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300年“剁手”极简史
成都
成都人爱买会买,全国都是有名。
如此之厉害,成都人“买买买”是怎样进化的?一出成都人“剁手”消费发展史的“大戏”在此拉开帷幕……
成都自古乃“剁手”之城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
在2300多年的建城史里,成都最响亮的名号是“天府之国”,因为物质充盈、生活富足,人们更愿意在物质形态上追求极致的美感。

西汉时期,成都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贾往来,消费市场十分兴盛。
2018年,成都成华区发现了四座汉代古墓,出土了一件重要文物:摇钱树。可见2000多年前成都就已经是一座消费力旺盛的城市。

到了唐宋,更有“扬一益二”的大名鼎鼎。虽然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气更大,但论到消费的踊跃程度,扬州其实比成都都还略有不及。

宋代的成都,因为对“买买买”的热爱,诞生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张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是世界金融史上的一块超震撼的里程碑,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但要论这个时候最火爆的,还是按习俗和季节分类的时令特色市场。这就是著名的“十二月市”。
正月去大慈寺门前的灯市买灯,二月去青羊宫的花市买花,三月桑叶绿了是买农具桑条的蚕市,四月则是富丽繁华的蜀锦丝绸市……一直到十二月买门神和辟邪桃符的“桃符市”。

到了明代,成都商贸项目增多,流通地区扩展,成为川西商贸中心、西南商业龙头。
1906年,全国首届商业劝工会在成都青羊宫举办,展出3400件物品。这是中国最早的商品博览会,开辟近代中国博览会先河,为今天成都的“会展经济”埋下了伏笔。
1909年三月初三,成都总府街上的“劝业场”建成使用。不但是近代以来成都市最早的商业大卖场,也是全国效法的榜样。

1924年,春熙路建成。由于地处市中心,春熙路发展速度很快,逐渐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成都第一路,吸引了很多商家与文化单位云集于此。
百年后,春熙路商圈依然是成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上世纪成都人“买买买”热潮
购物、娱乐、消费……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双十一,但上个世纪的成都人,“剁手”起来仍旧当仁不让。下面这些场景,可有你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走进成都人的生活。

报纸上记载过人民商场正式营业:全场面积约有一千三百平方尺,共有八幢场棚,一幢铺房,有二百二十间铺面……商场里经营的商品有日用百货、文教用品等,还有公共食堂、咖啡厅、茶馆、曲艺场……

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两个大型的国营商场,使得天府广场-盐市口一带,成为彼时成都最具标志性的消费场所。

1980年,成都青年路开始初设百货摊区,之后范围逐渐扩展,包括暑袜中街、荔枝巷和交通路,总长度800余米,进场经营者达516户,多数为个体摊户,生意兴隆,热闹不凡。

80年代流行看电影,票价不过2-3毛,上千张票一上午就卖完了。成都青年宫电影院成为当年人们心中的文化地标。

进入90年代,成都零售业真正迎来全面开花的阶段。
1993年,太平洋百货在春熙路开业,成为最早进入成都的外资百货,也很快成为成都人逛春熙路的必到之处。

1997年,伊藤洋华堂春熙店开业,之后年年都被热情的成都市民挤到人山人海。
上世纪90年代初,春熙路的夜市也开张起来,成都的消费中心演变为春熙路-盐市口,中间连着青年路。

