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重 不相送
应该是2019年最后一篇日记了,献给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今年估摸记录了得有140+的日记(约23W+字),观看350+部电影,完成约64本书籍阅读。
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驾车行驶在细雨中,被隔岸飞驰而过的轿车溅了一玻璃。想起童年很爱玩的激流勇进。那是种什么心理呢?既兴奋又害怕,但又特别期待的一种诚惶诚恐的挑战欲。


晚上心血来潮去了许久不见的老友家。小两口幸福甜蜜地窝在万达公馆里,楼下还有个真人小管家。看着《我们的歌》一起吐槽。吃着鸡排师傅85度赤糖饼干奇异果樱桃莲雾,喝着岩茶和杨枝甘露,饱腹感十足。嫂子鼓励我继续坚持写作,研究美食。晚上可以睡个好觉。平时各忙各的,难得聚在一起,他仍像四年多前那个中秋节的夜晚那样照顾我。唯一不同的是,他即将成为一个父亲。

临睡前在优酷点开同学爸爸录制于2010.8.19并十分有幸仍被完整保存的“长春十一高三年五班祈福仪式”,那是我们真实的高考奋斗历程。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看那时的自己。83人,十年。好多人的名字早已模糊,但那仓皇,困顿,和对未来过分的笃信,不会忘,不可能忘。
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晋江机场德克士。对面坐着一位面容姣好的妙龄女孩儿,梳着街头霸王里“春丽”的发型。她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文了“王”“[爱心]”“军”。短短三个字符,写满或愉快或不堪的往事。
纤细白嫩的手指在Iphone X屏幕上安静地敲敲打打。她戴着非原装有线耳机,轻声细语和闺蜜诉说着自己“即将离开泉州远赴上海可能再也不回来了”的境况。立刻想到杨德昌电影《恐怖分子》那张母亲留下的口讯:“不用找我。我永远不回来了。”真想要和她聊聊心事,如果可以,若她愿意。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是那种并不秽亵对一个女孩子十分单纯的欣赏。因为实在太清纯可人了。好想和她搭讪。但又觉得似乎不太礼貌,最主要还是怕被拒绝。太遗憾了······
当晚在QQ音乐罗大佑新歌《请珍重》留了两段话:
「來聽你的聲音的我的耳,以及略顯疲態的靈魂。形影相吊,拉桿相伴。剛下飛機,第一次踏上合肥這片土地—於我而言極其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氣味,5度氣溫,一腔熱血,彼此消融。一點都不感到寂寞。明天見!」
「十八歲,我初戀了。她抄了整首《光陰的故事》連著我們相戀一整年的她或開心或晦暗的日記送給我當作週年禮物。突然之間,所有那些音樂我都聽懂了。後來她離開了我,音樂,和那本寫滿情緒的日記卻完好無損地留了下來。願明日能聽到《光陰的故事》,也算對八年多前那段時光最好的告別,和那個女孩兒的不辜負。」(事后回忆是十年前了)
两天过去了。石沉大海,念念不忘,没有回响。

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02:51,合肥,罗大佑演唱会结束后,孤伶伶在酒店房间内踱步,饥肠辘辘吃着饿了么平台上点的“哈尔滨水饺”里的白菜猪肉水饺(18个)、水煮花生和木耳拌腐竹。剩了两个水饺,另外两份也都未能空盘。远没有前一日好吃。当时的感觉是这样的:“东北水饺(猪肉白菜),水煮花生,泰式虾片。在一座陌生的也是第一次来的城市合肥,吃到往日熟悉的东北味道。我太幸福了。5度低温下凛冽的风刮在脸上,听着罗大佑《请珍重》。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
看来,什么东西尝多了,都会寡然无味。记得圆桌派有一期许子东聊到张爱玲。
「张爱玲当初说过一句话,她的理想嘛,最有名的,我要比林语堂还要有名,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我要周游海外,世界,我要在上海有套房子。但是到她晚年的时候,台湾的传媒跟她说,你姑姑快去世了,她一辈子最好的,他说你回一次上海吧,所有费用都我们给。张爱玲据说是电话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说:“这个世界我没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去过的地方我就不去了。”始终在上海没有任何的财产。」


一遍遍听着《请珍重》和《光阴的故事》,千言万语却只浓缩成了寥寥四行字,幻化成最简单但也是最遥远的祝福post到朋友圈:
「请珍重 不相送
献给十年前 那个偶然闯入我生命的女孩。
愿她幸福。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这次远道而来,算是对那段梦幻时光的彻底告别。感谢罗大佑。给我这样的机会,许我如此的勇敢。单刀赴会,真情流露。

