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性,想让二胎随我姓,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不过分。
一.我们先来看看关于姓氏的发展。
1.在先秦时期能拥有姓的都是贵族。
在混沌初开的传说时代,姓氏就产生了,但是,姓只有贵族可以拥有,普通老百姓是不能拥有的,所以,据记载,当时的姓氏大概只有30个左右。
2.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是姓氏合一了,另一方面是姓氏全民普及。在这个时候,普通的老百姓才有了自己的姓氏,在战国时期,姓氏比先秦时期30个左右的姓已经翻了好几倍。
3.因为战乱等原因有些姓消失了。
因为战乱很多姓消失了,但是,出现了新的姓氏,迄今为止,我过史籍中可查的姓要超过2万个,目前仍在通用的大约有3000个。
姓氏的增减一直在变化中,但姓氏中所蕴含的家族认同,始终在发挥着强大的力量。
2.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你问的是第二胎可不可以随你姓,那就是第一胎是已经随父姓了。
姓氏在先秦时代是贵族的一种象征,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很多贵族没落了,普通老百姓发财了,贵族的姓氏慢慢地消失,发了财的老百姓的姓氏开始出现。
姓氏在整个演变,增减的过程中,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是一个名字前面的前缀,而是一个家族的认同。
虽然,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假如,在一个家中,家人对于家族认同观念都比较淡薄,那么,孩子和谁姓,
真的就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假如,家人对家族的认同观念特别强烈的话,那问题来了,孩子和谁姓,就是谁的家族后代。
二胎和你姓,就是你们家族的后代,一胎和你丈夫姓,就是你丈夫家族的后代。在中国,男人认为娶进来的媳妇都是自家的人,
更遑论一个孩子,这种家族认同观念奇葩的现象是会搞出很多没有必要的矛盾的。
在我们中国,说实在话,很多父母给儿子娶妻的目的就是为了种族的延续,那么,你让带着这样目的娶妻生子的家人,
来认同你让孩子和你姓,就是招惹矛盾。
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对,仅仅是基于“男女平等”和婚姻法规定的“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的基础上说的。
具体执行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征求你孩子父亲和他家人的意见,为了全家更加“和谐”相处,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古人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也就是对于家务事是不能只用理和法去判定的。
不过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一)未满18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二)18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这一条规定说明,子女在18岁之后,是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和谁姓的,当然,那个时候,就不由父母决定了。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