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
今天要说的电影是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的一部剧情片《绿皮书》,该片原版是18年九月份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国内则是19年3月份上映。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在做酒吧侍应生期间因为个人在外事务缠身的空窗期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尼由于夜总会关门装修,也正需一份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了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当他到达豪华公寓后,发现这位博士是个名叫唐的黑人古典乐钢琴家,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在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当然,两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他们很容易身陷麻烦之中,但托尼需要钱,而唐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专业司机。给托尼付钱的唱片公司给了他一本“绿皮书”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是只限白人。片中对细节的掌控很到位,尤其是途径新奥尔良和田纳西那一段的乡间景色,正在采摘棉花的黑人,路边形形色色的餐馆和汽车旅店,无事生非的当地白人,时代气息很浓,都在彰显着并不和谐,紧张急促的色调。
一路上托尼和唐也从开始的格格不入和各自试探一步步解开心扉,接纳彼此,扣人心弦。“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从最开始的矛盾抵触、到被迫站到一边慢慢调和、甚至最后的惺惺相惜,这不是一趟抛开歧视的旅途,而是两个孤独的人从彼此身上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更真实的世界。纵使有太多不同,种族的、阶层的、贫富的,都可以在这一场春风化雨、淡入心灵的结伴同行中,化干戈为玉帛。“爱上你是件毫不费事的事情”、“如果我不够白,也不够gay,又不够男人,那么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唐·谢利为托尼口述如初恋般的情书,托尼教唐接地气的吃鸡,并在小镇里彼此解围,最伟大的友谊不过如此。
肤色、阶层、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因为音乐而结缘,因为公路旅行而成为一生朋友。有时候才华并不够,还需要勇敢,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赶走偏见不是靠鸣枪,赢得尊重不是靠拳头。为了如厕宁可折返,为了用餐甘愿罢演,受到霸凌不视为侮辱而视为考验,受到恩惠不视为荣耀而视为耻辱。南方劳作的黑奴看到路边的他衣冠楚楚,如同一个预言。一家上流餐厅,一间宽敞厕所,一个高档试衣间都没能容纳下的东西,却装进了一方绿色车厢,勇敢上路。电影通篇的节奏并不算太快,像是一个安静的说书人,娓娓道来,犹如午后的阳光投射进落地窗的那一刹那,映在杯子中的倒影令人安详可近。
唐一生都在为白人弹奏音乐,默默承受那些白眼和不公,他憎恨种族歧视,但是他自己也在进行着种族歧视,他不会在路边的酒吧也不会在田野里为他的同胞去演奏一曲,他为自己所要求的一切都是对照着所谓的“高贵的白人”进行的。他说自己不够白,也不够黑,不被白人认可,也不被黑人接受,他努力去证明自己,自己不比白人差,可是他却忘了回头看看自己的同胞,他认为自己非常孤独,影片中说,孤独,是因为没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后来在橘鸟酒吧中,他用手拿起食物,弹奏普通钢琴,与黑人乐手一起演奏,那时候他是真的很快乐,这种快乐和他在舞台上表演被称赞带来的快乐不同,这种快乐带来的是温暖,消除了他的孤独,给了他勇气。与其说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对人性的彻底洗涤,双方各自完成灵魂的救赎,人性在那一刻是美的,是温暖的,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