合肥就像一个死气沉沉,没有化妆的女人。像一幅无需着色的素描。冷冰冰的感觉,正如这座城市的气温,人与人的关系。冷到想砍掉双手。包河区南宁路与庐州大道交口希岸酒店(合肥万达文旅城店)8628空旷,冰冷的房间内,没有人会知道,一个总觉着自己还是男孩儿的二十七岁青年,透过污迹斑斑的玻璃,凝望着远方的天空(没有烟可以握),正忧心忡忡眼含热望地思考着自己的未来。这来自六楼的幻想。
住处隔壁就是融创茂商城。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琳琅满目的商品,已再难吸引我灼热的见过一些世面的黑眼球。在陌生城市的陌生商场里找餐馆,恍若找结婚伴侣一样:冥冥中总觉着下一个会更好。但又不十分肯定。
地铁里,十站左右的路途,读完黄小邪“木草街”这篇。三毛作词、齐豫唱的那首《七点钟》,歌词一下擒获了我,令我失去免疫连带所有的抗体。这次流浪过后,一定要尽快去读三毛的文章。
“今生就是那么地开始的/走过操场的青草地/走到你的面前/不能说一句话/拿起钢笔/在你的掌心写下七个数字/点一个头/然后狂奔而去/守住电话/就守住度日如年的狂盼/铃声响的时候/自己的声音那么急迫/是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是我/七点钟/你说七点钟/好好好我一定早点到/而明明站在你的面前/还是害怕这是一场梦/是真是幻是梦/是真是幻是梦/车厢里面对面坐着/你的眼底/一个惊慌少女的倒影/火车一直往前去啊/我不愿意下车/不管它要带我到什么地方/我的车站/在你身旁/就在你的身旁/是我/在你的身旁”。
哇塞,闭着眼睛听,恍若坐在时光列车里,穿过一个又一个黑黢黢的隧道,看了一场颇为浪漫的电影,过了漫长而短暂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想象力,才能写出“车厢里面对面坐着/你的眼底/一个惊慌少女的倒影”这样教人讶异的化骨的拍案叫绝的望尘莫及的流淌着绵绵诗意的刻骨铭心的柔肠寸断的句子。

下了地铁,换乘133路公交奔赴目的地。“科大东区”公交站旁,强烈的阳光穿透裸露的云层,与我不约而同地对视着。上一次有过这种醒目的“冬日暖阳”的感觉,还是在重庆,西大,几年前了。

以学生姿态混入知名学府USnews 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Top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漫步在阳光灿烂树影斑驳银杏遍布的校园里,被问路的过客误认成学生,心里窃喜。AirPods里放着校园民谣:同桌的你、恋恋风尘、想把我唱给你听、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冬季校园、风吹麦浪、白发飘飘的年代、流浪歌手的情人、生如夏花和在他乡。

捡起一片并不十分好看的干瘪,破碎,伤痕累累的枫叶。本想着带回来,但仔细一想又认为路途遥远难以保存。也就算了。但别浪费了这一刻的浪漫。拾起,拍照,放下。留给下任好心人。
运动场外,咔嚓咔嚓一顿自拍。朋友问:“眼睛呢?”我回:“我的眼睛,躲在你的眼里。”
远方的阳光送来及时的温暖,在身体流淌。情不自禁就想起三毛的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排球场四周的铁网,令我想到陈果最不矫揉造作的《香港制造》里李灿森趴在网上的那幕。想到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男主人公安东尼那个立在铁网边经典的直视着的无助镜头。眼神中传递着青春期才有的无名的困惑。

我伸出手,张开五个手指,抚摸着铁网。多么想牢牢抓住这易逝的“光阴”。但心里明白:不可能。但起码,我能深切感知到冰冷的手掌上,那灼热的阳光,在燃烧。甚至肌肤上的脉搏和胸口里的心脏,都在不安且剧烈地跳动着。


闭着眼睛,整个人蜷缩进Nike羽绒服里。我已经很久没有进过校园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抹光了。虽然我知道校园并不大,我知道不久我就会离开,可能永远不再见。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图书馆楼下走过一对恋人模样的少男少女,腼腆地说笑。真羡慕这样的年纪。遗憾自己未能把握。我不知这段关系会维持多久。请彼此坦诚,别言不由衷就好。


学生宿舍门口,意外发现一辆锈迹斑斑很有年代感的“凤凰牌”自行车。车主恐怕颇有些年岁了吧?不然也许就是生活比较清贫,抑或怀有某种独特的情怀。一只流浪猫孤独地舔食着散落满地的猫粮,然后离开。应该是宿管大爷或大妈收养的宠物。

这张多么像西大北区校园藤蔓缠绕的墙楼呵!

