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忧伤与神往——读新版《吉檀迦利》(译者: 萧兴政)
五星推荐。封面吸引了我,内容则唤醒了我的记忆,三十年前在故乡小镇的一个微妙的书店里,我第一次读到了诗歌,认识到世界上曾经有一些诗人,他们的名字叫做雨果(啊,一个法国人)、泰戈尔(啊,一个印度人)……那永远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是一部全新的译本,值得喝彩的是译本中同时包容了泰戈尔本人的英文翻译,以及美国艺术家马克·麦金尼斯103幅匹配文本的神秘主义画像,是可称为“三全”。如果比照记忆,那么向神灵的精神献祭清晰无二;但全新的阅读则揭示了神道设教背后的精神忧伤,一种自我的内省,对精神迷惘的眷恋(对神的信仰奇妙地刺激了更深的彷徨),以及诗歌本身所激发的超越性体验。“旧的话语刚到嘴边已成滥调,新的旋律又从心中迸发;旧的辙痕刚刚依稀远去,新的疆域又奇妙地展开。”但是,彷徨才是根本令人动容的精神存在,言语的表达只是浮上意识浅层的部分,更玄妙的存在隐而未显,所以,“我要唱的歌曲至今还未唱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泰戈尔(只要他读过泰戈尔),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的泰戈尔是本书的第74篇:“白昼已尽……我不知道是否该回家。我不知道会邂逅谁,渡口小舟上有个不相识的人在弹琵琶。”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妙的忧伤与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