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计划
查看话题 >子弹笔记能拯救一个懒惰的社畜么?
子弹笔记到底是个啥?两周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印象中这是个很形式主义的东西,花花名字一大堆——Bullet Journal,BuJo,手账——相比于好好记事更像一群爱画画人的拖延症产物。更神奇的是在油管上还存在专门以此为生的up主,一周一更,plan(看) with(我) me(画画)。直到几周前我的本命油管up主bestdressed分享了她的子弹笔记,我才决定真正开始了解传说中的BuJo。
先跑题说说bestdressed,她是一个UCLA电影学院毕业不到一年的混血小妹妹,学霸+社恐+话痨,视频内容以thrifting和穿搭为主,但几乎每个视频都呕心沥血,不只是拍拍vlog和lookbook那么简单。我看她的视频其实主要是因为喜欢她的性格,她永远很真诚地把自己放在相机前,调侃自己的迷惘和对生活的不安全感,让作为社畜的我充满了共鸣。这就引出了我为什么决定要在新的一年开始尝试子弹笔记。工作三年以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懒,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些真正丰富精神生活的事情,业余时间就不知不觉在买买买、决定要不要买买买、和看别人买买买中溜走了。加之几个月前突然开始了和赵兄的家庭生活,我还在摸索如何在新的生活模式中找到足够的个人空间。bestdressed作为一个聪明踏实的独立女性,向我展示了子弹笔记务实的一面,和它提高我生活质量的可能性。
那么子弹笔记到底是个啥咧?子弹笔记的概念问世于2013年,它的创始人Ryder Carroll是一个患有学习障碍的自由作家,他通过汇总自己从小到大摸索出的一套记笔记的方法创造出了子弹笔记,并通过Kickstarter众筹创建Bullet Journal官方网站的启动资金。从此子弹笔记有了姓名,并通过网络发扬光大,直到今天发展出形形色色的spread、setup、画小花,记子弹笔记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传统的子弹笔记包含四个基本collection:Index,Future Log,Monthly Log,和Daily Log,以及一套标记不同类目的符号语言(详情请参考子弹笔记官网,这里就不赘述了)。子弹笔记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可以高度个人化的笔记系统,可以套用于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而我用子弹笔记的目的在于规划自己的业余生活,你没有听错,就是计划自己要看什么电影电视剧、读什么书、甚至记录自己的买买买。所以相较于规划每天要干什么,它更像是一个roadmap,督促我这个懒惰的社畜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让自己真正开心的事。以下是我2020年的BuJo setup。
装备: - 笔记本 Leuchtturm1917 Medium A5 Dotted Hardcover Notebook, Navy | 最经典的BuJo笔记本,点阵背景,每页标有页码 - 代针笔 Sakura Pigma Micron Blister Card Ink Pen, Black 05 | BuJo-er都用的代针笔,写字扎实,05号笔是0.45mm的笔头 - 各色荧光笔 - 修正带 - 纸胶带 | 用来贴在常用页的边边方便翻 - 比笔记本长的尺子 | 比笔记本长主要是因为用起来方便

Keys/Syntax:表示不同类目的符号语言。因为这一套符号语言的存在,笔记便多了一个维度,不仅可以更新一项任务的状态,也方便交接整理。我在这页也加入了荧光笔颜色的意义。

Index:索引,汇总笔记中有效信息的位置,方便日后查找。我的笔记本已经标好了页码很方便。除了Future Log以外,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几个collection已经写上了,最后会专门讲。

Future Log:记录提前已知的每月重要事项,例如纪念日、旅行、体检安排。这个collection对我来说其实可有可无,但是为了从一个地方开始我还是选择了加上。试问一个不把一年365天写上一遍的BuJo-er还算一个合格的BuJo-er么?

Monthly Log:以月为单位的每日安排。我选择以周一开始每个月,并用星期区格。其余的地方用于罗列这个月的task,例如这个月有什么学习安排、哪天该做什么家务,并将这两类事项填在对应天的Project和Chores两栏中,完成后用荧光笔涂上。

Daily Log:流水账。每个月结束后我会把这个月开始结束的页码添加到Index中。Monthly/Daily Log中的内容同时可以转移到前面的Future Log或下个月的Monthly Log中,运用Keys中对应的符号标注每个task的状态。

下面终于迎来了我子弹笔记的重头戏,我生活的roadmap。
Content Planner:2019年我很庆幸自己订阅了AMC的A-List,今年在北美上映的新片只要感兴趣的我基本都看了,2020年会继续下去。这个collection分三个部分:一是督促我去看在豆瓣上标注了想看很久但没看的电影电视剧;二是记录能用闲散时间看/听的up主和podcast,不要被吸进美妆视频的黑洞;三是目前空白的读书计划。如果有额外的笔记我会写在Daily Log中,并将页码标注在Note栏内。

Restaurant/Study/Project Log: 这个collection会记录我吃过的饭店(每周六是我和赵兄的外食日),学习计划(捡起我残破的日语),和项目计划(数据化自己穿搭+衣橱)。这几页的log更像是一个专门的索引,除了在Daily Log里笔记,我也可能会开启他们各自的collection,再在这几页中记下页码。

Consumerism: 买买买三部曲,买东西前先写在Wish List上冷却,如果还想要再加入Shopping List,最后记录自己declutter的情况。希望能借由这个collection更留意自己需求和物欲。

Tracker: 很多人会把Tracker放在Monthly Log中,但是我决定把一年的tracker放在一起,方便观察自己的变化和发现规律。有一些tracker是帮助自己习惯养成,有一些只是单纯的记录。更希望自己不要因为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没坚持而气馁。

那么子弹笔记到底能拯救一个懒惰的社畜么?We will find out in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