗬,该书法家是真,但是一篇两个月前的旅游帖子上赫然也有此人,同样是苗寨,同样的套路,搞半天人家可不是什么机缘巧合因公出差,敢情儿是常驻苗寨哈!

至于该书法家的作品有没有收藏价值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整场演出过程中,这位老先生为了不辜负观众们的热情,一直高坐一角,挥笔不停。也实在是画面“感人”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
苗族姑娘的舞姿很曼妙,小伙们的舞动则更是力与美的结合,和热心男观众互动的“拦路酒”也笑果十足……但最抓我心的则是一群苗族老人(都是70岁以上,最年长的已经90岁)的苗歌演唱,其声缓慢绵长、质朴低沉,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个小插曲:节目演出开始没多久,几位苗族姑娘庄重地拉出国旗,大屏幕上也是一片红。主持人热情邀请前两排观众上台,然后所有人起立,合唱《歌唱祖国》。
太红太正能量了!今年烧麦朝拜了延安、走进了位于泾县的新四军旧址、还参观了重庆渣滓洞,没想到来苗寨也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瀑布探险
黄果树大瀑布,大概是贵州省知名度最高的景点。也是我们争议最大的一个地儿,争议就在于到底要不要去。
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并不属于我们一直游玩的黔东南,只是离贵阳倒不远。
执意要去的人是柳夏,她的理由是“来都来了”。非常不愿去的人是我,原因是“太贵了”,160块的门票加上50块的景观车,简直在挑战我这个穷人的底线。Yoli的意见是“随便”,她向来都是这么无所谓,至于烧麦,有的玩就行。
最后,是的,我们还是去了。并非我意志不坚定,而是,开车的人是柳夏,她一脚油门从西江千户苗寨轰到了安顺,为了行车安全,我总不能去抢方向盘吧?
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有朋友问一路自驾是谁开车。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四个人带了三本驾照,然而,只有柳夏一人有这个资格更有这个技术和胆量应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高速弯弯绕绕、隧道大桥多、还有山路,城市内更是道路复杂、当地人开车极其生猛)。
国内租车都没有儿童安全座椅。我全程抱着烧麦坐在后排俩人共栓一条安全带,哪怕开到20码那安全带都没解开过。坐在副驾的Yoli最理解我怕死的心情,她一路无数次提醒柳夏“慢点”都被柳夏粗暴回怼。带我们四处浪的是一个女司机,而且是一个不能容忍别人说她一丁点儿不好的暴脾气的女司机。我们能活着回来太不容易了!
回到瀑布探险。
为了给烧麦的探险增加点趣味,前一天晚上我给她临时抱佛脚了《西游记》,其中,着重讲述猴王初问世那一段,还播放了几分钟的视频。好吧,我就是一个“心机妈”。
黄果树大瀑布是一个巨大的巨大的景点,光看那景交车费50元就够吓人。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大瀑布、陡坡塘瀑布、天星桥。其中,只有陡坡塘瀑布半小时左右就能参观完,这也是《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牵白马的经典取景地。


大瀑布和天星桥简直要命了。如大家所料,依然是上上下下没完没了,支撑我走完全程的不是毅力,而是那高昂的门票!不行,我花了这么多钱,爬也得爬完!
我们从大门口乘坐景观车在山里兜兜转转,直奔三个景点中位于最高处的大瀑布。下了车到瀑布前还有一段极长的山路要走。上下台阶多,石头路面湿滑,我们轮流抱着烧麦,放弃了省时省力的缆车,坚持步行。

记得几年前游览吴哥窟,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须弥山的台阶,极其陡峭且无扶手栏杆,须得手脚并用万分小心,天堂之路艰辛非常,朝拜必须心存敬畏啊!
大自然又何尝不在考验人类的虔诚和毅力?无限风光在险峰。大瀑布的咆哮声远远传来,那声音是希望是指引也是敲打。当我们气喘吁吁终于“爬”到瀑布前,所有的疲乏顷刻间烟消云散。





徐霞客在游记中描写黄果树瀑布:“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直到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每当我问烧麦去贵州旅行看到了什么,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大瀑布!孙悟空住的地方!”