和总是“不辞而别”的首任校长郭沫若合了张影。没读过他的作品,只是听说。他的文学成就固然高,但某些作风却也不尽认同。

旅途总是充满意外之喜。无意中闯入的小角落,极有可能成为日后回味无穷的丰满记忆。USTC1958咖啡馆,一杯热巧克力化得了,搭配焦糖烤布蕾。迫近0度的冬日,似乎也并没那么冷了。我特别喜欢它家的装饰风格。难掩喜悦之情。想以后在泉州开一家。抛却所有其他东西,单就这一个下午的偶然体验,都是值得的。惊呼:这太安逸了吧!
漫不经心翻看着黄小邪《流影海德园—黄小邪电影札记》另一篇“早安,北京。晚安,迁徙的鸟”。国际歌、94年、香港红磡、张楚、何勇、窦唯、钟鼓楼、十七岁的单车、秋千、跷跷板、李寿全······那些年里真正感动过我们的东西,真的只是个美丽的误会吗?
一遍遍放着李寿全《8又二分之一》。“拥挤的人群/陌生的少女/似曾相识的面容/拍醒青春的记忆”。这就是我走在这座校园里的感觉。她早在书里替我言说。
有个女学生送了女店员一本厚厚的新书。无论是分享还是回馈,不管同性或异性,至少她脸上的真诚,和眼中不自觉流露出的某种叫做“情感”的东西,是极为真实的。我愿意相信。
里面透明的小会议室,最低消费160元。这种有限空间的高效安排,很值得借鉴。

在科大对面的中式快餐店“老乡鸡”点了板栗排骨,和最富盛名的肥西老母鸡汤。鸡汤甜美,物美料足价廉,味道一流,不带任何欺瞒。是一家有温度的良心快餐连锁店。什么时候能够入驻泉州,我一定再去捧场。

走出门,直奔红薯摊贩,花了八块多,买了一块热乎乎直烫手的烤红薯。早在正餐前,空气中弥漫着的香喷喷的烤红薯气味就攫住了我的味觉神经。不买,会很遗憾。即使我已经吃饱。站在公交车上,啃着红薯。恐怕是影响到了旁边的旅客…但实在抱歉,因为红薯就该趁热吃!请原谅我这小小的私心。

头顶一轮弯月,前往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男青年点燃烟蒂被风吹散的烟草味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
一个打扮精致的时髦女子翩然走过散发着迷人的香水味。这种气味,绝然不同于前一日在晋江机场候机室座位上闻到的那个戴着黑色口罩手握电话眼神忧郁啜泣不已的女人身上的那股劣质的香水味。
听大佑的歌好像早在几个世纪前。可我们又明明没有活那么久…
会场厕所里听见别人的议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得就是罗大佑。宣传海报slogan:“半生的游子一生的追梦人,用这城市的历史记取你的笑容。”大佑的到来,无疑点燃了这个场馆,这座城市,和有幸相聚在此共同跨年的老中青三代对生活永不妥协负隅顽抗never give up的激情与抱负。
坐在我右手边全场戴着黑色口罩把嘴巴遮得严严实实的中年女人一个劲儿地涂抹着已然干瘪的护手霜。那味道简直难闻极了。我实在懒于开口制止。毕竟这是她的权利,我没有办法横加干涉,就让她涂完吧,别浪费了…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小镇》的旋律一响起,我立马意识到:今夜,二〇一九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六十五岁,早已摘掉墨镜剪掉长发愤怒过后更多是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那个罗大佑,还在。回来了,从未离开。我甚至有那么一刹那,完全记不起之前看过的哪怕所有的演唱会。那些记忆一下子都被抹掉,格式化了。这场岁末年终的live,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于我而言,亦最不平凡。震撼的程度,堪比四分之一世纪,银禧年前的94香港红磡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许多个世纪过去了,就像许多风暴”。而大佑,一个人,孤勇,决绝,扛起这面在多数人眼中早已不起眼的旗帜。
鹿港小镇 暗恋 你的样子 家 之乎者也 同学会 蒲公英 稻草人 是否 未来的主人翁 爱人同志 现象七十二变 游戏规则 追梦人 野百合也有春天 痴痴的等 思念 爱的箴言 请珍重 明天会更好 光阴的故事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童年······
没能听到《亚细亚的孤儿》和《盲聋》略遗憾。
马世芳《听说》第一季和第二季聊到过罗大佑。罗亦是马世芳心中无比敬仰的神。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1982年,一个烫着一头卷发,戴着黑色墨镜,一身黑的愤怒青年,嘶吼出这么一句歌词,震撼了全台湾。这首歌收录在罗大佑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这是A面第一首歌,也是这张专辑的主打歌。因为这首歌很多人以为罗大佑是鹿港人,很多人以为这是罗大佑在写他自己的亲身经验,或者是身边朋友的故事,这是天大的误会啊。」
「鹿港曾经是台湾中部最大的港口。这么一个文化古镇,在台湾迅速现代化的过程里,也要接受都市文明的冲击,接受时代迅速变化,它有些应付不来的尴尬。他在最后非常愤怒地嘶吼出那一大段的歌词“听说他们挖掉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这个恐怕才是《鹿港小镇》要表达出来最沉痛也最无奈的那种情绪。」
「“如果没有缤纷的色彩/只有分明的黑白/这样的事情/它应该不应该/拿一支铅笔/画一个真理/那是个什么样的字/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罗大佑的这几句歌词,我曾经能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吧,抄在我随身带的笔记本上,这首歌算是我青春时代特别重要的人生指南吧。或者说是对我来说有如神谕的箴言。我个人最爱的版本,我相信也是罗大佑自己心目中这首歌应该有的样子,收录在他1985年的现场实况专辑《青春舞曲》。这张专辑有另外一段实况是我心目中中文流行音乐史最动人的片刻,这是在1983年的岁末演出录下来的。他把他的《现象七十二变》那首歌整个改头换面,本来是一首快板有点诙谐的摇滚曲,他把它变成只用一台钢琴伴奏,是一个柔情万种的晚安曲。」
我想,我可能已经有幸听到了晚安曲live版的“现象七十二变”。
整个场馆在伤心地淌眼泪。一曲《思念》过后,你早已泪眼模糊,眼泪如注。是想起李烈,还是张艾嘉?为什么只有女人可以敏感?