新时代的成都版“消费升级”
2000年以后,进入新世纪的成都人,迎来了“消费升级”的全新潮流。
以2007年开业的锦华万达为代表,“Shopping Mall”的概念被引入了成都。那时候起,成都人开始习惯于“玩一天、逛一天、买一天”。
2010年前后,建设路商圈形成,除了SM广场,还有伊藤洋华堂、龙湖三千集、万象城陆续驻扎。
2014年,IFS和太古里相继开业,两个重量级的购物中心一跃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2019年1—10月,成都新落户各类品牌首店405家,其中全球首店4家,全国首店42家,首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2019年全国不夜城综合评分,成都以90.29分高居第三。同时,成都夜间经济在全天消费中的占比达到45%,超越北上广,位列全国第一。
新时代的成都人,显然在“剁手”消费这件事上,想法很多。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已然对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跃跃欲试,积极布局。
成都有着千百年的商业史,孕育了其休闲之都、消费中心的深厚底蕴。在这一轮城市巅峰对决中,成都有没有机会脱颖而出,问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2月16日,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召开!这一场正儿八经的大会主要讨论了一个接地气的话题:如何让海内外消费者在成都愉快“买买买”?
最新消息出炉!成都将塑造8大重要消费场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来了解一下,进击的成都!
01 地标商圈潮购场景
以重点商圈为载体,发展品牌首店、国际新品首发、时尚秀展、都市娱乐、品牌餐厅、主题乐园等业态,在跨境电商体验店、高端定制店、跨界融合店等最新最酷潮流店中感受“成都购物”,零时差把握国际时尚脉络,引领潮流风向标。
- 地标性都市级高端商圈


- 功能错位的区域级商圈

奥体公园



02 特色街区雅集场景
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美食品鉴、沉浸购物等业态,在体现天府文化基因和成都城市肌理的街坊里巷中穿越城市历史,在原汁原味、慢条斯理的特色小店中感受城市温度,品味市井烟火成都“慢生活”。
- 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传统历史文化特色街


- 公园闲逸特色街区



大川巷等
03 熊猫野趣度假场景
发展熊猫科研繁育、科普教育、高端生态旅游、IP舞台剧、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文创设计等衍生业态,打造人与动物、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典范,为全球熊猫爱好者打造多角度聆听熊猫故事、全方位感受天府熊猫文化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熊猫文旅项目建设

04 公园生态游憩场景
以公园、绿道网络为载体,发展运动健身、亲子互动、公共艺术、户外游憩、微度假、花卉园艺、休闲餐饮等业态,在“公园+”“绿道+”场景中欣赏大自然、体验闲适快乐、增进社会交流,感受蜀都味、国际范的公园城市生活魅力。
- 锦江公园

-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 龙门山自然生态公园等

05 体育健康脉动场景
发展品牌赛事、电子竞技、运动旅游、康养度假、医疗美容等体育创新融合业态,让人民群众在体育健身活动和专业化“医疗+”服务中放慢生活节奏、调养身心,满足全人群、全过程、全周期的生命质量需要。
- 赛事场馆



- 医疗康养项目

- 体育旅游休闲载体

06 文艺风尚品鉴场景
以天府文化为魂、生活美学为韵,发展艺术品交易拍卖、国际友城文化交流、沉浸式戏剧话剧、原创音乐孵化、全时书店等业态,让市民在文艺鉴赏中接受美学熏陶,静心感受生活之美,追求高格调审美的有品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音乐演艺场馆

- 博览鉴赏地


- 公共文化空间

- 多元立体的创意文艺空间

07 社区邻里生活场景
完善社区婴幼儿照护设施、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共享停车位等基础设施;
发展缝补维修、简餐早点、生鲜超市等基本生活服务,托育服务、老年康养、社区关怀、生活美化等教育成长服务,无人货柜、智能安防、智慧物业等新型智慧服务;
在“家门口”享受功能完善、专业高效、活力彰显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
- 国际化社区

- 示范社区

- 加快建设一批“天府之家”社区综合体、社区邻里中心

08 未来时光沉浸场景
发展主题购物中心、VRAR交互娱乐、4K/8K超高清沉浸式影院、全景3D球幕、5G超高清赛场、数字光影艺术展、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数字经济创新服务和产品;
以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互动艺术装置营造超现实体验空间,在黑科技驱动下丰富现实感知,拓展虚拟世界,感受全新未来生活。
- 成都AI创新中心、成都数字文化产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项目建设

- 5G示范街区

努力挣钱、开心花钱,该工作时拼命、该放纵时任性……消费之都、生活城市始终是成都最靓丽的名片。
这一次,请叫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作者单位:微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