对烧麦来说,这亚洲第一的大瀑布确实令人难忘,更难忘的是,这样大的瀑布,我们甚至可以走进它,走进孙悟空的家——水帘洞。





然而,对我来说,自然景观更加神秘多变的天星桥景区则更得我心。

我们走完了整个天星桥,全程大约3小时。在游玩了大瀑布和陡坡塘瀑布以后,还能走完天星桥全程的人,真的是不多了。特别是,走到一半烧麦还睡着了,熟睡的烧麦就连轰隆隆的瀑布声也吵不醒。

青山、绿水、瀑布、溶洞、古树、石林……大自然随意挥洒,创造了这一片神奇诡谲的天地,穿越其中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放纵我们所有的感官”,去跟沉默的山石、飞溅的水珠、盘根错节的枝干融为一体。












黄果树景区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没有纸质门票,从一个景区到下一个景区,包括乘坐景交车,全靠人脸识别,效率非常高。但是也有了没法收藏纸质票的遗憾。

一定还有下次
再次回到贵阳,已经累瘫的我们依然没有去任何景点,只是继续刷二七路小吃街,品尝了各种美食。一边吃一边感慨就算是把上海和我们老家的小吃加在一起(也许还要乘以2?)也比不上一个贵阳,甭管是种类还是口味,此观点不接受反驳,谢谢。





当返程的飞机起飞的时候,我们的旅行终于画上了句号。
第一篇游记中我写过柳夏、Yoli和我都表示以后不要再在一起旅行了,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是玩笑话(柳夏&Yoli:我们是认真的!)。
整个旅行过程中,我们四个一直住一个房间,甚至初到贵阳的那个晚上我们还睡了一张床!虽然最后被烧麦踹到怀疑人生的柳夏终于忍无可忍睡到了另一头,而第一晚在重庆就被烧麦踹到差点儿吐血的Yoli则早早就躲开了烧麦的扫射半径。
我们用同一套护肤品(除了烧麦),行前的微信小组讨论具体到了谁带几人份的洗发水。
我们的衣服会换着穿(除了烧麦),口红、香水会互用(烧麦强烈要求参与)。
我们有事会一起商量,比如在苗寨我和柳夏就摁住了差点儿出手买书法的Yoli。
实在商量不出来就猜拳。

也会为了睡到能看到更好风景的那张床而各种心机,别问结果如何,我有烧麦这个制胜法宝,把她往床上一扔,一招制敌。


无聊的女人们还有“日常比美”,“麦麦,我们三谁最漂亮?”“麦麦最漂亮!”“那除了你自己,谁最漂亮?”“妈妈漂亮,二姨漂亮,瑶瑶漂亮,都漂亮!”
……
烧麦和两个姨很亲。



二姨柳夏是她的“半个妈”,从刷牙到洗澡,柳夏都能代替我去搞定。于是,我常常一边玩手机一边听着柳夏终于耐心耗尽“吼”烧麦去刷牙的声音,Yoli无奈地说“这俩天蝎又掐架了”,而我则耸耸肩表示“我听不见”。毫无疑问,这对于我跟烧麦的“亲子关系”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小姨Yoli则更像个好朋友,最起码,烧麦从来都直呼小姨的名字。即将拥有心理咨询师头衔的Yoli不仅懂小朋友心理,更会玩!她是多位明星婚礼的首席翻糖师,会做蛋糕甜品,会画画,会打扮,懂时尚,马上还会有自己的花店!毫无疑问,有小姨带着玩,这为我解放自己刷会儿手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有美景有美食,有人开车,有人订酒店,有人记账,有人搞笑,大家性格互补三观一致,有架就吵吵完就忘,吐槽某个净给人家添麻烦的亲戚都能吐槽七天!姐妹们的旅行就是这么欢乐。最重要的是,一路还有专业人员帮我对付娃,这样的旅行请给我来一打!
所以,放心吧,四姐妹的旅行一定还会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