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馍 | 余忆童稚时
关于家乡,一切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大多都是在冬天这个季节。在这一点上,追根溯源,翻开日历,其实不难发现,很多重要的日子都是在秋收之后的冬天,毕竟这个时候大地冰封,颗粒无收,动物冬眠,以至于渔夫无鱼可网,农民无地可耕,猎人无猎可打,那个时候的娱乐生活又不如今天的丰富繁多,所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闲来无事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各地有各地治闲的方式,从略显泛黄的记忆中我找到了一样东西,烙馍,关于这个名词解释一下:
烙馍:烙和煎、炸、蒸一样,是一种烹饪的方式,馍限定了其由面粉制成。

食物能治闲?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大家可以围坐一起聊八卦,从我很小的时候,每至冬日,姨姥、妗子、这个姑、那个姨就会围着火炉,一边聊天一边烙烙馍,他们的话题由张家长说到李家短,从村东边说到村西边,上至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刚刚过门的小姑娘,无一幸免,你以为她们的话题只是这阳间之人,不,阎罗收纳之人她们也能言之一二,如果这个时候你恰好经过东窗边,或许你能听到张三、李四他们祖宗十八代的陈年轶事。这时候行走在阡陌小路的王二和麻子,听到旁边的坟墓里连连打了几个喷嚏,还以为是见鬼了,吓得撒腿就跑!

围坐之中,一定有个婶婶表情浮夸,手舞足蹈,她所叙述之事惟妙惟肖,极其逼真,好像事情发生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一般,一定还有一个婶婶一边吃着烙馍一边点头如捣蒜,哟,不用说了,当时她也在。这个时候有个小孩子插嘴,打断并更正了浮夸婶婶的措辞,一般都会得到这样的回应:小半拉橛子,毛扎齐没,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去一边玩去,然后随手塞给他一块烙馍。小半拉橛子屁颠屁颠走了,浮夸婶婶得到了胜利,但是这个婶婶没有想到的多年后这个小半拉橛子把这事写下来了。

且不管她们所言之事是否事实存在,就人类发展而言,八卦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还在狩猎采集时代的时候,八卦就已经存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八卦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与他人进行社交,八卦就相当于润滑剂一般,有利于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一个团体的团结,当然八卦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所以检验女生友谊的标准,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她们能不能一起分享八卦。

当然作为小半拉橛子,我们不在乎她们的八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目之所及,心之所往的就是热腾腾的烙馍,眼巴巴地看着,那双手起落、擀面杖子撞击着案板“啼哩当啷”响声中,变戏法似的擀好了一张面馍,面馍在炉火的烤炙之下,散发着浓郁的麦香,一次次的翻转,似在有意无意挑逗着味蕾,在一次次挑逗之下,我挣脱了童年,也挣脱了这童年之趣。好在我经历过,于是这便化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当年的烙馍也渐渐远离了我们,自打我读初中以后就再也没有尝过,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发达的地方往往会邯郸学步似学习发达地方的一切,照本宣科只会让自己失去本我,人总是这样,传统的东西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缅怀。一种食物不仅仅是食物那么简单,他还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就像我一直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用马桶,不会亚洲蹲的欧美人赋予了它的外观样式,但是习惯亚洲蹲的我们却全盘接受这一象征发达和文明之物。有位看官说了,蹲久了会麻啊,还是马桶好。我想说:您痔疮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