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未写完的回忆(2012)
日本的竞赛
说到参加日本的竞赛,必须从我大学时的一个老师说起。我82年一进大学,就遇上这位老师在日本竞赛中获奖,中央玻璃公司的一个佳作奖,这是他第一次获奖(后来他获了很多次奖)。我还记得那天中午下课后从教室去食堂的路上,学校广播播送了这条我校青年教师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特大喜讯。当时国门刚刚打开,在国际上获奖好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报纸上总有什么国际音乐大赛获奖国际数学大赛获奖的消息,好像是全民关注的事情,国家又出人才了,大家都很高兴。这是八十年代的气氛。我们老师当然也上了报纸,后来还有一篇写他的报告文学,写了他很多传奇故事,包括曾经设计导弹寄给中科院什么的。当然他成为了我们的第一个建筑偶像。他做讲座,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字下面就一片惊呼,后来我们图纸上写字全学他的字体。我们班也许是最崇拜他的,有次听说他在工农兵大学生的重新考试时数学只考了8分,也让我们很兴奋,后来我们班那学期高等数学有十几个不及格。不过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去参加竞赛,大概是觉得要等到有非常高的水平(像我们老师这么高水平)后才能参加竞赛吧。我可能在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想过自己也去参加竞赛,不过完全不知道从哪里才能获得这些竞赛消息。有同学问过这位老师,他也没说。后来他离开我们学校了,到另一个学校创办一个新的建筑系去了,但仍然不断有他在日本获奖的消息传来。很长时间他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神话。
我第一次得知日本竞赛消息是从《世界建筑》上的一条简讯,85年大概六月份的时候,高我一级的李舒(他当时也是我偶像)跟我说,咱俩一起做个东西去参加这个竞赛吧,让我很兴奋。不过简讯的信息实在有限,让人无从下手,后来李舒也毕业了,这个合作就未成。李舒毕业后去重建工读研究生,后来就传来了他在日本竞赛中获奖的消息。后来又传来一次,他获了两次奖。重建工大概是八十年代中国最活跃的建筑系,当时也是我非常向往的学校,感觉怪才全在那里,他们当时也是在日本获奖最多的,好像每年都有几个人获奖。
我第一次参加日本竞赛是86年,印象中是一位分到设计院工作的同学给了我一份已翻译成中文的竞赛任务书,他应该是从一位重建工毕业的同事那里得到的,印象中还是手抄的。我们系所有年轻老师都参加了这次竞赛,一位怀才不遇的中年老师也参加了,最后没人获奖。后来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的外刊室偶然发现了日本《新建筑》的影印本,发现上面有很多竞赛消息,不过影印本都晚好几个月的,看到这些消息时多半已经过了截止日期。后来在我们几个年轻老师要求下我们系也开始订原版《新建筑》,这样就可以及时获知比赛消息了,然后复印了找会日语的人翻译。一度我们系年轻老师都非常热衷这些竞赛,大家都做,全是日本的竞赛,日本各公司与新建筑杂志合办的竞赛,最著名的应该是中央玻璃公司的和日新工业公司的,所以那两年“做日本竞赛”也成了一个固定的节目。我想大家都认为这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吧,不过应该也与当时工程项目比较少有关,大家都没什么事做。我应该是参加比赛最多的,因为我是最闲的,出名欲望也最强。我当时觉得这些竞赛很能发挥我的想象力。前后做了大概上十次,一次都没获奖。
我知道新建筑住宅竞赛不同于其他日本竞赛是从张永和的一篇文字,是他当时获得这个竞赛一等奖时的一篇自述,《世界建筑》上的。他说最初得知那年的评审员是海默特·杨时有点失望,因为不是他感兴趣的建筑师,但是如果不做的话,又得等一年。他这句话让我有点困惑,日本每年竞赛这么多,为什么还要等一年?我这才去研究了一下这个竞赛和其他日本竞赛的区别。 (未完,应该写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间,这是应《domus》中文版的约稿而写,本来想不按编辑的提问自己写一篇,后来发现这样会写得太长于是放弃了。)
-
云端的旅行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30 0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