辞旧迎新前的《请珍重》,跨年的《明天会更好》,新年第一曲《光阴的故事》,不忍告别的《童年》。
“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曾经拥有/你的名字/我的声音”
“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
“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那是我后来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现在眼泪过去的方向”
“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
“多少次的寂寞挣扎在心头/只为挽回我将远去的脚步”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改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
“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
“挥洒你的笑容/回身一转/别了我年少的烦恼寂寞与过眼云烟”
“你曾经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
“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
“请珍重/不相送/我的爱/我的人儿啊”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悲伤到泪流满面。眼泪簌簌地往下流,像拧不紧的水龙头。生活中能够这样肆无忌惮当众垂泪的机会,真的不多。因为周身都是陌生人,黑压压的背景,得天独厚尽情发泄的条件,自然水到渠成。这场之后,遁入人海,也许永远都见不到。一颗颗文字,一个个标点,就这么溶入眼泪,血液,身体,生命,制造出看似蓄谋已久的化学反应,不可估量的力量—山呼海啸般滚滚而来。目眩神迷情绪失控到时空倒转。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曾给过我痛彻心扉极度想念父亲的感觉。而你,让我忆起人生的种种:痛苦,不堪,困惑,虚无,伤害,功名,童年,无奈,青春,往日,思念,歉疚,豁达,洒脱,挥别,和解,诚实,小小的我,爱与希望。
演唱会结束,走出场馆,撞见一个原地守着一大堆行李正焦急等待的少女。比起那个“被等待的人”,我更关心的是:她是怎么一个人,提着这么多行李,来到这儿的?
2020年1月1日,星期三。《别告诉她》海报上写道:“从告别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期待与你重逢。”没想到真到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竟还有点儿舍不得。诸多的怀念,万分的不舍。退了房间,在电梯口看到两对恩爱的情侣。我知道,暂住两天的房间,马上又会有新的顾客入住。永恒轮回。
在滴滴车上,看到一对等红绿灯的恋人。男孩提着一束鲜艳的捧花。直觉告诉我:他并不开心。
动车站候车室。一对母女,就在我面前粗暴地嗑着瓜子。母亲对剥落在地的瓜子壳显然是不闻不问,但细心的女儿会主动捡起来。原来的我也是很喜欢东北炒的那种香喷喷的瓜子的。每到冬天总要去买几斤,不然会很没安全感。我差点儿都忘了这一癖好。
再见,合肥。三天两夜,一晃而过。Happy new year to myself。包公祠,天鹅湖未偿所愿,但不遗憾。因在中科大度过的这个惬意的午后,和大佑相伴的跨年之夜,将让我惦念很久,很久…
写于2020年1月1日17:59合肥至泉州的高铁G241一会儿到站想去吃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真功夫”